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瑞林 《照相机》1995,(12):31-32
适马70~210mm/F4~5.6UC变焦镜头修理廖瑞林一、适马70~210mm/F4~5.6UC变焦镜头结构1.光学系统该镜头的光学系统由13片9组构成。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即前镜组、后镜组和中间的浮动镜组,前镜组为调焦镜组,后镜组为变焦镜组,浮动镜...  相似文献   

2.
廖瑞林 《照相机》2007,(5):76-77
1.镜头结构 光学系统该镜头光学结构为9组13片,总体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镜组,也就是调焦镜组,由2组3片组成;第二部分为变焦前组,也是由2组3片组成:第三部分为变焦后组亦即后镜组,由5组7片组成。  相似文献   

3.
1.镜头光学结构 该镜头的光学结构为11组15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镜组,共2组3片;第二部分为调焦镜组,共3组4片;第三部分为场镜组,共3组5片;第四部分为后镜组,共3组3片。在设计上采用了四组变焦及内调焦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用步进电机实现连续变焦距光学镜头的变焦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华  张孟伟 《光电工程》2003,30(1):29-31,37
根据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对变焦距光学镜头的变焦运动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且根据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式推导出该镜头运动镜组的运动方程。该连续变焦控制的实验装置包括步进电机,电机驱动器以及控制平台,其控制程序用VisualC 编写。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方便地实现连续变焦距光学镜头的变焦控制。  相似文献   

5.
廖瑞林 《照相机》2005,(5):68-69
美能达AF28~80mm F4~5 6镜头的光学系统为7片7组,其结构分为前镜组和后镜组两个部分.前镜组为3片3组,后镜组为4片4组.在变焦过程中前后镜组同时参与变焦,且前镜组既要参与变焦又要负责调焦,既是变焦镜组又是调焦镜组.  相似文献   

6.
尼克尔AF28~105mm F3.5~4.5D IF镜头的光学结构为12组16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镜组(即变焦组),共2组3片;第二部分为场镜组,共4组5片(其最前面那片为非球面镜片);第三部分为调焦组,共2组3片;第四部分为后镜组,共4组5片.  相似文献   

7.
阎传海 《照相机》1996,(8):36-36
佳能80—200f/4L变焦镜头阎传海佳能80—200f/4L变焦距镜头是佳能公司数只该焦距段变焦镜头的最后一只FD镜头。按日期顺序,佳能向市场共推出了80—200f/4(双环),70—210f/4,75—200f/4.5,80—200f/4L四只镜...  相似文献   

8.
廖瑞林 《照相机》2006,(10):74-75
适马APO70 ̄200mmF2.8EXHSM,是适马公司发布的该规格第一代超声波马达的大口径专业变焦镜头,光学结构为17片14组,视场34.3° ̄12.3°,最近对焦距离1.8m,滤镜直径77mm,镜头尺寸86mm×183mm,重量1266g。该镜头光学设计采用内调焦和内变焦的结构,无论是在调焦或变焦的过程中,都不会改变整个镜头的长度。光学镜组分为6个部分:第1镜组为前镜组,由2片1组构成(含有1片SLD镜片),固定在镜头前端;第2镜组为调焦组,由1片SLD镜片构成;第3镜组为前变焦组,由5片3组构成;第4组为后变焦组,由3片2组构成;第5组为场镜组,由2片(均为SLD镜片)2组构成,固…  相似文献   

9.
尼克尔AF28~105mm F3.5~4.5D IF镜头的光学结构为12组16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镜组(即变焦组),其2组3片;第二部分为场镜组,其4组5片(其最前面那片为非球面镜片);第三部分为调焦组,共2组3片;第四部分为后镜组,共4组5片。  相似文献   

10.
邓开建 《照相机》1999,(10):30-31
日本尼康公司一直以生产优质镜头而著称。在尼康公司庞大的镜头群中,尼克尔(Nikkor)AF35~135mmf/35~45镜头10多年来稳稳立于其专业镜头系列之中,为众多摄影者使用。笔者于3年前偶然见到此镜头,便爱不释手,当即解囊掏钱而拥有之。初见这款镜头,那黝黑粗壮的镜身,沉甸甸的份量即给人以深刻印象。镜头长109mm,最大直径72mm,滤镜口径62mm,尺寸并不大,但重量却达630g,远重于当今某些体积比它大的镜头,由此可见其用料的实在。该镜头为双环调节,调焦环、变焦环均为塑料制造;调焦环…  相似文献   

11.
江山 《照相机》2001,(7):18-19
随着西格玛28-300mm超高倍变焦比镜头的发表,腾龙此前发表的该种超高倍变焦比镜头已有了竞争对手。这二只镜头属同一级别,其重量和大小也几乎一样。为购买者选购时作参考和使用时有依据,把二者放在一起作一比较。表1是这二只镜头的基本参数。1大小、重量几乎相同 由表1可知,西格玛的最大直径和全长比腾龙小1.3mm和lmm,重量轻10g,这种差别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从变焦环外径看,虽腾龙较大,也只有5mm的差别(见图1)。 变焦时变焦镜筒都采用二段操作。变焦伸出部分看,西格玛第一段伸出部分要细8mm,但这…  相似文献   

