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雪 《纺织器材》2007,34(3):64-64
2007年4月9日~11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纺织器材》杂志社主办、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经纬股份杯'2007年全国环锭细纱机科技创新及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  相似文献   

2.
杨阜生  杨致诚 《纺织器材》2005,32(3):5-8,17
介绍并分析了当代环锭细纱机在纺纱速度、成纱质量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说明纺纱专件和器材生产企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良机,并根据高速纺纱工艺特点提出对纺专器材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从环锭细纱机的牵伸加压机构、纺纱工艺和纺织器材、专件的应用方面探讨了管间CVb高峰值,并通过对比试验,说明不同的牵伸加压机构、纺纱工艺、纺纱器材、专件对管间差异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合理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2020年前实现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我国纺织行业的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纺织机械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以显著提高纺织机械装备及器材总体制造水平,制造企业应加强细纱机及其器材、专件研制、开发能力,为提高细纱机工艺水平及成纱质量,开发细号、特别是高质量及多组份新型纱线奠定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各纺织企业及其设备状况不同,在技术改造实际中遇到了诸多的纺纱设备及纱线质量问题,需要进一步交流与探讨。为此,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纺织器材》杂志社在广泛听取各企业呼声…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27日~29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纺织器材》杂志社主办、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经纬股份杯”2008’纺纱主机及关键器材、专件科技创新与应用技术经验交流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怀良、副理事长潘跃进,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傅瑞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纺机主机厂,器材、专件制造厂以及棉纺织企业的总工、技术人员等140余人,就我国纺织装备,特别是器材、专件的创新发展与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梅自强院士表示,近几年为了提高器材质量,国内器材制造厂家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明显;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他反复强调,器材、专件是影响装备整体水平,影响纱、布质量,影响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以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提高器材、专件质量及工艺性能,是提高我国纺织设备整体水平的必要条件,应加快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纺织企业。会上,张怀良名誉理事长代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做了“高性能、高水平的专件器材在提高纺机整体水平上占有很高地位”的报告。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纱线事业部经理郭恒代表总工...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学习“全国纺纱专件器材与胶辊胶圈应用技术研讨会”精神,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浙江省棉纺织行业协会和杭州市纺织工程学会联合,在杭州召开了浙江省纺纱器材与胶辊(圈)应用技术研讨会,会议围绕加强管理、挖掘内部潜力、用好纺纱专件器材,提高生产效率与成纱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环锭细纱机用导纱钩》和《环锭细纱机导纱钩用支承板》两项行业标准审查会于2011年3月30日~31日在陕西咸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太平洋机电(集团)上海二纺机有限公司、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铜陵精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河南豫北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西北一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15个单位的17位代表。  相似文献   

8.
探讨应用Sirofil纺纱技术开发中空纱的技术要点.利用水溶性维纶纤维可以融于热水的特性,对环锭细纱机进行改造,用Sirofil纺纱方法纺制出了中空纱.指出开发中空纱,细纱机改造是重点,挡车工正确操作是关键,优选工艺参数是保证,同时还要优选纺纱专件和加强生产管理,以确保成纱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并要正确制定中空纱退维的有关工艺,以满足产品风格特点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细纱成纱质量,分别介绍新型上销、新型下销、压力棒、胶辊、胶圈、钢领、钢丝圈等细纱器材的作用机理、优势和不足,分析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和应用特点及注意事项。指出:新型纺纱器材专件对细纱工序成纱质量有重要影响,正确使用并发挥其优良性能,能提高纱线条干均匀度,减少毛羽和断头;纺织企业应根据纺纱原料性能优选纺纱工艺、合理配置纺纱器材。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环锭纺纱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环锭纺纱技术通过不断改进与技术创新,在多种纺纱技术共同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紧密纺纱与复合纺纱技术,不但显著提升了环锭纺纱线品质档次,并扩宽了环锭纺纱线的应用领域,是对环锭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采用带自动落纱的环锭细纱长机与细络联合机是环锭纺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方向。要使环锭细纱机实现优质高产、效益最佳,选好主机是基础,配好器材专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纺织器材专件制造水平和应用效果,通过回顾国产纺织器材专件的发展变化,分析其使用中存在产品市场定位不高、与工艺匹配不良、不按规定更换、盲目使用高效工艺、将性价比误等于“比价廉”、高端器材专件发展受限制以及管理滞后等问题存在的原因;详述国产纺织器材专件在组合技术创新运用、“三柔”工艺创新,以及上销、压力棒、集棉器、胶辊胶圈、摇架等器材专件在适纺多种纤维方面的创新。指出:国产纺织器材专件基础薄弱,某些性能相比国外先进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其创新制造及应用,可有效提升纱线的档次和适应品种多样化的需求;纺织企业要重视技术改造,更要重视纺织器材专件的维修保养;纺织器材专件制造企业应创新研发高端产品、做好销售全过程服务,纺织企业要运用优化组合、工艺优配、技术创新等方法,充分发挥纺织器材专件功效,着力解决纺纱难题、提升纺纱质量。  相似文献   

