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09—2010年贵州省特大干旱灾害灾情统计数据的分析,从本次干旱灾害成因、旱情特点、旱情缓解过程的时序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等进行了定量或定性的阐述。结果表明,本次干旱灾害综合了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旱灾除了具有贵州省一般干旱灾害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呈现出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旱情更重、危害更大等特点,同时表现出人饮对干旱灾害的敏感性最强的特点。从旱情、旱灾认识以及抗旱减灾对策等层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勇 《陕西水利》2014,(2):132-1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增加、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给旱区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旱限水位是确定江河湖库干旱预警等级的重要指标,是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级别的重要依据.旱限水位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简便、实用的原则.本文以汕尾市宝楼水库、南告水库为例,分析不同应用目标下各因子对其旱限水位制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林峰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8):457-458,461
根据山东省实测、调查的干旱灾害资料及历史记载,对干旱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索了干旱灾害变化的基本规律,揭示了干旱灾害的成因,提出了抗旱减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干旱灾害是全球面临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现代抗旱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思路,基于干旱灾害风险度提出干旱灾害区划方法,分别从农业干旱灾害、因旱人饮困难和城镇干旱灾害三个方面及综合角度揭示了全国干旱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不同地区的防治等级,为不同区域干旱灾害防治及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我省历史发生的特大干旱灾害事件,论述了不同时期特大干旱对粮食产量的严重影响。提出了21世纪特大干旱的研究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龙江省1987—2006年的粮食总产及气象灾害普查资料,分析了黑龙江主要农业灾害(包括洪涝灾害、干旱灾害、低温灾害、风雹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2006年黑龙江农业受灾程度和粮食总产呈波动性变化,灾损严重年份农业总产基本也呈减产趋势,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黑龙江近年来旱灾和涝灾表现为周期性存在,干旱灾害的发生面积大,但在危害程度上,是洪涝危害重。从农业灾害的空间分布来看,黑龙江西部地区干旱发生频率较大,冰雹的分布总体是中北部多,东南、西南部少。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资源量分析干旱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情况,通过分析不同干旱频率下现状年供水与历史典型年供水能力的差异,计算不同干旱频率下的农业干旱灾害影响,揭示全国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干旱灾害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大多分布在粮食主产区;在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的情况下,农业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北方地区;在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情况下,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剧增,区域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甚至生态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新疆干旱灾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了1950—2000年新疆地区干旱灾害资料,分析了区内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形成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近50 a间共发生干旱灾害47次,平均1.06 a发生一次,其中轻度旱灾14次,占旱灾发生总数的29.8%;中度旱灾14次,占旱灾总数的29.8%;重大旱灾10次,占旱灾总数的21.2%;特大旱灾9次,占旱灾总数的19.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大与特大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同时新疆干旱灾害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各种经济损失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新疆干旱灾害成因主要为干旱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以及水利工程水毁等。  相似文献   

9.
