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赋予涤纶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和抗熔滴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层层自组装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壳聚糖/植酸(CS/PA)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涂层整理,并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表面形貌、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燃烧性能、白度及其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织物表面均匀沉积了CS/PA涂层,极限氧指数由21.0%升高至28.3%,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在垂直燃烧测试中织物能够自熄且无熔滴,损毁长度由16.0 cm降低为7.6 cm;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得到改善,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52.0%,总热释放量下降33.3%;CS/PA涂层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整理后涤纶织物白度下降了2.5%,为利用环保和无有机溶剂方法制备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涤纶织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赋予涤纶/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尿素合成植酸铵盐,通过轧—烘—焙工艺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阻燃剂植酸铵盐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热释放性能、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制。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较好,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5.6%,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能够自熄,炭长降低为12 cm,满足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中B1级阻燃性能的要求;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热稳定性提高,热释放能力降低;植酸铵盐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亚磷酸二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甲醇钠、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无甲醛的磷-氮阻燃整理剂。将其应用于亚麻织物的阻燃整理,通过正交试验探讨最佳整理工艺。采用红外光谱(ATR)对阻燃整理前后的亚麻织物进行定性分析;对经过阻燃整理前后的亚麻织物进行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测试,并将其应用于真丝织物。结果表明:亚麻织物经阻燃整理后炭长为5.8 cm,有焰和阴焰燃烧的时间都为0 s,远超过了阻燃整理织物的B1级标准。使用该阻燃剂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炭长可达4.45 cm,对桑蚕丝织物染色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研究涤棉混纺交织物的阻燃性能,设计织造了6种不同规格的织物,对织物阻燃整理前后的透气性、毛细效应、垂直燃烧损毁长度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阻燃整理后,平纹织物的透气性差于斜纹织物;在经纬密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同类组织织物,经阻燃整理后,透气性降低;织物经向的毛细效应都要比纬向的好,未经过阻燃整理的织物比经过阻燃整理的织物毛细效应好;在织物组织、经密和纬密相同时,经阻燃整理后的织物静、动悬垂系数增大,织物变得刚硬。认为:经阻燃整理后,织物阻燃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Lyocell织物的阻燃效果,对天然磷化物植酸进行铵化改性,并以双氰胺为催化剂应用于Lyocell织物的阻燃整理。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测定了阻燃整理Lyocell织物的特征红外吸收、表面形貌以及热稳定性能。对阻燃织物进行了垂直燃烧实验,测定了织物的燃烧性能,并对整理织物的耐洗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未整理Lyocell织物相比,阻燃整理后织物的吸热降解质量损失率下降了20.11%,800 ℃ 时热解残炭量提高了27.98%,垂直燃烧的损毁长度下降至3.4 cm;极限氧指数高达36.6%,达到难燃的级别;且阻燃织物经20次标准洗涤后,仍能达到国家B2标准。  相似文献   

