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华 《陶瓷研究》2022,(1):124-126
中国的陶瓷艺术源远流长,是人类的文明和智慧的结晶,陶瓷绘画题材丰富,创作形式多种多样,然而,在中国国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还属水墨画,它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最好体现,受到世人的喜爱,作为传统艺术精粹的陶瓷绘画艺术和中国的水墨艺术有着相通之处,本文通过研究水墨画技法和陶瓷绘画的异同及水墨艺术在现代陶瓷绘画中的指导、借鉴和应...  相似文献   

2.
张佳奇 《陶瓷》2024,(3):74-76
青花作为陶瓷绘画中最能与水墨相互交融的一种陶瓷艺术,经历了从元、明、清直到现代漫长的发展历史而经久不衰。笔者以青花水墨为主,从水墨画与青花的概念特点出发,阐述水墨与青花艺术在材料工具、艺术形式以及工艺性和构图形式中所包含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然后再从不同青花艺术作品中分析水墨画在青花艺术中的影响与运用,从而指出青花艺术中具备水墨画的许多特性,可以说是以水墨的艺术表现展示着青花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彭东 《景德镇陶瓷》2011,(5):I0150-I0151
引言 水墨画指的是中国画中纯用水墨作画的一种画体,简言之水墨画就是代表中国的,使用宣纸、毛笔、墨汁作为绘画材料的一种绘画形式。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东方绘画中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陶瓷装饰吸收中国画后,进而发展成独立的陶瓷绘画。  相似文献   

4.
笔者一直在陶瓷上作传统粉彩山水画。由于经常带学生外出写生,画的都是现代山水画,而在陶瓷上基本上又是画传统画,所以经常会在两个艺术空间中穿梭,在两个艺术形式中吸收营养,既把现代艺术用于教学,又把现代艺术中认可的元素用于陶瓷传统绘画中,可谓相得益彰。中国传统绘画是我们中华艺术的主要载体,中国的艺术陶瓷是我们中华艺术的亚载体。两种载体互为因果,为母子关系。其实陶瓷绘画比中国水墨画的历史要早两三千  相似文献   

5.
就中国绘画艺术领域来说,陶瓷绘画艺术创作中的青花瓷与中国水墨画的关联尤其密切。由于青花料的表现力极强,可粗可细、可浓可淡,能把中国水墨画技法吸收过来,根据不同的需要能够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恰与中国水墨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  相似文献   

6.
李倩 《陶瓷》2023,(12):102-104
在漫长的中国水墨画和青花瓷艺术的发展中,青花瓷画的脚步一直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前行。中国水墨画带给青花瓷画的不只是简单的工艺装饰,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艺术语言与人文审美历史。基于对新文人水墨与当代文化语境表达的发展与创新,笔者探索了青花瓷画寻求当代世俗水墨表达的现代之路,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选择、提炼,将中国传统的“形而上”的水墨精神照进现实人生,这是新文人对传统水墨表现世俗生活的传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7.
现代青花山水艺术与中国水墨画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兵 《中国陶瓷》2007,43(3):51-52
现代青花山水艺术与中国水墨画在秉承中国文化、体现中国独特的美学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现代青花山水艺术所用的独特绘画载体,借鉴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法表现出的水墨之韵有其独特的意蕴。但我们也很清楚地看到,现代青花山水艺术不是简单的移植中国水墨画,而是根据其自身特有的材质、器型等来进行创作,在这些方面它与中国水墨画又有着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它突破了传统动画片线条结构惯用的单线平涂,运用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式,使动画的各种造型具有水墨特色,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开拓了动画界新的审美领域,同时使水墨绘画艺术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与其他形式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是没有边线的,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优美的水墨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对我国传统水墨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水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完美融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创作成本,同时丰富了水墨画的内涵,有利于我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本文主要通过传统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应用来进行研究,以此来促进传统水墨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珍 《陶瓷研究》2021,(2):124-126
水墨画是中国画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绘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宣纸、毛笔、墨水为主要的绘画材料,具有写意性的中国艺术观.青花比水墨画稍晚出现,使用的工具和技法等各方面与水墨画相似.但青花作为陶瓷装饰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针对水墨画与青花艺术在材料、技法等方面的异同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同时也讲述了相似与相异的原因.希望能给他...  相似文献   