在对1949—2008年县区以上的旱情旱灾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近60年来旱情旱灾情现状及变化情势从特大干旱、农村饮水、农业干旱、城市缺水、生态环境和旱灾损失等不同的角度,对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影响程度、发生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干旱灾害在发生频次、严重程度和发生范围方面都呈现增加的态势,干旱不仅对农业,而且对工业生产以及江河、湖泊、湿地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干旱灾害的影响已经波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未来发生特大干旱的概率增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干旱灾害尤为突出,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人们在与干旱灾害长期斗争中认识到牧区干旱灾害具有频发性、复杂性、严重性的特点,防治干旱灾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者结合本地牧区干旱灾害情况,阐明干旱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基本规律及防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探讨澜沧江流域旱涝特征变化与季风之间的关联性,对于区域旱涝灾害的成因、机理和预测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研究多侧重于揭示流域旱涝时空演变规律,而关于澜沧江流域的旱涝与季风的相互关系研究还较少。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12)、季风指数和水汽通量对澜沧江流域1957—2015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澜沧江流域旱涝变化与季风指数的相互关系,并从水汽通量输送角度出发,进一步揭示季风对澜沧江流域旱涝变化影响的潜在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域旱涝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下游区域是旱涝多发区;②流域干旱多于雨涝,且干旱频次在年和季节时间尺度上都呈现增加变化趋势;③澜沧江流域干旱和雨涝的频次主要存在3~5,8~15,20~25 a的3种周期性变化特征;④干旱和雨涝发生时段,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指数与流域的SPI12指数相关性较强,受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输送距离影响,2种季风指数与SPI12指数的相互关系呈现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澜沧江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能够为防御旱涝灾害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的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推进特大干旱事件灾害孕育机理及其影响的研究,在回顾与展望特大干旱灾害的基础上,分别对其次生灾害孕育过程和对生态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包括对特大干旱的聚焦不够、干旱灾害链及多灾种协同演进定量研究亟待深入、特大干旱对养分循环与生态过程的长期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认为特大干旱事件灾害孕育机理及影响方面的整体研究框架尚未确立,相应研究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也远未形成。建议未来着重研究特大干旱次生灾害的深层链式结构和复杂能量传递问题,有效揭示特大干旱事件灾害孕育机理与多灾种协同演进机制,进一步阐明特大干旱对水文生态过程和地表环境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干旱特征及干旱灾害应对措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区域干旱特征分析以及干旱灾害应对策略研究为目的,阐述我国南、北方两种不同地域类型的区域干旱成因和基本特征,指出黄淮海区域的干旱特征主要表现在天然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系统性深度供需矛盾,以及晴热少雨气候加剧这种矛盾而产生的持续干旱灾害;南方地区的干旱特征主要表现在晴热少雨气候导致枯水年或连续枯水年出现,以及地理气候特征和供水工程容量不足等因素产生的年内季节性干旱缺水.此外,一般性地描述了干旱灾害的危害,并从防旱抗旱的组织管理基础措施、技术性措施、农村(或农业)防旱措施、城市防旱措施以及干旱应急对策等5个方面提出了干旱灾害的系统性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光  高俊 《人民珠江》2012,33(4):73-75
近年来,云南省干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给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抗旱工作形势日趋严峻,抗旱减灾任务也愈加艰巨.简要介绍了云南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干旱规律等基本情况,以2010年云南大旱为例,分析了旱情发展过程、旱情主要特点以及旱灾影响和损失情况,探讨了当前抗旱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抗旱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永德 《中国水利》2014,(15):43-44
<正>一、近年云南省干旱情况及特征干旱灾害是云南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灾害表现出频次增高、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和灾害损失加重等特点。1.发生的频次高、时间长2009年云南省发生了冬旱、局部夏旱和秋冬旱,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到特高,省内30个站连续100~136天无有效降水,造成全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关于干旱的定义和指标多达100多种.对于干旱问题,不同角度的定义和不同标准的衡量,体现了人们对干旱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缺少准确和客观的干旱定义一直是人们理解干旱的主要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有关方面对于干旱问题的反应滞后和决策上的失时、失当.对干旱成因和影响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也在较深层次上左右着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本文就认识和理解干旱有关问题作一辨析,供各方面人士参阅.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抗旱形势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灾害是陕西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干旱灾害的形势和干旱灾害对陕西省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并对全面提高陕西省抗御干旱灾害能力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供决策者和抗旱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辽宁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省份,干旱灾害频发,近年来受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多发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失都在不断增大,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了辽宁省多发干旱的原因,对于有效应对干旱灾害,最大程度降低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提出过境水依赖度指标用以描述本地水资源量与用水量之间的矛盾,并采用过境水依赖度和用水均衡度指标分析江苏省水资源利用结构;从农业干旱灾害风险与城镇干旱灾害风险两方面分析江苏省干旱灾害风险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本地水资源不足,2017—2020年平均过境水依赖度为1.70,供水对长江的依赖度很大;2017—2020年全省平均用水量中农业和工业用水占比分别为47%与42%,省内各设区市用水均衡度差异较大,最大为0.746,最小为0.346;江苏省农业干旱灾害风险主要分布于徐州市、连云港市等调水工程末梢区域,以及苏南的宁镇宜溧山区,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