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彭小刚  兰圣华 《有色矿山》1999,(5):12-13,44
武山铜矿长期以来采用长江江砂充填,因长江禁止采砂,砂源供应无保障,且成本很高,虽采用了部分分级尾砂充填,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武山铜矿采用掘进废石磨砂来弥补充填砂源不足,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武山铜矿采用简易充填站及下向进路水砂充填采矿方法,成功地回收了南矿带-40m以上高品位的近地表矿体,本文介绍了简易充填站设计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武山铜矿采用简易充填站及下向进路水砂充填采矿方法,成功地回收了南矿带-40m以上高品位的近地表矿体。本文介绍了简易充填站设计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彭小刚  周根明 《有色矿山》2001,30(5):9-11,27
武山铜矿南矿带-80m中段西部矿体,采用上向进路式水泥充填法开采,由于矿岩稳固性较差,经常冒落垮塌,无法继续生产,对此,改用下向分层水砂充填法进行开采,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动态与文摘     
动态与文摘竹-钢筋假顶在武山铜矿的应用武山铜矿在进行采矿方法技术改造中,以江砂作充填料,铺设钢筋混凝士假底作为人工假顶,进行了下向分层水砂充填采矿方法试验研究,此项技术获得了成功应用。为了减少钢筋混凝土假底中钢筋消耗量,降低铺设假底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  相似文献   

6.
许新启 《有色金属》2000,52(4):18-22
本采用静力学平衡原理及概率分析原理,对武山铜矿分段充填采矿法水砂充填体斜壁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加固措施及合理的充填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因设计考虑欠充分,武山铜矿北矿带原充填站给砂系统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了生产。对给砂系统的故障原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胶带运输机给砂系统的改造方案。改造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武山铜矿南矿带-80m中段西部矿体,采用上向进路式水砂充填法开采,由于矿岩稳固性较差,经常冒落垮塌,无法继续生产,对此,改用下向分层水砂充填法进行开采,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膏体充填不仅可以降低单位体积充填成本,而且能有效改善围岩的力学响应状态,进而改变采场结构参数,提高采矿生产效率。为解决目前武山铜矿尾砂胶结充填和水砂充填面临的河砂短缺、尾矿库安全隐患等问题,并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考虑武山铜矿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充填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效果,通过设计方案的对比和优化后,采用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新建一套充填系统,既能解决目前已有的充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又能提高采矿作业效率,增加尾矿库服务年限。全尾砂膏体充填是目前武山铜矿最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许新启  柯愈和 《矿冶》1997,6(3):1-5
上向进路水砂充填采矿法是武山铜矿主要的采矿方法之一。通过总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了该采矿方法,恢复了正常生产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使该采矿方法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提高了矿山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金川矿山混合充填材料配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定 《金属矿山》2014,32(9):16-20
充填料浆配比对充填体强度和砂浆输送特性产生重要影响。针对金川矿山棒磨砂供应严重不足,开展了棒磨砂、棒磨砂+河砂和棒磨砂+河砂+粉煤灰3种充填材料添加相同水泥的充填体强度、砂浆流动度、泌水率和沉降损失率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河砂与棒磨砂配比为2∶8的混合充填料与单一棒磨砂充填体强度相当,砂浆流动度、泌水率和沉缩损失率稍差,但满足金川矿山充填采矿要求。当添加水泥重量的30%粉煤灰后,不仅显著提高充填体强度,而且还可改善砂浆流动度、泌水率和沉降损失率;同时还降低棒磨砂浆充填料浆的分层度,有利于提高充填体质量和充填接顶率。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金川矿山充填料浆制备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多因素对充填料浆坍落度性能影响的过程中,根据BP神经网络原理,分析输入、输出层与隐含层的结构层次关系,建立起充填物料中的人工砂X1、河砂X2、尾砂X3、水泥X4含量4个变化因素对不同浓度充填料浆坍落度Y1、Y2、Y3影响的函数关系模型,通过训练值与试验测试值的比较,结果分析显示了该神经网络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不同浓度条件下充填料浆的坍落度参数,该模型用于预测时的误差小、精度达到了96.481%,可为煤炭和非煤矿山充填工程的充填料浆流动性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的工程试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砂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多元回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新桥硫铁矿胶结充填存在的质量问题,对该矿的江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室内单轴抗压强度正交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江砂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与浓度、水泥含量、粒径、养护时间、温度等影响因素的回归关系式,得出影响充填体强度的最主要因素为粒径。