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铜冷却壁在武钢大型高炉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选取8号高炉为代表,对武钢铜冷却壁高炉炉墙结厚的过程进行跟踪分析,找出炉墙结厚的原因,并提出防止炉墙结厚、维护铜冷却壁高炉操作炉型的对策措施。边缘气流长期不足、操作制度未能适应入炉料结构变化、渣皮脱落后操作不合理是武钢铜冷却壁高炉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须通过十字测温和炉身热负荷管理办法,控制适宜的边缘气流,入炉料结构发生变化后要进行针对性调整,渣皮脱落后的煤气流控制要遵循疏通中心引导边缘的原则,才能从根源上消除铜冷却壁炉墙结厚现象,保持铜冷却壁高炉良好的操作炉型。  相似文献   

2.
《炼铁》2017,(4)
阐述了造成宝钢2号高炉热负荷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如入炉原燃料、煤气流分布、炉温及出渣铁等。提出了稳定2号高炉热负荷的有效措施,如严格管理入炉原燃料、优化煤气流分布、稳定炉温及强化炉前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认为:2号高炉边沿气流对热负荷影响明显,边沿气流过分发展是造成炉体热负荷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W值控制在0.7~1.0有助于热负荷的长期稳定;选取适合当前炉身现状的煤比水平,能够保持热负荷长期稳定,有利于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3.
《炼铁》2014,(1)
对安钢2号高炉处理炉墙结厚实践进行了总结。认为碱金属负荷大幅超标及焦炭质量下滑是造成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调整布料矩阵、疏松边缘气流、热洗炉等方法,使炉墙黏结物脱落,炉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对武钢6号高炉炉身结厚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预防结厚的措施。认为冷却系统漏水、焦炭和烧结矿质量变差、冷却强度过高、应对措施滞后等是6号高炉炉身结厚的主要原因。经过半年来的摸索清理了炉身结厚,取得的经验教训是:①早发现早调剂,改变煤气流来冲刷结厚的渣皮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②在调剂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风为纲"的原则,在保证风量的前提下来调剂才能取得经济实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何嵩  覃德勇 《中国冶金》2012,22(4):35-39
宝钢1号高炉(第3代)达产、达标、达效后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炉墙结厚多次,并对高炉生产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炉墙结厚后主要采取了发展边缘气流、热洗炉和调整冷却制度等措施。详细介绍了宝钢1号高炉(第3代)炉墙结厚的征兆、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炼铁》2017,(2)
对武钢6号高炉炉身结厚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预防结厚的措施。认为冷却系统漏水、焦炭和烧结矿质量变差、冷却强度过高、应对措施滞后等是6号高炉炉身结厚的主要原因。经过半年来的摸索清理了炉身结厚,取得的经验教训是:①早发现早调剂,改变煤气流来冲刷结厚的渣皮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②在调剂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风为纲"的原则,在保证风量的前提下来调剂才能取得经济实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炼铁精料工作的不断深入,熟料率不断提高,原燃料质量改善,人炉料粉末降低,高炉炉料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炉冶炼不断强化,以往高炉炉身中上部容易结厚甚至结瘤的情况,逐步发展变化为高炉中下部易结厚。近几年,涟钢小高炉大、中修停炉实践表明,凡停炉前生产不稳顺的高炉,均存在炉腹、炉腰、炉身下部不同程度结厚的情况。高炉中下部结厚直接影响到高炉生产的稳定,高炉生产不稳定,又加剧中下部的结厚,处理高炉中下部比处理炉身中上部结厚难度更大,需要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8.
《炼铁》2015,(5)
对沙钢2号高炉炉身上部结瘤的处理进行了总结。进入2叭4年7月,2号高炉炉身上部就存在结厚,之后形成结瘤,降料线到14 m才使瘤根完全裸露。采用滑杠放炮的方式进行爆破炸瘤,瘤体基本上被清除。由于重视炸瘤后的复风操作,高炉炉况得到一次性恢复,各项技术指标在第3天就达到炉况失常前水平。着重分析了2号高炉炉身上部结瘤原因,认为:一是炉料锌负荷长期过高(达1.5 kg/t);二是焦炭质量差;三是原料入炉粉末高;四是生产操作管理缺位。  相似文献   

