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以工业级碳酸钠为原料,经过预提纯、化学提纯和碳化提纯三步工艺.得到了高纯度的碳酸钠.该高纯碳酸钠各项检测结果达到或超过了电子纯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工业碳酸钠进行提纯研究,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灼烧等步骤,制备出纯度较高的碳酸钠,并对所得最终产品进行杂质含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提纯后的碳酸钠其纯度和杂质含量要求均达到国标GB 210.1中Ⅱ类一等品指标要求。加入活性炭吸附剂提纯工业碳酸钠,所得提纯效果较好。使用滤布过滤进行提纯,可提高过滤速度且不影响提纯效果。提纯回收率可达94.4%。  相似文献   

3.
曹子英 《当代化工》2015,(4):847-849
因原料即工业级碳酸钠来源不同,其中含有杂质类别、含量差异较大,因此,采取不同的物理、化学方法以及一定顺序流程,形成了工业级碳酸钠提纯的各种方法。以华峰副产工业碳酸钠为提纯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物理处理方法,制备纯度较高的试剂级碳酸钠,并对所得中间产品中杂质含量进行分析,从而对工业碳酸钠提纯过程的杂质驻留与去除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可溶性离子铁、Pb2+、 Ca2+、Al3+、氯化物和硫酸盐等杂质在碳酸钠晶体表面粘附引起吸藏; K+、Mg2+生成混晶引起共沉,需要经过碳酸钠晶体熔融后才能使杂质降到分析纯级;碳酸钠结晶过程中形成晶簇,包藏母液,晶间包藏磷酸及硅酸盐。  相似文献   

4.
钢带连续镀铜生产过程中,由于氰化镀铜镀液工艺θ为55℃,易造成氰化物的分解,碳酸钠沉积,导致镀层疏松、光亮范围小,产生毛刺。利用一种碳酸钠沉积量自动报警装置,自动控制镀液中Na2CO3浓度及钢带连续镀铜在线处理碳酸钠。使碳酸钠质量浓度不超过75g/L,实现在线处理碳酸钠,保证了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结合力紧密、表面结晶细致均匀。处理后的碳酸钠经过再结晶、提纯,得到纯度99%碳酸钠,添加到化学除油及电解除油溶液中。碳酸钠可再利用,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5.
防老剂N-苯基-β萘胺是一个老牌胺类防老剂,有必要使其高纯化。区域熔融提纯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有机物质的提纯。采用自制区域熔融仪对工业品防老剂N-苯基-β萘胺进行提纯,制定了提纯工艺,并用高效液相法(HPLC)检测其纯度。试验结果:区域熔融提纯可成功地分离N-苯基-β萘胺的杂质,生产出高纯物质。工业品防老剂N-苯基-β萘胺的纯度为96%,而提纯品的纯度为99%。讨论了区域熔融提纯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和提纯技术。  相似文献   

6.
向爱双  许松林 《化工进展》2003,22(Z1):103-106
工业酒精、食用酒精、无水酒精是酒精生产的三大方面.根据三者对酒精质量要求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提纯方法.其中,食用酒精GB10343-2000新标准要求普级95.5%(v/v)以上,因此,食用酒精提纯技术能较合适地反映酒精提纯技术水平.着重阐述了食用酒精提纯的提纯等技术,并简要介绍了无水酒精提纯的传统技术和非传统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除去ADC发泡剂固废物十水碳酸钠中少量水合肼的难题,采用重结晶法提纯副产物十水碳酸钠,充分回收利用其中的碳酸钠.  相似文献   

8.
《纯碱工业》1998,(1):51-57
联碱法碳酸钠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原盐、氨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冷法联合制碱(以下简称联碱)碳酸钠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联碱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2引用标准GB210工业碳酸...  相似文献   

9.
1,3-丙二醇是合成聚乳酸的主要原料,以甘油为底物的生物法制备1,3-丙二醇是以绿色化学为特征的技术。但1,3-丙二醇极性很强、微生物发酵液成分较复杂,产品收率偏低,质量难符合制备高性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要求,故1,3-丙二醇的分离提纯成为了生物法合成技术的关键。对于1,3-丙二醇发酵液,提纯过程包括发酵液预处理、脱盐和浓缩提纯。本文讨论了用于1,3-丙二醇提纯的主要技术,包括采用离心、过滤、絮凝脱大分子物质,用离子交换、电渗析、双水相萃取或有机溶剂沉淀等方法脱盐类,及通过精馏、萃取、吸附对发酵液浓缩提纯,或是以上某几个分离工艺的组合。提出整个分离工艺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各工艺路线不断进行优化,开发新的经济高效的分离提取工艺路线,是目前实现规模化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的技术重点。  相似文献   

