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方针指引下,为了迅速地、远距离地测定粮堆(或烘干道)的相对湿度①,更好地保管好粮食,我们研制了电阻式氯化锂湿度计。 测定粮堆湿度,对保管好粮食有重要意义。因为粮食霉坏变质与霉菌繁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霉菌的繁殖又与外界环境的湿度有关。有的资料②说明:外界相对湿度在  相似文献   

2.
综合储粮技术在处理粮堆发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粮食储藏过程中发热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并总结区域各中储粮存储点在粮食保管中的经验,提出粮堆发热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粮堆密闭后投入磷化铝片剂进行低剂量保管,在测定密闭粮堆内的气体成分过程中,用双孔橡皮塞将PH3气体回收到粮堆内,使粮堆内更好地保持PH3浓度的含量,延长其有效期,起到杀虫杀菌的作用,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3.3储粮水分检查粮食的含水量是衡量储粮安危的首要指标。粮食的含水量是经常变化的,它与空气温湿度、粮温与仓温、仓房地坪的干燥或潮湿、粮堆内部水汽扩散以及粮堆结露等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定期化验粮食水分,是作为储粮存放、安全保管和处理的依据。3.3.1平均水分:是指一个批号的粮食或一个粮堆中若干个样品测定水分的平均值。粮食在出入库以前和烘晒降水处理以后,均要取样测粮食的平均水分。在正常储存的粮食(即安全水分的粮食),按规定每个季度至少要测定一次粮食水分。测定粮食的平均水分,取样要点多面广,具有代表性。同批、…  相似文献   

5.
在空调控温的基础上,开展粮仓内循环均衡粮堆温湿度的储粮技术研究,将空调冷气循环到粮堆内部,并使粮堆的温湿度得到均衡,试验表明:运用内循环均衡系统的仓房粮情稳定,粮食失水少(比对照仓少丢失水分0.5%),尤其适合高温高湿地区粮库的粮食度夏保管,为储备粮的安全度夏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粮食种子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以粮粒为主体组成的粮堆,则是由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所构成的生态体系,因此,粮堆中的粮粒在贮藏期间的变化是复杂的。所以,在粮食贮藏过程中,为粮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关于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水分及其相互关系是整个储粮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缺氧的基本原理: 粮食、微生物都是活的有机体,在生长、保管过程中进行着旺盛的生理代谢活动。这种生理活动,会引起粮食发热、霉变,造成粮食质与量的损失。影响粮食、微生物生理活动和代谢的主要条件是:水份、温度和气体成份,所以在保管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些条件,便能达到安全储存的目的。缺氧保管主要是粮食在密封的条件下利用粮食、微生物呼吸的作用改变粮堆内的气体成份,使粮食处于缺氧状态,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降低粮食的生理活动,达到制热、防  相似文献   

8.
绿色保质保鲜储粮是采用生态控制手段,应用粮食储藏理论,避免化学药剂污染,保持粮食品质新鲜,延缓陈化。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防治方法。温度和湿度是粮堆储藏安全的两个主要生态因子,准确检测粮堆各部位温度、湿度.实时监控储粮期间仓房内外各项数据,控制粮仓设备运行,才能实现“绿色储粮”、“生态储粮”。  相似文献   

9.
粮面疏松机是专门为散装粮,疏松粮面上层[1~1.5市尺深处)而特别设计的一种粮仓机械,使用它能保持粮面上层的孔隙度,加速粮堆气体的正常交换、缩小粮食在储藏期间仓温和粮温变化,能有效地防止粮堆结露、霉变等事故,尤其对冬春两季粮食的安全保管,起着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大平房仓隔热密闭无药保粮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的有利时机,对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进行机械通风,将粮食降到较低温度,然后对粮堆进行密闭,隔热防虫,进行隔热密闭无药保粮试验.试验在隔热和防虫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只要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粮堆的低温状态,防止外部害虫感染,就能够实现粮食的无药保管.  相似文献   

