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位于整个枢纽中部,担负着泄洪、排沙和调节库水位等项重要任务,是枢纽的关键部位。泄水闸挡水前沿长500.4m,共27孔。闸下游设两道隔墙,将护坦分为左(6孔)、中(12孔)、右(9孔)三区。  相似文献   

2.
二江泄水闸是葛洲坝枢纽的主要泄洪排砂建筑物,共27孔,闸孔净宽12.0米,底板高程37.0米。闸下系长度为180米的消力池,池底高程30.6米。紧接消力池为70米长的防冲护固段及长度为85.0米的海漫,详见图1。闸上游河道高程37~39.0米。长江泥沙年输沙总量为5.2亿吨。闸室及消力池内最大流速20~22米/秒。泄洪时水流挟带泥沙磨蚀闸室、护坦。国内外不少工程的泄水建设物表  相似文献   

3.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后开始运行至今已十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二江泄水闸总过流时间为1717.3天(d)。参与渲泄大于4.5万m~3/s的洪水25次。运行与维修表明,葛洲坝二江泄水闸发挥了泄洪冲沙的作用,保证了枢纽的安全,设计是合理的,运行管理是正确的,检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5.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承担导流、截流及泄洪任务.设计最大泄量为84000立米/秒,溢流前缘长度500.4米.泄水闸于1977年11月下旬浇筑混凝土,1980年3月建成.混凝土工程量为135万立米.泄水闸为工程要害部位,建筑物型式是板、梁、墩、柱结构,承受巨大的荷载,对混凝土强度和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6.
二江泄水闸是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主体建筑物之一,布置在二江中右部及原葛洲坝所在部位,共27孔,溢流前缘总长500.4米。它负担着枢纽的泄洪、排沙和控制通航发电水位的任务,直接影响枢纽的运行和安全。且因基础岩石软弱、泄水时间长久、运用条件复杂,使设计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增多。为了达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6组共71个测点的原型观测数据,探讨了作用于葛洲坝二江泄水闸消力池隔墙上的脉动压力特性;提出了估算类似条件下的脉动压力强度的经验公式。从荷载、振动以及空化三个方面对二江泄水闸的运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就这三方面而言,二江泄水闸的运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葛洲坝枢纽二江泄水闸承担着宣泄大量挟砂水流的任务,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磨蚀情况.在历年岁修中,曾采用过多种修补材料,本文探究了氯偏聚合物水泥砂浆;810环氧砂浆;硅微粉水泥砂浆;以及T 31环氧砂浆四种修补材料的现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葛洲坝二江泄水闸1981~1996年的运行情况和护坦检修情况,分析了二江泄水闸的冲磨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调度、检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葛洲坝二泄泄水闸初步设计阶段对原设计方案闸墩的横向抗震性能进行的研究,即通过抗震模型试验研究闸墩结构空库和满库条件下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闸墩地震时程响应。一期工程建成后,又对泄水闸闸墩进行原型强迫振动试验,测定闸墩的动力特性,并且根据测得的动力特性参数对原型闸墩又进行了抗震验算。结果表明泄水闸闸墩在七度地震作用下是安全的,原型闸墩比原设计方案的抗震性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基岩,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岩与砂岩互层;岩性软弱,并夹有多层粘土岩泥化夹层,产状又接近水平并与两组倾向上游的缓倾角裂隙组成可能的滑动面。为此,对葛洲坝二江泄水闸的基岩稳定问题,曾经用地质力学模型及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等方法,进行过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本文综合分析了这些试验研究成果,并用葛洲坝工程运行四年来取得的原型观测资料,作了对比分析和验证,对葛洲坝二江泄水闸基岩的稳定安全度,作出了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工程简述葛洲坝工程位于长江三峡出口下2.3公里处,其主要任务是发电与改善航运。枢纽有总装机271.5万瓩的两座电站和三座船闸。第一期工程包括二江泄水闸二江电站,二号三号船闸和三江冲沙闸,已于1981年投入运行。第二期工程包括  相似文献   

13.
葛洲坝枢纽二江泄水闸金属结构总体布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江泄水闸是该枢纽的主要泄水建筑物,其基础有泥化夹层,抗冲能力较差,为控制水流,避免防冲设施遭受破坏,要求闸门在局部开启条件下运行的时间较长,通过几种门型的比较,最终选定上部为定轮平板门,下部为弧形门的双层闸门作为工作门。下部弧门无门槽,解决了小流量泄洪时的门槽水力学问题,上部平板门泄洪时水头较小,门槽水力学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重点介绍了这种“上平下弧”工作闸门和启闭机的布置以及闸门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预测葛洲坝工程二江泄水闸弧形闸门在淹没水跃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先后做了闸门水跃荷载及动态特性两个室内模型试验,预测闸门是安全的。在工程竣工后,作了原型观测,证实了这一论断。研究表明:(1)总水跃荷载均方根不超过设计静荷载的5%;(2)振幅响应均方根为0.05mm;(3)荷载主频率远低于闸门基频,动力放大系数可取为1。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大坝性状的解释性模型是实现监测自动化的关键。本文以葛洲坝工程二江泄水闸施工期沉陷变形资料分析为例,探讨了在环境原因量与运行效果量之间建立决定论模型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汛期磨损及首次岁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洲坝枢纽第一期工程投入运行的第一年即经受71800秒立米洪水考验,二江泄水闸运行正常。但由于大量推移质过闸,某些闸孔底板遭到不同程度的磨损。本文对推移质来源及闸室磨损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介绍了检修措施与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利学会、葛洲坝工程局、湖北省水利学会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于1981年12月11日至12月17日在葛洲坝工地联合举办了“葛洲坝水利枢纽科技成果交流会”。这次会议是在葛洲坝第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开始受到实践检验的时刻召开的。组织这种交流会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85个单位的291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提交会议交流的论文达200多篇,包括10多种学科。为了更广泛地交流经验,本刊特整理发表了“葛洲坝二江泄水闸抗滑稳定问题研究”等四篇文章。今后还将陆续选登“科技成果交流会”的部分论文。~编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与本刊1982年第1期刊载的“葛洲坝二江泄水闸抗滑稳定问题研究”一文系从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不同角度研究二江泄水闸的抗滑稳定问题。由于各种方法的基本假定不同,因而得出的安全度有所不同,但结论仍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二江泄水闸是本枢纽的主体工程。共设27个开敞式闸孔。闸后设一级消力池,池长180米。消力池起首5米为平段,供设置闸室浮式检修门之用,后接y=0.006x~2抛物线。为满足闸室抗滑稳定的要求,再接1∶12斜坡至池底30.5米高程。末端设一尾坎,高程为33.5米。为便于护坦检修,池内设两道隔墙(墙顶高程为47米),将消力池分为三区(见图1)。葛洲坝枢纽电站最大发电流量约18000秒立米。当枢纽总来水量超过45000秒立米时,大江冲  相似文献   

20.
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江泄水闸(见图1)于1980年建成。1981年1月4日大江截流以后,即成为长江的主要泄水、排沙通道。5年来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