10.
李蓉 《纯碱工业》2001,(5):13-17
对过碳酸钠的生产、市场前景和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副产高沸物的主要成分,介绍了高沸物回收提纯的生产技术,主要回收高沸物中的氯乙烯单体、高纯度1,1-二氯乙烷等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硅酸钠和少量碳酸钠净化原盐,研究原盐中钙、镁的配比及盐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生成大分子化合物对除去盐中微量杂质的作用,为海盐的提纯提供了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3.
发明的背景纯碱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其生产规模大 ,与其它原料一起用于生产玻璃。通常有两种方法用于其生产 ,即所谓的索尔维法和天然碱法。前者是以生产碳酸氢钠为基础 ,该碳酸氢钠再煅烧成轻质无水碱。后者是以开采天然碱为基础 ,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复盐 ,带两个结晶水 ,和不同量的杂质。天然碱经溶解提纯后转变成纯碱。接着纯碱以一水碱形式从纯净溶液中析出 ,随后干燥得到无水轻质碳酸钠。由天然碱法或索尔维法生产的轻质纯碱堆密度低 ,这导致运输成本高并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更多粉尘。根据所采用的工艺不同 ,其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回收利用ADC发泡剂固体废弃物中碳酸钠,探讨了回收过程以及处理提纯废水所需的方法和条件。检测表明:固废中含Na2CO335.37%、N2H40.045%、NaCl 0.655%、NaOH 0.7%;废水中含有少量的剧毒物质肼。根据固废和废水的特性,回收碳酸钠用两次重结晶法和一次滤液重结晶法,处理废水用工业次氯酸钠氧化法。重结晶回收碳酸钠时,选择固液比为2∶1、溶解温度为50℃、结晶温度为0℃,两次重结晶后碳酸钠总的回收率为63.48%,去除水分后碳酸钠含量达到99.8%以上;用工业次氯酸钠处理含肼废水,选择有效氯和氮的质量比为5∶1、pH值小于7.0,此时肼的去除率大于99.0%。  相似文献   

15.
以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废含锂催化剂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提纯回收碳酸锂。首先对原料进行原子吸收分析,进而通过定性、定量摸索实验,最终得到碳酸锂产品,并采用酸碱滴定法检测碳酸锂纯度。重点研究了搅拌速度、加料速度、反应温度和饱和碳酸钠用量对提纯工艺的影响。最优工艺条件:加料速度为60滴/m in,反应温度为70℃,饱和碳酸钠溶液与原料质量比为3∶1。经检测,产品纯度完全可达工业品纯度要求,锂元素回收率可达91.68%。工艺简单可行,且实现了对废催化剂的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石墨提纯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立群  谭旭升  田金星 《化工进展》2014,33(8):2110-2116
石墨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我国的优势资源,其资源产量和储量均居世界第一;高纯石墨具有优异的性能,其制品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石墨提纯是石墨制品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其纯度直接影响石墨制品的性能和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与我国石墨的资源特性和生产消费,论述了石墨提纯的主要方法,着重从浮选法、碱酸法、氢氟酸法、氯化焙烧法、高温法等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石墨提纯工艺的技术现状,通过各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展望了石墨提纯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提纯技术将随着保护大鳞片的综合磨浮技术、少氟与无氟提纯的酸碱替代技术和实现优越性价比的高温提纯技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人造金刚石生产中提纯工序的技术和环保现状,介绍了被提纯物料中各种组分的相关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改进提纯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的几种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 摘213 TQ114.131.中性水玻璃絮凝剂在天然碱提纯中的应用——张晓明;《无机盐工业》1987,№3,23页由于天然碱中钙、镁、硫酸盐、氯化物的存在,一般提纯后的碱含碳酸钠只有80~95%,为了提纯产品,将矿碱水溶解至碱液的波美度为22~24°Be′,将碱液放入澄清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天然碱加工纯碱,由于天然碱中,钙、镁、硫酸盐和氯化物等的存在,一般提纯后的碱含碳酸钠大多在80-95%之间,从而使碱的质量降低,我厂将中性水玻璃絮凝剂运用至天然碱的提纯中,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碱。矿碱规格(湿基): 总碱度(以Na_2CO_3计),28.9% 氯化物(以NaCl计),0.53% 硫酸盐(以Na_2SO_4计),5.6% 泥砂+水分,64.97% 1.根据“无机盐工业”1985年10期提  相似文献   

20.
喷雾干燥法生产碳酸钠据报道,西德鲁奇公司已经发展了将电解法生产氯中生产的过量氢氧化钠转化成碳酸钠的喷雾干燥技术。该方法由将烧碱溶液(>35%NaOH)和热的含CO_2气体(>4%(重量)CO_2)送入喷雾干燥器操作。雾化的氢氧化钠直接与CO_2反应生成碳酸钠,并且蒸发和排出溶液中的水。产品作为一种由99%的碳酸钠和低于0.1%的残余水份组成的细粒粉末从反应器内回收。产品的松密度可以在十分宽的范围内变化,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