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水土流失评价对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宏观决策、规划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隶属度的区域水土流失定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区域特征指标,以径流场观测小区所获得数据为样本,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水土流失强度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隶属函数并依据隶属度划分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分类,然后应用GIS等技术工具提取评价单元的评价指标参数,由构造的多元隶属函数和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分类确定其对应的强度等级.该模型以鄂东大别山作为研究区域进行模型验证并与"三要素"专家规则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划分水土流失强度上更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须针对城市现状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及水土流失形成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就此阐述城市水土流失存在的现状与危害,提出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和管理措施,为城市水土流失治理及预防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针对已有水土流失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方法:把降水量、土壤可蚀性、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作为主要指标,以径流场小区观测数据为样本,计算各指标的贝叶斯概率表,然后利用遥感、G IS等技术提取基本评价单元的评价指标参数,根据贝叶斯概率表确定水土流失强度等级。以鄂东大别山区为例进行了水土流失评价,其结果与专家规则法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基于朴素贝叶斯的水土流失评价方法更合理、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马晓东 《海河水利》2007,(5):18-19,22
水土资源破坏容易治理难,其生成更难.加强水土保持监督,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可以防患于未然,减少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过程中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困扰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具体表现为"三个现象"、"三个矛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TP、TN等的吸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系统地研究三峡库区悬浮泥沙与营养盐、有机污染物浓度关系,更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和2004年7~9月,长江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对三峡库区水质与悬移质泥沙进行同步监测.介绍了水质采样点的分布情况和水样分析方法.对水样中的N、P污染成份及CO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体中CODMm的浓度受水土流失与点污染源的影响较大,TP浓度受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大;悬移质泥沙对CODMm和TP的影响大,对TN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香山公园水土流失与生态恢复为例,通过实际调查与分析,综合评价了城市山地公园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并探索了城市山地公园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作为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之一.长期以来,江西省坡耕地耕作较粗放,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低下,抵御干旱与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本文以江西省高安市瑞沙项目区为例介绍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工程概况,探讨了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做法与经验,分析了工程实施后产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坡耕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地区水土流失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地区水土流失与其他地区比较起来相对较轻,但也不容忽视。在全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后更要有高起点,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提出水土流失治理对策,争取把全区建设成山川秀美的绿色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9.
李苏航  苏玉婷  刘冬冬 《陕西水利》2022,(1):128-130,133
通过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选址选型合理,占地面积小,土石方调配合理,土地占用没有限制性因素.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在建设过程中减小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建设过程中通过对主体工程方案继续优化,同时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补充完善,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从水土保持角度得出工程建设是...  相似文献   

10.
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对成因进行分析表明:平原河网地区水土流失虽然与高原地区及山丘区的危害相比较轻,但水土流失总面积数量巨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