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联网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利用移动网络进行业务传输的更少。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系统的3G无线视频监控报警项目的实例分析,给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是利用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承载物联网业务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在物联网迅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各种信号的汇聚、接入传输并形成全国性的物联网.物联网涉及海量的数据集合和泛在的网络要求,即要求在空间上无所不在、时间上随时随地.传感网所承载的业务状态多数是近距离通信,而通信网特别是光纤通信网络能承载更高的带宽,适合长距离传输,非常适宜物联网应用的拓展;在物联网感知层的应用中,光纤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相比还具有许多优点.从物联网需求层次出发,探讨了光通信技术在物联网发展中的应用机遇.  相似文献   

3.
5GNR较高的终端成本和功耗一定程度上限制了5G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落地推广,“轻量级”5G技术RedCap在技术性能和部署成本之间寻求平衡,为物联网发展带来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对RedCap的技术能力及应用场景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提出RedCap网络规划部署策略。面向ToC应用,依托5G公网,将现有网络逐步升级支持RedCap,满足个人消费类应用需求,面向ToB应用,公专协同,按需升级或按需部署,支持RedCap和5G相关特性,满足不同行业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应用广泛,形式千变万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根据电信运营商的传输网络优势,积极探索了物联网信息传输的问题,为物联网应用中网络层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利用移动网络进行业务传输的更少。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系统的3G无线视频监控报警项目的实例分析,给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是利用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承载物联网业务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
ITU-T推动物联网总体性标准的制定,对物联网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物联网标准化的需求物联网的范围非常大,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基本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需求;从网络基础设施来看,涵盖了电信网、物联网以及行业信息化网络。在研究物联网标准化问题时,在这样的大范畴下应该怎样入手?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需要考虑清楚物联网的标准化对象。过去的传统网络主要解决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无线传输网与传感网的支持,是多方面信息融合的新趋势。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人们消费的同时也为网络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物联网的应用技术不断的更新与发展,相关研究者将网络的传输与科学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为信息在网络传输中提供了基本的传播介质及有效的传播途径,将信息整合后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供消费者进行快捷有效的选择。未来物联网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不仅是网上购物,物联网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校园建设中,为学生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网络选择环境,添加更加智能的信息处理技术,从而有效的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8.
陈锡钿 《移动信息》2020,(3):00144-00145
物联网技术是智能楼宇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引领世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物联网作为网络的一部分,通过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互动互联、信息传输,在楼宇智能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智能楼宇系统当中物联网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实现进行分析,就物联网如何促进楼宇的功能、服务以及如何给使用者提供便利进行了探讨,给今后智能楼宇系统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奚加荣 《通信世界》2016,(25):52-53
一直以来远距离无线接入网络的物联网终端在成本和功耗方面距离大规模应用需求依然差距较大,而大部分物联网终端接入网络是基于Wi-Fi或者蓝牙等短距离或低功耗技术,应用场景也受限于物联网终端的成本和功耗等,使得电信运营商很难从中获利. NB-IoT系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具备广域传输、海量介入、超低功耗、低成本等特征,NB-IoT技术与应用将进一步加速物联网发展的进程.目前接入运营商网络的物联网终端占比不足6%,电信运营商期望借助于NB-IoT来实现海量物联网终端的接入,驱动蜂窝物联网应用的商业“蓝海”,各界也都对NB-IoT技术与应用充满了热切期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播电视行业为主体,介绍了物联网基本技术发展,分析了几种物联网技术优势,甄选出对广播电视网络有利的物联网技术。介绍了基于物联网应用的电动车充电应用,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其发展和应用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硬件及通信网络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计算机硬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构成并论述了其应用优势,然后对通信网络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和通信网络技术在整体上发挥出了对物联网的推动作用,确保了网络传输水平的稳步提升,创建了全新的通信网络格局,更其更具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廖毅 《电子世界》2013,(22):212-212
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更新发展。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是一个综合技术信息的网络。广播电视事业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实践,不断引进国内外的新技术,不断改善传输设备的性能,致力于发展传输对于广播电视的推进作用。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规模大、复杂性高。我国在广播电视技术方面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解决技术问题的时候注重整体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给正常网络运行提供参考。广播电视传输新技术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提升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水平,强化了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职能。对广播电视传输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经济效益,把复杂的应用技术变得简单容易操作。本文详细阐述了广播电视新技术种类优势和应用范围以及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本文针对温室环境控制中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温室群温湿度的监控系统。系统采用STM32为控制核心,温室环境参数通过ZigBee网络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则通过GSM模块实现对系统的远程控制。本文设计了树型网络,同时利用LabVIEW实现了用户界面。经现场测试,系统的稳定性较高,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社会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使多种新的网络应用成为可能。这些应用的大规模使用给用户“身临其境”、高速交互与精准控制的极致体验,同时也对传输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描述未来网络中的 4 个应用场景出发,通过对比当今和未来网络应用的场景特点、技术实现手段和方法、用户体验、性能指标要求,分析未来网络应用的演进趋势和网络传输指标要求,总结和预测对未来网络的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运营商的宽带业务在深耕流量经营思路下进行业务创新,围绕宽带精细化运营建立了基于应用的带宽保障的商业模式。随着物联网行业技术的发展,各种智慧产业蓬勃发展,基于互联网基础的物联网应用对于高品质网络的需求与日俱增,物联宽带是将应用带宽保障技术应用于物联网应用,实现物联端到端的业务保障。  相似文献   

16.
TD-LTE网络的快速部署和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有力推手,本文分析了TD-LTE网络的技术优势和传送网架构,对物联网的网络结构、物联网业务发展趋势及发展瓶颈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由于TD-LTE网络能够满足物联网业务承载需求,提出了基于TD-LTE技术的移动物联网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逐渐普及,市场环境的实际需求,使得物联网得到了发展。在物联网中,应用移动通信技术,使物联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为此,文章从简述物联网入手,重点探究在物联网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都逐渐趋于成熟化,网络系统的优化、传输运维的简化,以及信息挖掘的灵活性等,是当前网络发展的大趋势,推动着网络设计理念的革新与转化。在此背景下,软件定义网络的产生,实现了当前各行业对新型网络技术的需求,同时也成为网络逐步严谨和发展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就以民航通信网为基点,介绍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特征与优势,并探究其在民航通信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很多行业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与此同时电子科技业应运而生,将电子科技技术应用到气象监测行业,利用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气象监督管理系统,通过卫星和雷达系统来搜集数据资料、保存数据、共享数据、发送数据,实现对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信息搜集及传输准确快速,克服了传统气象监测中设备性能低、传输速度低、延时较大的缺陷,并且通过现代电子科技技术分享气象数据,实现气象网络与相关使用者的连接,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在气象监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牵动了各行各业的神经,包括安防监控领域在内无不受到物联网技术的驱动,向着更高带宽、更高清晰度图像、更快传输速度和更低功耗和更小型化方向发展,安防系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并成为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防行业作为我国物联网领域应用最早的行业之一,物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安防行业向标准化和信息开放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