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化钒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氮化钒的物理化学性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氮化钒制备技术的发展历程.氮化钒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即高温真空制备和高温非真空制备,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对氮化钒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它不仅成为了微合金钢中重要的合金添加剂,还开拓了催化剂、工具涂层和微电子等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氮化钒制备技术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氮化钒物理化学性质,详细介绍国内外氮化钒制备技术的发展历程.氮化钒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即高温真空制备和高温非真空制备,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同时对氮化钒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它不仅成为微合金钢中重要的合金添加剂,还开拓了催化剂、工具涂层和微电子等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还原氮化五氧化二钒制备氮化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还原氮化制各氮化钒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讨。结果表明,五氯化二钒还原过程中同时发生了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在高温氮化条件下巳生成的氮化钒又转化为碳化钒。本试验条件下直接还原的开始温度为656K,氮化的开始温度为1160K,氮化钒转化为碳化钒的温度为1560K。间接还原发生的可能性与配碳系数有关,配碳系数越大,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氮化钒铁及氮化钒制备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含钒氮低合金钢的发展 ,在查阅主要文献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氮化钒铁及氮化钒制备的工艺方法、条件及产品情况。  相似文献   

5.
由三氧化二钒制备碳氮化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V2O3为原料,采用真空还原方法制备出碳化钒,生成的碳化钒直接进行渗氮制备出碳氮化钒,结果表明,原料中的配碳量是控制反应产物中氮含量的关键因素。氮化温度影响产物中氮含量,低温条件下,随氮化温度提高氮含量增加,但当反应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氮含量不再随温度提高而增加,氮化温度在1400℃时,4h可以氮化完全。  相似文献   

6.
7.
五氧化二钒制备氮化钒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讨,结果表明,五氧化二钒还原过程中同时发生了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在高温氮化条件下已生成的氮化钒又转化为碳化钒,本试验条件下直接还原的开始温度为656K,氮化的开始温度为1160K,氮化钒转化为碳化钒的温度为1560K,间接还原发生的可能性与配碳系数有关,配碳系数越大,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8.
还原氮化一步法制备氮化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钒页岩提钒工艺的中间产品反萃液作为钒源,在沉钒之前加入碳黑,对加碳沉钒所得的混合物进行还原氮化制备氮化钒。结果表明,碳黑与V_2O_5的质量比为0.30时,产物的氮含量达到最大值;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物的氮含量先迅速增加后基本稳定,选择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 150℃,反应1.0h即可获得较高的氮含量;最佳的氮气流量和造块压力分别为300 mL/min和10k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XRD谱显示产物均由VN相组成,制得的氮化钒纯度较高,满足GB/T 20567—2006中牌号VN16的化学成分要求。  相似文献   

9.
金属钒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时间,一直以钒铁的形式进行使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开始对氮化钒进行研究,但由于工艺技术方面的问题,制备出的氮化钒碳氧含量高(10-12%),氮含量低(6-10%),  相似文献   

10.
杜勇 《铁合金》2004,35(2):42-47
详细介绍了世界钒资源分布情况,主要产钒国的生产能力及国际钒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攀钢钒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攀钢钒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攀钢钒产业的长远规划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攀钢转炉提钒工艺的技术变革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攀钢转炉提钒科技攻关工作中,针对低钒铁水转炉提钒工艺“脱钒保碳”的技术观点,采取的一系列工艺技术变革措施,实施后所达到的转炉提钒工艺技术水平。还阐述了今后攀钢转炉提钒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锡淦  胡克俊 《钢铁钒钛》1998,19(4):58-64
详细介绍了攀钢钒渣,五氧化二钒,钒铁,钛精矿,钛白等主要钒钛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概述了现有生产工艺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和钒钛回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预测了攀钢未来钒钛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羰基镍技术进展及市场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简述了羰基法精炼镍的技术原理、工艺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应用 ,同时对国内外羰基镍技术的进展及市场展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利用羰基镍 ,由于可以制备出性能各异、形状不同的产品 ,并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因此它们是许多领域 ,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 ,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微波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钒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俊  罗柳娟  彭虎 《铁合金》2005,36(3):23-25
利用微波高温炉常压碳热还原渗氮法制备了氮化钒,并进行了试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法可以采用V2O5为原料一步反应制得氮化钒,配碳量和温度是影响产物成分的重要因素。试生产结果表明,产品理化指标满足炼钢的要求。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加热缩短了反应时间,简化了工艺,因而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5.
攀钢转炉提钒工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提钒工艺流程的对比分析,系统回顾了攀钢提钒工艺的发展、优化,提出了攀钢未来转炉提钒工艺的一个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VN的生产以及推板窑窑腔内大量烟垢的形成分别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热力学计算表明,温度超过1 400 K时,V2O3与碳反应生成VC和CO气体。温度在1 400~1 600 K时,VC与氮气反应生成VN,钾、钠氧化物与副产物CO气体反应生成碳酸盐。实验研究表明,温度高于1 000 K时烟垢烧结失重率变化明显,窑腔内第5、6温区的实际温度有利于碳酸盐的形成,最终碳酸盐在这些温区形成烟垢。形成烟垢的CO气体和钾、钠化合物主要来自高温区。在第7、8温区增设排烟口将会有利于烟气排除,避免窑腔内结垢物的生成,对实际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三氧化二钒用碳还原氮化制备氮化钒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承钢公司氮化钒车间制成的球团料进试验,研究了三氧化二钒用碳热还原氮化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温度和时间,为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钨钼钒市场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全球钨、钼、钒市场生产、消费和贸易的主要变化,指出2010年钨钼钒价格出现不同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后市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