11.
何勇 《景德镇陶瓷》2013,(3):J0004-J0005
梅花是我国陶瓷绘画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陶瓷艺术家创作中重要的绘画题材。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的梅花,既继承了传统梅花的绘画艺术,又结合了现代的艺术创新,使现代的陶瓷绘画艺术梅花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2.
陈菲菲 《日用化学工业》2023,(11):1361-1362
<正>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传统水墨元素在我国国产化妆品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传统水墨元素中的线条、精神、意境等融入到国产化妆品设计中,不仅有利于激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还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国产化妆品的个性需求。传统水墨元素源于我国传统水墨画,通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格特色,承载着我国传统水墨文化,是中国画中较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随着国产化妆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水墨元素作为一种代表性的艺术元素,为国产化妆品的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国产化妆品行业规模的壮大。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不断发展的陶瓷绘画艺术,以及各种绘画艺术思潮对传统陶瓷绘画艺术的冲击,新思维、新观念的不断涌现,如何做好传统陶瓷绘画艺术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合理结合是我们做好陶瓷绘画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前人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现代陶瓷绘画有别于传统陶瓷装饰,其除了有陶瓷的材质美和工艺美以外,艺术美是现代陶瓷绘画的最大特点浅绛彩瓷的出现为陶瓷绘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后珠山八友的新粉彩绘画为现代陶瓷绘画提供了更宽广的创作思路。现代陶瓷绘画吸收多种装饰方法语言,或从青铜器、染织、漆器、织绣等工艺美术中借鉴融合,或从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等绘画艺术中探寻思路,使得现代陶瓷绘画艺术性强,风格多样。  相似文献   

15.
黄子君  孙红钧 《景德镇陶瓷》2011,22(3):I0166-I0167
1997年,黄香九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成功开创了陶瓷水墨彩新品种,在瓷都引起很大反响。媒体称"罕见的黄香九陶瓷水墨彩,别开生面,独树一帜,陶瓷艺术效果宛如宣纸水墨画,是瓷苑中一绝"。在陶瓷上能表现出宣纸水墨韵味的效果,这似乎是多少瓷画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黄香九先生独创的"陶瓷水墨彩"把它变为了现  相似文献   

16.
金双双 《陶瓷》2022,(1):46-48
当代陶瓷艺术发展逐渐呈多元化发展,陶瓷绘画占据极重要的位置,绘画题材更是丰富多彩.仕女题材绘画上,传统仕女绘画依旧是仕女绘画的重要部分,然而缺少与当今时代的联系.本文就中国传统仕女画与当代陶瓷仕女画两者比较分析,探讨仕女画在不同时代、在不同载体中所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17.
梅花是我国陶瓷绘画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陶瓷艺术家创作中重要的绘画题材。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的梅花,既继承了传统梅花的绘画艺术,又结合了现代的艺术创新,使现代的陶瓷绘画艺术梅花更加丰富多彩。一、历代梅花绘画概述中国画中的梅花,历代皆有名作出现,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张僧繇,即有《咏梅图》,当是我国较早的梅花绘画作品,唐宋至五代时期的黄签、徐熙,宋代的仲仁、杨无咎  相似文献   

18.
许莉莉 《陶瓷》2024,(1):139-141
青花和粉彩作为两种重要的装饰技术和艺术形式,在陶瓷绘画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笔者旨在对比青花和粉彩两种陶瓷绘画艺术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青花和粉彩的图案元素、色彩运用、装饰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和鉴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璀璨,传统经典的表现形式及带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以其东方神韵之美而获广泛喜爱。而陶瓷绘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工艺美术,与其审美特质与物资媒介材料的天然属性有密切关系,且是其艺术创造的重要艺术元素和艺术基因。陶瓷绘画是陶瓷艺术的主流和特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它的艺术表现语言中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传统哲学观和审美精神。这些薪火相传的传统艺术文化在相当程度上都已经具备了符号意义,并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而深厚的参照。  相似文献   

20.
传统水墨画的构图思想与意境,对陶瓷绘画设计有着积极的影响,它所讲究的构图方面的主次分明、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等都可以被陶瓷绘画所吸收借鉴。一、写意的追求"写真"的要点,在于物象具体而又真实的表现。"写意"的要点,在于形象以外的抽象表现。中国的传统绘画,"写意"往往比"写真"来得更重要。之所以中国人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