研究结果为提高充填体质量和降低充填成本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充填骨料是充填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填骨料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充填采矿成本和采矿经济效益。戈壁砂和全尾砂在金川充填采矿中的应用,是降低金川充填采矿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金川矿山充填系统和工艺参数,采用高浓度料浆和1∶4高灰砂比,开展了戈壁砂、全尾砂和棒磨砂的混合料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作为充填骨料戈壁砂与棒磨砂不存在本质上差异,可以替代棒磨砂用于金川矿山充填法采矿。全尾砂与棒磨砂混合充填骨料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发现,当全尾砂掺量控制在30%以内,3 d充填体强度高于纯棒磨砂充填骨料,同时7 d和28 d充填体强度达到金川矿山充填体设计强度。该研究成果应用于金川矿山充填采矿生产,为戈壁砂和全尾砂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磷矿采用混凝土胶结充填替换掉不稳定矿柱处理空区的方案,开展了碎石混凝土充填材料配比试验研究。针对影响充填材料强度的因素,以碎石和棒磨砂作为充填骨料,试验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充填体7d及28d试验结果进行非线性规划,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可得到单轴抗压强度与料浆浓度、砂灰比和砂石比的关系式。最终确定充填材料配比参数为砂浆浓度78%、砂灰比为2、砂石比为4:6。该配合比混凝土充填体28d单轴抗压强度可达到14MPa,7d单轴抗压强度可达到8MPa,满足采矿工艺对充填体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粒度分析、电镜分析等资料,确定了孤岛油田中二中区28-8井区馆陶组上段第四砂层组为曲流河沉积,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河道、河道边缘、泛滥平原和废弃河道四种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河道充填、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河漫洼地、泛滥平原等7种微相。根据砂层划分结果,对该区4个小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为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及油田动态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青山剖面研究资料为基础,探讨“青山层”的成因与时代。结果表明,“青山层”中砂土层粒度组成与青山组中砂土层相同,粘土层粒度特征与现代长江边滩粘土层基本相同,青山组中粉砂土粒度特征与现代长江边滩粉砂土基本相同;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多峰形态,累积曲线呈三段式,应是不同水动力环境下的河流边滩沉积。砂粒电镜扫描显示“青山层”与青...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充填技术在地下矿山的普遍应用,充填工艺及设备的选取对充填效果影响尤为显著。目前,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技术存在着充填体泌水少、接顶率高等特点,广泛受到矿山的青睐。以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吴集铁矿(南段)为例,通过对其充填站生产工艺流程及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对充填系统进行技术改造试验,指出气水结合方式是解决卧式砂仓流动性的有效途径。结合试验情况并根据尾砂物理性能、砂仓几何参数等,对充填站的造浆系统进行改造,将砂仓沿长度方向划分为造浆区、搬运区、堆砂区3个区。改造后的砂仓不仅解决了堵管问题,使得放出的砂浆浓度较稳定,而且消除了大量尾砂堆积在砂仓内的问题,提高了砂仓循环使用率,保证了充填体的质量,降低了充填成本;改造后的砂仓具有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通过对卧式砂仓的造浆改造、使用,采用气水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大产能连续充填。  相似文献   

19.
为在我国西北矿区实现充填材料的本地化,考察了当地广泛存在的风积沙作为充填骨料对充填体性能的影响。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风积沙掺量的增加,充填体强度和结实率变化不明显,充填材料成本逐渐降低;随着辅料掺量的增加,充填体的7 d强度变化不明显,28 d强度和结实率均逐渐提高,充填体密度逐渐降低,充填辅料可以为充填材料提供碱性环境、减少泌水和充填体干缩,从而保证充填体的接顶率;随着料浆浓度的提高,料浆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均逐渐提高。工业试验显示,在w(水泥)∶w(辅料)∶w(粉煤灰)∶w(风积沙)=1∶1.6∶10∶12,料浆浓度为70%时,充填体工作面14 d内平均强度迅速增长至4.35 MPa,充填体的长期强度稳定在5 MPa以上,近水平煤层条件下充填率达到98.5%,强度发展和后期强度的稳定性都能满足支撑上覆岩层的压力的需要。钙矾石在充填体中呈针状、柱状结晶结构相互交错,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可以促进充填体早期强度迅速提高;大量水化产物在粉煤灰颗粒表面堆积包裹,连同其他絮凝状胶凝将风积沙颗粒等胶结包裹成整体、致密的网络结构,可以使充填体强度保持长期稳定。试验结果对解决充填材料需求与供应不均衡、采煤效益与充填成本不均衡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赋存于构造应力及河床等复杂环境下的某萤石矿矿体能被安全回采,依据矿山设计总体框架,研究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手段,分别分析了干式充填和灰砂比1∶4胶结充填采矿作业对空区顶板覆岩移动破坏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灰砂比1∶4胶结充填采矿工艺能有效控制空区顶板覆岩移动破坏;干式充填采矿在空区顶板覆岩产出的下沉变形值、主应力差值及塑性破坏区等破坏特征值明显偏大,且采空区顶板覆岩遭受多次剪切破坏,裂隙带与河床贯通,不能保证矿山的安全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