11.
我库 3- 2仓稻谷于 2 0 0 0年 11月 2 0日 - 12月18日期间进行通风降温处理 ,跟踪记录了通风的全过程 ,准确测定外界空气的温、湿度、粮温及稻谷水分的变化 ,为高大平房仓储粮机械通风降温提供了一些实践性依据。1 机械通风降温的原理由于粮堆温湿度与外界冷空气温湿度的差异 ,造成了温度和水分在粮食与空气间宏观上的定向转移。温差的存在 ,使粮食的热量通过传导、对流方式向粮堆空隙中的空气转移 ,我们将外界较为干燥而低温的空气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送入粮堆 ,改变粮堆原有的动态平衡 ,使整个粮堆的温度逐渐下降到低温状态。2 仓房储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夏季机械通风,可有效解决高水分粮食的入仓保管问题;利用有利天气进行机械通风降水、可同时降温,实现有效的低温储粮,恶化了虫霉生存条件,抑制虫霉的繁殖,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对保持储粮品质是十分有益的。入库小麦水分应控制在15%以下,最高不超过15%;地上笼通风网通风途径比选择在1.4左右,该途径比在通风降温和降水之间;入库粮食杂质含量和分布直接影响粮堆的透气性和通风均匀性,尽量降低入库粮食的杂质含量,减小自动分级;在通风过程中如果发现粮堆表层水分增加,有表层结露的趋势时,可以采取人工翻倒或进行不间断连续通风,把粮堆上下"通透",谨防出现粮堆表层结顶。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是国家自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由于粮堆结露使得粮堆局部水分含量升高,易引起粮食呼吸旺盛,微生物活动加剧,甚至引起粮堆发热、霉变,严重危害粮食安全。本研究通过分析空气中饱和水汽量与温湿度的关系曲线,获得露点温度与空气温度、湿度的数学模型t_2=t_1+lg(RH_1)/lg1. 063,并绘制露点温度预测图。通过实验室模拟结露绘制稻谷表层结露曲线,拟定义了稻谷表层结露的前期、中期与末期。此外分析季节交替对粮堆各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影响,进行结露预警。为完善我国的粮情监测系统,指导储粮实践,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四川粮油科技》2001,18(3):28-29
在粮堆生态系统中 ,气体的对流运动称为气流。由于粮堆是一个受仓壁保护、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的生态环境 ,所以粮堆中的气流运动速度较小。它可以向粮堆送入或带出各种气体和能量 ,与粮堆进行着气体交换和能量流动 ,造成粮食储藏的诸多变化。粮堆气流运动不但影响粮食、微生物、储粮害虫的生命活动 ,并且是粮堆传热、水分转移、氧和二氧化碳传输及化学药剂熏蒸时毒气扩散的主要作用机制。在粮食储藏中 ,如何利用粮堆气流运动提高化学熏蒸效果 ,增强储粮稳定性呢 ?现作以下探讨。在粮食储藏中 ,粮堆气流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能使粮堆中的水气…  相似文献   

15.
温差和露点是储粮结露的两个重要因素,根据成品粮大米接卸期间的大气温湿度、仓内温湿度、粮食温度条件以及大米的水分等情况,梳理成品粮大米结露的原因,利用粮堆露点近似值检查表、粮食绝对湿度曲线图和大气绝对湿度曲线图等相关图表,总结出预测粮堆结露的主要方法,并提供可行有效的处理措施,对安全储存成品粮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惰性粉杀虫剂在立筒仓中杀虫应用效果,采用粮堆表层至50cm处拌粮的方法立筒仓内储存小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惰性粉杀虫剂能有效防治粮堆内的害虫发生,并延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密度,对仓内温、湿度、粮食品质基本无影响,可以部分取代目前使用的化学防护剂。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粮堆温度和粮食水分是影响储粮安全的两个重要因子,而粮温和粮食水分最终分别受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当粮食水分一定时,粮温升到某一定值,粮食就会出现霉变前兆。当粮温一定时,水分升高到某一定值,粮食也出现霉变前兆。  相似文献   

18.
以稻谷为研究对象,利用温湿度一体传感器,模拟实际粮仓中容易发生结露区域以开展不同位点的监测,测得从冬季到夏季粮堆不同位点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运用矩阵实验模拟软件(MATLAB)绘制粮堆温度场、湿度场云图,追溯分析了稻谷温湿度场分布及时空变化;基于粮食平衡绝对湿度与露点温度等模型(CAE模型)推算了稻谷粮堆危险点所处的不同状态(平衡态、饱和态、吸附态或解吸态)和探究其变化规律,为减小储粮损耗和实现储粮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粮食平房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粮堆控温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隔热试验,研究在炎热气候下影响系统隔热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粮堆由外界传入热量引起的温升集中在装粮线以下10 cm的表层粮堆,粮堆表层控温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外界突发高温对于表层粮温的影响,最优工况下,表层粮堆温度降低1.67℃。在送风温度、风速和层间高度诸因素中,系统送风温度对粮堆表层温升影响较大,而系统送风风速与层间高度影响较小。工程中可采取低风速、低风温的送风形式,使吨粮单位成本降低至5.6元,同时可减少能源消耗。由特征长度定义的努谢尔特数(Nu=hl/λ)表示了系统换热的强弱,无量纲过余温度Θ位于0.4~1时,Nu随Θ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范围为45~85。Nu受无量纲高度H影响不大,当H位于0.05~0.09之间时,Nu的变化范围仅为82~89。试验期间送风温度22℃,靠近系统上表面的仓内空气湿度与初始值相比下降13%,高于外界湿度5%,粮堆内部未发生结露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基于多孔介质热湿传递原理和粮粒吸湿/解吸湿理论,建立了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热湿耦合传递方程,采用数值预测的方法,研究了吨粮通风量不变、粮堆初始温度与通风空气温度差8℃情况下,粮堆初始平衡湿度与通风空气湿度差分别为-5%、0%和5%时,粮堆内部温度和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究了通风湿度对稻谷横向保水降温通风过程中粮堆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分析了一定初始粮温和水分时通风空气温湿度对降温保水的效果,得到了稻谷横向降温保水通风的最佳湿度。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和完善横向降温保水通风工艺,同时也为横向降温保水通风的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