6.
《丝绸》2016,(8)
采用硼酸、丙三醇、尿素为原料配置膨胀型阻燃整理液对丝/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对整理前后织物的阻燃性能、断裂强力、抗弯曲长度、白度进行了测试,优化了整理工艺,并对织物整理前后的残炭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阻燃整理后,丝/麻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在33%左右,断裂强力提高了2.8%,抗弯曲强度提高了3.8%,整理过程对织物白度几乎没有影响;经50次水洗,织物的极限氧指数仍在27%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植酸对涤纶织物通过浸轧焙烘法阻燃整理,探讨了植酸浓度、焙烘时间、焙烘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涤纶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经过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植酸质量百分比浓度200g/L、pH值调节为5、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180s。阻燃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提高,热释放速率下降,热稳定性提高,织物的残炭率提高,阻燃效果较好;且白度、硬挺度和断裂强度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聚磷酸铵(APP)阻燃剂对珊瑚绒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对阻燃整理前后珊瑚绒织物的阻燃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和理论分析,并探讨了阻燃整理对珊瑚绒织物阻燃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P整理后珊瑚绒织物阻燃性能可达GB中B1级标准,具有良好的阻燃性。阻燃整理后珊瑚绒织物的透气性变差,硬挺度和保暖性增强,经纬向断裂强力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赖氨酸/植酸聚电解质浸渍整理技术,赋予蚕丝织物阻燃功能,研究了聚赖氨酸和植酸混合液pH值和质量浓度对聚电解质形成及整理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热失重分析和垂直燃烧织物炭渣形貌分析,讨论了整理织物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当聚赖氨酸和植酸质量浓度分别为3 g/L和10 g/L时,控制它们的混合液pH值为6时,能制得聚电解质;利用该聚电解质溶液整理所得织物的极限氧指数为27.4%,经6次洗涤后垂直燃烧损毁长度仍短于15 cm;整理织物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提高,燃烧时的成炭能力显著增强,其阻燃机理为固相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垂直法、氧指数法并结合热重法进行Nomex与棉纤维不同混比织物在Proban阻燃整理前后的阻燃性能测试与分析,得出混纺织物的阻燃性与Nomex纤维含量、阻燃整理工艺相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无甲醛阻燃粘胶织物,以多羟基超支化磷酰胺(HPAE)和1,2,3,4-丁烷四羧酸(BTCA)为阻燃整理体系,制备阻燃粘胶织物.对比分析整理前后粘胶织物的表面结构组成、成炭性能和燃烧行为,评价该阻燃整理体系对粘胶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折皱回复角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织物的质量增加率为22.5%时,极限氧指数(LO...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光接枝一磷酸腺苷单体(AMP-m-GMA)对不同比例涤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索。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手段表征和分析阻燃整理前后涤纶、纯棉和涤棉混纺织物的化学结构、热性能以及表面形貌,并测试阻燃整理前后织物的燃烧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相较于涤纶,AMP-m-GMA阻燃单体的接枝和交联更多地发生在棉纤维表面,棉纤维含量高的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更易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选用Savinase蛋白酶预处理羊毛,再用锆系阻燃剂对羊毛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酶预处理对羊毛织物阻燃整理的促进作用,并考察酶-阻燃整理后羊毛织物的性能.通过对比阻燃前后织物的红外光谱、燃烧残渣形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照片和热重分析结果,证实Savinase蛋白酶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羊毛表面结构,促进锆系阻...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涤/棉混纺织物的环保阻燃,以聚乙烯亚胺(PEI)和植酸(PA)为原料,基于层层自组装(LBL)方法,在涤/棉混纺织物表面构建PEI/PA阻燃涂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和垂直燃烧测试仪等对整理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LBL方法在涤/棉混纺织物上成功构建PEI/PA阻燃涂层;与未整理的涤/棉混纺织物相比,经过PEI/PA涂层整理后的涤/棉混纺织物LOI值可达32.3%,损毁长度降至98 mm,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都为0 s,无熔滴产生,且对织物的断裂强度和白度影响较小;涤/棉混纺织物的热稳定性能得到提高,形成稳定的炭层;经20次洗涤其LOI值大于26%,表现出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张广知  方进 《纺织学报》2022,43(7):90-96
为解决纯棉织物的阻燃及其耐洗性问题,以生物质植酸和双氰胺为原料,制备了无卤生物质环保耐洗阻燃剂PD,并应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能谱仪等分析表征了PD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并对整理织物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阻燃及耐水洗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阻燃剂PD为多活性磷氮型阻燃剂;纯棉织物阻燃整理时,阻燃剂PD质量分数为35%;PD处理样在800 ℃热解残炭量为13.32%(氮气气氛),垂直燃烧的损毁长度为4.5 cm,极限氧指数达43.6%,且阻燃织物经40次标准洗涤后,极限氧指数仍能达到29.1%;制备的阻燃剂PD是一种阻燃效果和耐水洗性能优良的生物质环保阻燃剂。  相似文献   

16.
将酪蛋白磷酸肽与聚丙烯酰胺复配,利用磷氮阻燃元素协同效应,赋予蚕丝织物阻燃功能,研究了复配液pH值、酪蛋白磷酸肽和聚丙烯酰胺配比和质量浓度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垂直燃烧法、极限氧指数法、热失重分析、垂直燃烧织物炭渣形貌分析,评价了整理织物的燃烧性能、热稳定性,分析了阻燃机理.结果 表明,用弱酸性的20 g/L酪蛋白...  相似文献   

17.
将聚酯纤维常用的染色工艺——热熔法用于含Cl、P的阻燃剂TCEP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经织物损毁长度的测试,验证采用热熔法进行阻燃整理可以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且具有耐洗涤性,同时比较了整理前后织物的色牢度和强力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抗菌阻燃整理对芦荟改性黏胶纤维/棉混纺织物舒适安全性能的影响,设计并织造了一款芦荟改性黏胶纤维/棉混纺织物,并对该织物抗菌阻燃整理前后的透气性、透湿性、阻燃性、吸水性及抗菌性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抗菌阻燃整理后,芦荟改性黏胶纤维/棉混纺织物的透气率和吸水率减少,透湿量增加,垂直燃烧损毁长度减少,抑菌值和抑菌率均高于标准规定。认为:经过抗菌阻燃整理后,芦荟改性黏胶纤维/棉混纺织物的透湿性、阻燃性和抗菌性变好。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和润湿性能,用2,4-二羟乙基胺-6-氯-1,3,5-三嗪与苯基磷酰二氯制备了含三嗪环的苯基磷酸酯结构的P-N型阻燃整理剂BPAT,并采用二浸二轧整理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通过比较整理前后织物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力学数据、续燃和阴燃时间及润湿角,讨论了BPAT整理对涤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AT 可提高涤纶织物的残炭率超过3倍,降低织物燃烧的阴燃和续燃时间到0.2s和6.2s,对涤纶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经10次水洗,整理织物的阻燃性略有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大,整理织物具有一定的阻燃耐久性。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润湿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阐述中国纤维/织物阻燃整理技术的发展概况。制备阻燃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以及阻燃纤维与阻燃整理方法相结合是获得阻燃纤维/织物的三种途径。介绍粘胶、聚酯、聚酰胺、聚丙烯和聚丙烯腈等纤维以及几种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织物阻燃技术的进展,指出开发无卤低烟低毒的新型阻燃体系、实现绿色阻燃整理和提高阻燃纺织品的综合性能是今后纤维/织物阻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