12.
话说增距镜     
汪荐鑫 《照相机》2001,(8):35-35
增距镜,又称增倍镜、增距器、增焦距倍率镜,是通过安装在机身与主镜头之间,可使主镜头焦距值按预定倍率改变的摄影光学附件。 增距镜不能单独成像,但它适配主镜头后,能扩大主镜头的使用范围,拍摄出不同视角及不同影像放大率的画面。增距镜的适配,增加了摄影镜头的焦距,又基本不影响主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所以,增距镜与主镜头所组成的光学系统的最近对焦距离值,一般比相同焦距的定焦头要近得多。(如佳能EF200mm/1:2.8L的最近对焦距离为 1.5m,适配 EF2x增距镜后的焦距为 40mm/F5.6其最近对焦距离…  相似文献   

13.
f75~300mm变焦镜头 ,可谓当今摄影爱好者必备之物。凤凰f75~300mm/F4 5~5 6镜头是江西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只适合肖像及中、远距离拍摄的变焦镜头。笔者为配用宾得MZ系列自动机身 ,在1999年初购得此款镜头 ,镜头号为831773。1镜头外观此镜头通体黑色 ,美观大方 ,分有75、100、135、200、300mm5个焦距刻度 ,变焦比为4倍 ,涵盖区段很实用。本人量得长度为 :当调、变焦环置于f75mm/∞时镜头处于最短状态 ,不包括卡口在内的长度为154mm ;当调、变焦环处于f300…  相似文献   

14.
邓开建 《照相机》1997,(12):17-17
美能达AF28─135mmf/4~4.5镜头是日本美能达公司第一代自动对焦镜头,于1985年推出。同美能达公司80年代末和90年代以来生产的镜头相比,该镜头有其独特之处,现简介如下。镜头基本规格:长109mm,最大直径75mm,滤镜直径72mm,结构是13组16片,最近对焦距离1.sin,微距放大率1:4,最小光圈F22~F27,重量7709。镜头采用后对焦结构,有资料称是世界上第一只后对焦结构镜头,其特点是对焦机构和手动对焦环设在镜头尾部,对焦时前组镜片不动,方便使用偏振镜等滤第。据笔者所知,美能达后来生产的自动对焦镜头,除G系列外(中国市场基…  相似文献   

15.
马嘉宝 《照相机》2002,(4):22-22
我原有135单反机的镜头中,焦距最短的是28~70mm的一只变焦镜。虽说焦距28mm已属广角镜,视角达75°20’,但在不少场合中,这只镜头还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在雁荡山的大龙湫前,因为退无可退,75°20’的视角仅能拍到这个瀑布的一大半;在室内拍摄也受视角限制,十分扫兴。于是决心要买只焦距更短的变焦镜。在翻阅了不少资料和征求了同好的意见之后,最后在杭州秋涛路照相器材市场里买了一只威达(Vivitar)f17~28mm 4.0~4.5的超广角变焦镜。 这只镜头的编号为61213058。14片11组。…  相似文献   

16.
邓开建 《照相机》2002,(7):54-55
在尼康公司尼克尔Ai系列变焦镜头中.f35~105/3.5~4.5镜头是比较著名的.也是许多影友十分欣赏和喜爱.这当然主要源于其不凡的素质和较为实用的焦距范围。笔者于几年前购得一只,这里谈一谈使用体会。该镜头为单环式调/变焦型,外形尺寸为64mm×95mm.最大长度为123mm,滤色镜直径为常用的52mm。调/变焦环长度为49mm,操作较为合手。镜头光学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李鹤玲 《光电工程》1992,19(1):49-52
本文通过典型变焦距镜头的实例和图形,详细介绍了机械补偿变焦距镜头几种常用的变倍组和补偿组在变焦过程中往复运动导轨的结构形式,及其各种结构形式的优缺点。并论述了设计各种形式导轨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故障现象:镜头在使用过程中变焦突然受阻,转动变焦环变焦,镜筒伸缩感觉滞涩甚至被卡住,摇晃镜头可听见镜头有异响,转动变焦环收缩镜头,镜头无法收缩回最短位置18mm处。  相似文献   

19.
王金兴 《照相机》1997,(11):19-20
中国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在近几年内,随着海鸥X-300系列照相机的不断开发,也相继推出了数款质量优良的MD卡口变焦距镜头。海鸥牌28~70mmf/3.5~4.5变焦距镜头,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变焦距镜头之一。海鸥牌28~70mmf/3.5~4.5变焦距镜头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焦距:28~70mm光圈范围:F3.5~F22最大光圈:F3.5/4.5光学结构:9片8组视场角:75”~34”镜片镀膜:Mi多层最大激距:1:令全程微距最近距离力.恤:4状态)变焦方式:双环旋转式卡口型式:MD(也有PK及M42xl螺口)滤镜尺寸:o52X0.75mm外表尺寸:o64X72mm…  相似文献   

20.
汪荐鑫 《照相机》2001,(5):10-10
1957年 ,哈苏500系列的首台相机问世。所配套的是德国卡尔·蔡司首创的镜间快门自动收缩光圈镜头。这就是500系列的第一代配套镜头———“C”镜头。1982年 ,哈苏又推出了500系列的第二代配套镜头“CF”镜头。与C镜头相比 ,CF主要作了以下改进 :(1)增设“F”档 ,使CF镜头既能适配500系列 ,又能兼容哈苏200系列。所谓“F”档 ,实际就是“镜间快门锁”。当CF适配200机身时 ,只要将绿色的“F”钮按住转至中间白色基准线 ,上紧快门 ,镜间快门即处于全开锁定 ,快门时间由机身焦平快门控制 ,快门时间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