9.
李向伟  帅照  严琳波 《炼铁》2018,(6):42-44
对武钢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过程进行了总结。认为原燃料质量下降、高炉处于护炉生产状态、铜冷却壁冷却强度较大、INBA设备故障导致高炉经常憋炉是导致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采用热洗炉和强烈发展边沿气流等措施,分三个阶段对炉墙结厚进行处理,20天后炉况彻底恢复正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利用系数提升至2.485,燃料比降至491.6 kg/t。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新钢11号高炉炉身中上部结厚5年多,结厚物的形态变化和形成机理,通过深料线操作、布料矩阵调整、增加鼓风量、优化用焦结构、提高铁水温度、振动筛改造等日常操作手段保证了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并成功将结厚物脱落,为今后如何抑制高炉炉身结厚指明了方向.另外,描述了结厚物脱落时高炉炉况、炉衬及冷却壁温度、渣铁成分等方面变化,为今后出现同类炉况提供了判断依据,方便高炉操作者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避免炉凉等异常炉况出现,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本钢3号高炉炉身下部环带结厚的原因、征兆及处理措施,并对炉墙结厚处理过程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董孟军 《炼铁》2001,20(3):50-52
南钢新建5号高炉经过烘炉、装料等准备工作后,于1998年3月12日顺利开炉、开炉1周后,炉况出现难行、炉缸不活、炉身结厚等。采取一些处理后,高炉于开炉2个月后达到设计指标,5个月后基本实现了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3.
高炉炉身热负荷与冶炼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高炉高产、优质、低耗、长寿,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高炉工作者对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日益重视。实践中发现,炉身热负荷能较准确地反映出炉型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炉内的冶炼过程,为操作者提供可靠的信息。本文在总结武钢3号高炉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不同条件下炉身热负荷变化特征,以及炉身热负荷与高炉冶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太钢4350m3高炉(5#高炉)炉缸以上冷却系统的设计特点,研究其在高煤比、高产量情况下炉内煤气流分布对炉体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钢5#高炉的边缘气流指数W值控制在0.55左右;中心气流指数Z值应控制在8.8左右;5#高炉下部炉腰炉腹的热负荷较为稳定,而炉身的中上部稳定性较差;5#高炉的热负荷还有降低的潜力,热负荷控制在10~120GJ.h-1范围4350m3高炉仍可稳定操作.  相似文献   

15.
宝钢3号高炉(二代)炉体采用铜冷却壁,开炉两年后首次发生炉墙结厚,由于结厚处理时间长、炉况波动大,严重影响生产。分析认为,冷却壁镶砖的不均匀侵蚀是造成本次炉墙结厚处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对使用铜冷却壁的高炉在生产中如何控制操作炉型给出了建议。通过减少原料入炉粉末;稳定顺行,保持炉况稳定;防止边缘气流过重;提高软熔带位置;建立适宜的铜冷却壁冷却制度等可以防止炉墙结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董孟军 《炼铁》2001,20(Z1):50-52
南钢新建5号高炉经过烘炉、装料等准备工作后,于1998年3月12日顺利开炉.开炉1周后,炉况出现难行、炉缸不活、炉身结厚等.采取一些处理措施后,高炉于开炉2个月后达到设计指标,5个月后基本实现了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7.
吴示宇  尤石  陆开星  梁晨 《炼铁》2023,(4):34-37+43
2020年上半年,马钢1号高炉存在炉腹冷却壁热流强度偏低、炉身中部冷却壁周向热负荷不均匀的问题,操作炉型发生变化,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下滑。通过采取调整初始煤气流、内推料面平台、监控炉体热负荷等操作炉型的优化措施,1号高炉生产效果逐渐显现:炉腹冷却壁热流强度升高、渣皮变薄,能接受较大的炉腹煤气量;炉身中部冷却壁热负荷周向均匀性、稳定性提高,产生异常气流的概率大幅降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2021年12月,1号高炉日产量达到6660t/d,煤比升高至148 kg/t。  相似文献   

18.
1999年4~5月,上钢一厂750m~3高炉经历了开炉以来最严重的、历时最长的炉况失常,其主要原因是炉身结厚。现对炉身结厚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 1 炉况失常经过 3月中旬以后,高炉炉况波动较大,坐料次数增多,经常减风操作。3月25日以后,高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6,(6)
对武钢6号高炉炉身黏结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总结。简要分析了6号高炉炉身黏结的原因,重点阐述了高炉操作者应对黏结的处理方法,指出了高炉炉型维护的重要性。认为,球团矿、块矿软化区间与烧结矿软化区间不一致,以及高炉冷却强度偏大,是炉身黏结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调整装料制度,强行放开边沿气流,以冲刷黏结物的方法,是处理炉身黏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钢铁研究》2012,40(4)
南钢炼铁新厂8号高炉(2 000m3)由于原料质量的不稳定、渣系的变化,上下部操作调剂的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炉身部位圆周方向结厚,通过采取"降料线打水,强力疏松边缘气流,调整风口配置"等措施,历时42天,炉墙粘结脱落,炉型规整,炉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