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继《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4509-1998)颁布后,我国又颁布了《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GB/T4507-1999)和《沥青延度测定法》(GB/T4508-1999),以代替原1984年颁布的标准。现将新标准的修订内容介绍如下。一、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的修改内容  相似文献   

2.
现在,作者生产耐热度为60~100℃的热熔沥青玛(王帝)脂是采用低熔(环球法,软化点为50~60℃)以及难熔氧化沥青(环球法软化点为85~100℃)混合配制而成,这种配制方法也是《热熔性屋面沥青玛(王帝)脂》国家标准[2889—80]中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是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法。文章以T 0716—2011《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为依据,介绍了劈裂强度试验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分析了其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得出了各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卷材屋面防水效果好坏与油毡胶结材料——沥青、沥青胶耐热度指标有密切关系。在施工材料混杂的情况下,用烘箱法和测定相应软化点法都无法及时准确测出正确数据来控制施工质量。我们在测试不同沥青、沥青胶软化点时发现,钢球下降时的温  相似文献   

5.
沥青针入度是沥青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文章以T 0604—2011《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为依据,介绍了沥青针入度试验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分析了其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得出了各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4):180-185
将煤沥青与秦皇岛AH-90沥青进行调和及乳化,考察调和沥青及调和后乳化沥青的性质,研究煤沥青的种类及掺量对调和沥青及乳化沥青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沥青中大量甲苯不溶物(煤粉)的存在使得调和沥青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25℃延度大幅度下降,难以达到标准要求;1#和2#煤沥青最大掺量分别为25%和20%时,乳化沥青的1 d和5 d稳定性合格;相同煤沥青掺量时,1#调和沥青及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较相应的2#调和沥青及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小、25℃延度大、软化点高;随着煤沥青掺量的增大,两种调和沥青及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25℃延度、针入度都呈现下降趋势,软化点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使用的浇筑式沥青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等缺陷,考察了脱油沥青应用于浇筑式沥青的可行性,利用沥青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及四组分分析,确定了脱油沥青与基质沥青适宜的混合比例,并通过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刘埃尔流动度试验、贯入度试验及低温弯拉试验评价了不同油石比的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性能,以此优选出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合适的油石比。  相似文献   

8.
沥青卷材防水工程施工前,需先根据使用要求确定所需的沥青胶结材料(俗称玛(王帝)脂)的软化点。如用两种沥青配制(一般是用10号和60号沥青),就要根据胶结材料所需的软化点来计算高软化点沥青和低软化点沥青各自的含量。为此,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7-83)附录一中规定:在采用两种沥青配制胶结料时,可参照下列公式:  相似文献   

9.
以橡胶沥青材料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橡胶沥青技术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180℃旋转黏度、针入度、软化点、弹性恢复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橡胶沥青材料性能优化的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橡胶沥青制备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橡胶沥青材料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橡胶沥青技术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180℃旋转黏度、针入度、软化点、弹性恢复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橡胶沥青材料性能优化的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橡胶沥青制备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硫酸晶须对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在基质沥青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硫酸钙晶须,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硫酸钙晶须改性沥青。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分析沥青技术性质指标与硫酸钙晶须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硫酸钙晶须含量对沥青15℃针入度、25℃针入度、30℃针入度、软化点及15℃延度等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硫酸钙晶须含量和沥青技术性质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硫酸钙晶须含量对沥青15℃延度影响最为显著,关联度为0.6209,对软化点的影响最小,关联度为0.5266。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无机增稠剂的种类及增稠机理,阐述无机增稠剂对沥青改性后延度、针入度、软化点和黏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机增稠剂对沥青的软化点和旋转黏度有明显提升作用,对沥青的延度和针入度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沥青软化点试验总结,分析沥青软化点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样品代表性、隔离剂的涂刷、灌模过程及刮模中刮刀的热度控制、制样质量、养护条件、养护时间和试验过程中温度上升速度等影响因素。通过试验确定样品的初始温度及升温速度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提出沥青软化点试验在制样时及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2)
为了分析沥青性能指标随赤泥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及敏感性,采用灰色理论中6种无量纲化处理,得出赤泥质量分数对15℃针入度、25℃针入度、30℃针入度、软化点及15℃延度的影响。再通过试验计算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及当量脆点,分别得出其标准偏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沥青性能与赤泥质量分数间存在相关性。赤泥的质量分数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分别是15℃延度、15℃针入度、25℃针入度、30℃针入度。试验性能指标的标准偏差评价方法表明:影响改性沥青性能的显著因素依次为15℃延度、软化点、15℃针入度、30℃针入度、25℃针入度,经均值化及极小化处理的结果与试验性能指标的标准偏差评价方法所得的结果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柔度与粘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橡胶粉—沥青体系中软化点、柔度、粘度与胶粉掺加量及温度的关系。认为:软化点和柔度在本文研究范围里可以满足防水材料的要求;随橡胶粉加入量的增加,沥青的高温粘度将会增加,但粘度可以在加入分散稳定剂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矿粉亲水系数是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文章以T 0353-2000《矿粉亲水系数试验》为依据,介绍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分析了其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得出了各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现行测定沥青软化点方法中简化试验条件的一种方法.使用该法能较快的测定出沥青软化点值,并能降低该项目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18.
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桑度与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橡胶粉一沥青体系中软化点、柔度、粘度与胶粉掺加量及温度的关系。认为:软化点和柔度在本文研究范围里可以满足防水材料的要求;随橡胶粉加入量的增加,沥青的高温粘度将会增加,但粘度可以在加入分散稳定剂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以国内道路工程中常用的基质沥青与橡胶粉拌制橡胶沥青混合料,然后通过大量室内车辙试验对橡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与橡胶沥青胶结料177℃旋转黏度、软化点、针入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与胶结料177℃旋转黏度及软化点之间相关性良好,胶结料177℃旋转黏度及软化点可以作为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美国评价标准(ASTM D 6144—97)中177℃旋转黏度与软化点值偏低,如按该标准进行胶结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可能难以满足国内关于聚合物改性沥青规范(JTJ F40—2004)的要求,故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工程的经验,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值.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受到不同性质橡胶粉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一、参照软化点回配沥青沥青卷材生产,乳化沥青制造,沥青卷材防水施工用玛碲脂的配制及铺设道路用沥青的混配,均要根据胶结材料新需的软化点来计算高软化点沥青和低软化点沥青各自的含量。一般是在高标号沥青中加入一定数量低标号沥青、粘性沥青或液体沥青。为此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