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都沙河堡7号线地铁车站深基坑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民 《建筑施工》2010,32(6):499-501
针对成都沙河堡地铁7号线车站深基坑的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介绍车站深基坑监控量测方案,并对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工程实践表明,监测点位移和沉降与施工工况、土体条件、气候等因素有关,围护结构体系安全可靠,基坑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数量明显增多,基坑的开挖必将改变周围土体应力场,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以杭州一紧邻地铁隧道的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为例,运用 Plaxis 软件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以及临近隧道变形进行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基坑外土体位移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开挖会引起围护结构、周边土体以及临近隧道产生向基坑方向的位移,变形规律与开挖工况以及距基坑远近密切相关。本文结果为类似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某地铁车站风道及出入口合建基坑为异形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了较大变形。结合现场施工工况,对不同阶段桩体水平位移、桩顶竖向位移及周边地表沉降等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异形基坑除了具有一般基坑的变形规律外,还具有其独特性,对于异形基坑的支护设计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其周边土体会产生相应的下沉,因此为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减少基坑周边土体地表沉降,要求基坑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宜堆载超大载荷。为研究在超大堆载作用下深基坑周边土体的地表沉降程度,文章以天津某深基坑工程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大型岩土有限元模拟软件Plaxis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对比分析理论计算和监测数据,从而找出基坑周边超大载荷堆载与地表沉降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地下车站狭长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城市的狭长深基坑大多开挖于深厚软土场地,对该类深基坑的施工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工程事故。鉴于此,本文基于Midas商用软件,建立了土体-围护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现场实测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的可行性。通过改变软土层厚度、埋深和开挖深度等不同组合的108个计算工况,系统分析了软土层厚度和埋深变化对地铁狭长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软土层主要位于基坑底面以上侧向地基中时,软土层厚度变化对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影响较大;地铁狭长深基坑侧向地基中软土层埋深增大时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先变大后变小,且变化转折点为软土层顶层埋深高于基坑底面以上的一定范围内;当软土层埋深较大且较厚时,开挖深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有增速的趋势,即当基坑开挖深度较深时软土层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软土层厚度和埋深等与地表沉降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破坏力学中,土壤破坏可以认为是将未扰动的土壤不断转化为破坏的土壤的过程。为进一步准确计算深基坑中桩锚支护结构的地表沉降,本研究考虑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破坏的发生,建立土体破坏模型和破坏演化方程。且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来计算现场情况下的地表沉降,并将数值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坑开挖的表层沉降分布。随着土壤破坏的发展,土壤的力学性能逐渐下降,导致地表沉降增加和开挖坑的方向发生变化。且计算方法、PLAXIS和监测结果得出的最大沉降点距离基坑边缘分别为10、14.8和11m,距离基坑边缘1m处的沉降值分别为0.01、2.10和6.00mm。使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地表下沉范围约为0~32m,而PLAXIS模拟的地表下沉范围约为0~34m。本文提出的地表沉降计算方法更接近监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地表沉降计算方法适用于实际施工地表沉降监测。  相似文献   

7.