12.
黄克华 《纺织器材》2012,(Z1):24-30,35
阐述了纺织器材、专件的技术性能及其工艺配置,介绍了纺纱厂目前质量现状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何优选纺织器材、专件,结合客户需求、原料、设备、工艺、操作、日常管理方面,指出合理使用纺织器材,合理配置纺纱工艺,有利于成纱质量的稳定提高。同时在分析纺纱器材、专件性能时提出其今后日常应用、管理工作方向,及其在技术、材质、加工工艺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C 14.5 tex纱纺纱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 14.5 tex纱配棉品级较差,纺纱各工序通过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在TFA506型细纱机上通过合理配置工艺参数、选用新型专件器材,保证了成纱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钢领,钢丝圈及其选配与纺纱工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郝凤鸣 《纺织器材》1997,24(2):55-56,53
钢领是环锭纺纱机的三大纺纱专件之一,同罗拉、锭子齐名。钢丝圈则是环锭纺纱机的重要器材,它与钢领配套性状的优劣不仅同成纱质量有关,甚至直接影响到纺纱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可见钢领、钢丝圈与纺纱工艺的关系非同一般。当今,环锭细纱机已能成功的纺出l·94tex(30O英支)的纯棉纱,细纱机锭子最高转速可达23000r/min,钢丝圈的线速度高达65m/s,这就对纺专器材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目前,纺织工业的发展方向正在调整,设备规模要压缩,设备改造的力度要加大,提高技术档次。产品要加大技术含量,从以粗厚织物为主向细号高密织…  相似文献   

15.
魏俊虎 《纺织器材》2011,38(1):43-44
根据纺织专件、器材使用时的实际经验,介绍了纺纱多工序科学技改与增效的几个实例;通过成纱质量对比试验,指出降耗节约成本,就是提高经济效益.专件、器材的应用要坚持"性价比优先"原则,在不影响纺纱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应用国产器材.生产技术人员应勇于创新,推进技改,将能创造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老一代细纱机改造后出现棉纱、织物质量问题,分析了细纱机改造及对不同纺纱原理器材、专件的选择,从节约能源和针对不同纺纱品种与质量要求方面重点论述了如何选用不同纺纱器材、专件进行改造;说明对其牵伸系统、卷绕系统的改造不仅可以提高棉纱质量、织物质量,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纺纱能耗。指出不同的棉纱品种、质量要求对细纱机改造的纺纱器材、专件要求也不同,纺纱系统和器材、专件改造后对纺纱效率、制造成本、效益、效果、棉纱质量指标的影响;用事实证明改造老一代细纱机的纺纱元件、器材、专件,对棉纱质量的稳定、织物质量的提高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奉越 《棉纺织技术》2006,34(11):62-64
2.5纺制细纱 2.5.1环锭纺纱 选用两台Suessen公司生产的细纱机,其中一台EliTe聚集纺细纱机,另一台常规环锭细纱机.为了明确短绒率对成纱质量的影响,EliTe细纱机纺纱时,细纱捻系数为304,保持不变,在常规环锭细纱机上,使用不同短绒率配棉成分纺纱时,为保持成纱强力相近,调整细纱捻系数.图6是EliTe紧密纱Uster均匀度试验仪测得的成纱短片段质量不匀情况.CV值愈高,表示成纱愈不均匀,成纱中出现弱片段愈多,织物强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纺织器材》2015,(3):67-67
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怎么办?纺织的春天在哪里?当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在深化转型升级,加速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强化技术管理创新,改革组织生产模式,再造产品竞争优势,是企业在新的环境下赢得竞争的必然选择。围绕提升纺纱器材专件创新研制和应用技术水平这一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纺织器材》杂志社拟于2015年下半年召开"三友杯"2015’纺纱器材专件创新研制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重点  相似文献   

19.
以集聚纺纺制R70/CJ3014.7texK纱为例,分析总结了集聚纺混纺纱的特点,及其对摇架压力、胶辊、胶圈、网格圈、钢领、钢丝圈等纺纱专件、器材的要求;通过试验对比,说明专件、器材对成纱质量有显著影响;指出,集聚纺纺纱专件、器材的合理使用和维护,对于稳定和提高成纱质量意义重大,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所纺品种的性能特点,对选配的专件、器材多次试验,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20.
为纺好纯棉细号纱、提高成纱质量,介绍纺纱原料优选、梳理和牵伸器材的选用要求,重点探讨牵伸握持力与牵伸力平衡原理及胶辊、钢领、钢丝圈、网格圈等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指出:必须严格做好纺织专件、器材的精细化管理,设备、操作和工艺优选,才能稳定地纺好纯棉细号纱、提高成纱质量;聚氨酯胶辊、多层胶辊、复合胶圈的应用技术与大握持距牵伸工艺,是牵伸器材和纺纱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