在房屋建筑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科学、实时、准确地分析与应用基坑监测数据对工程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某深基坑开挖项目,对深基坑监测数据利用回归拟合和灰色系统模型进行基坑沉降和水平位移分析与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论证不同预测方法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而指导深基坑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地铁二号线名都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借助于著名的岩土工程软件MIDAS/GTS建立了三维工程地质仿真计算模型。根据基坑现场实际开挖情况,采用弹塑性摩尔—库仑本构方程和实际应力与位移边界条件,计算得出了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基坑围护结构同一断面对应的基坑围护桩的位移云图和变形曲线,从而对深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监测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模型和参数的选取及施工阶段的划分是合理的,且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模拟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对模拟超前开挖基坑并预测其变形特性具有积极的科学性,对下一步施工防护方案的及时修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涛  周妍  宋常军  许鹏 《市政技术》2011,29(5):117-120
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青年路车站明挖施工的具体情况,介绍了车站深基坑监控量测方案,对深基坑的水平位移及钢支撑轴力等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其沉降和位移随施工工况的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和围护结构在基坑开挖中对稳定性影响的规律.旨在为以后类似支护结构的基坑施工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某软土地区群关联深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数据,对其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以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关联基坑中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和墙后地表沉降均受其所在基坑尺寸、开挖深度的影响,基坑施工导致的群关联基坑间的相互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以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介绍了该工程周边环境、结构型式及拟建场区的地质条件;根据该工程特点将该工程分为四个典型工况,并根据各个工况结束时测得的基坑周围土体沉降结果,分析了该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土体沉降规律;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沉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到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沉降规律及影响范围.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深基坑设计与制定施工方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依托深圳某深基坑工程,开展了城市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的力学行为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实际监测数据,深入解析了基坑围护结构及地表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的机理。监测数据表明,当基坑底部一次开挖进尺过大,且未及时跟进施工支撑时,将导致地表沉降和围护结构水平位移过大。在及时跟进支撑并严格控制一次开挖进尺后,地表沉降和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均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以武汉地铁名都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开挖模型,对比现场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同一地铁开挖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建筑物对基坑侧壁位移影响不同,同一地铁开挖基坑对两侧的建筑物沉降位移影响有很大差异,这与建筑物距离基坑距离与角度、建筑物基础方式、建筑物总重量等有关。从现场监测成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中可知,利用数值仿真模拟可以实现对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各个施工工序,以及基坑支护过程中重点部位的超前时空预测,超前了解地铁开挖基坑对其周围建筑物的相互影响,从而可以动态指导基坑支护方案的修正,并为不同建筑物对地铁基坑相互效应影响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场监测是确保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安全施工最直接的手段之一。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及时调整设计及施工方案。针对长江漫滩区域,以长江五桥江南工作井超深基坑为依托,分别研究其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地表沉降、支撑轴力及立柱桩沉降等支护结构监测数据随基坑开挖进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赵辉 《土工基础》2019,(4):424-427
管桩复合地基由于承载力大、沉降小、桩身质量可靠、且施工速度快,在工程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沉降变形的可控性使其在高层建筑和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受施工机械、场地狭小等因素的限制,管桩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区采用内支撑支护的深基坑内施工的不多。主要结合深圳前海地区某地下道路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现场施工进行了建模,分析了管桩复合地基在深基坑内施工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管桩施工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隧道基坑施工对围护结构及临近建筑变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宏伟 《四川建筑》2012,32(3):125-128
首先分析了基坑开挖施工对临近建筑的影响机理,对现场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开挖施工进行模拟计算,并将得出的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分析比较,最后提出了降低基坑施工对临近建筑影响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施工中更改支护设计的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运用PLAXIS 3D软件对深基坑变更设计前后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基坑水平位移和坡顶位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基坑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PLAXIS 3D有限元软件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基坑工程中的各种变形情况,变更后的支护设计满足工程需要,可为其他类似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武汉市凯德广场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三维有限元Midas GTS NX软件和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研究了在武汉二元复杂地质条件下,中心岛法施工基坑采用不同止水帷幕时基坑内外水位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研究了TRD止水帷幕和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坑外沉降规律和止水效果;同时总结了超大型基坑采用中心岛法施工时,所采用的分区开挖、分区降水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基坑不均匀开挖对深基坑变形特性影响,文中以苏州某长条隧道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实测总结分析基坑不均匀开挖对深基坑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基坑开挖深度不均匀,导致深基坑变形在时空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基坑各部分实际工况并不一致,未开挖至基底部分会对已施工完毕部分造成扰动,促进变形进一步发展。基坑长边中部位置围护桩侧向位移明显大于端部。地表沉降沿开挖深度变化方向呈现不均匀沉降。文中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基坑的设计施工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天津津湾广场9号楼超大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对软土地区超大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围护墙变形和周边地表沉降作了深入分析,并将监测数据和有限元模拟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围护墙的最大侧移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侧移介于0.12%H和0.38%H,平均值为0.23%H,其中H为开挖深度,同时其最大侧移出现位置的深度和开挖面之下土层性质有关。围护墙顶回弹在基坑阳角处最大。总结了周边地表沉降的分布模式,给出了周边地表沉降的包络线,得出其沉降影响范围约为3H。基坑施工引起的围护墙变形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