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焕海 《水泥》2006,(11):18-19
我厂4号窑是按燃无烟煤设计的2300t/d生产线,而之前5号窑是按燃烟煤设计的,尽管5号窑于2001年已进行了燃无烟煤改造,但其原有一台风扫煤磨能力不足,需要不断地从4号煤磨补充部分煤粉,两条线共一个煤均化堆场,无法单独调整配煤比例。投产后第一年两窑煅烧无烟煤总量平均不到9%,第二年到50%。2004年下半年,工厂克服了原煤市场供应紧张、质量差、含硫量高等不利因素,通过摸索与技术攻关,无烟煤用量突破了80%大关,而且熟料产质量均稳步提高,也为全无烟煤煅烧奠定了基础。2005年初在5号窑年度大修期间,4号窑在煅烧70%~80%无烟煤基础上向100%无烟煤过渡。  相似文献   

2.
蒋新彪 《水泥工程》2010,(1):33-34,61
<正>我厂2000t/d生产线(#5窑)是1988年投产的全国第一台窑外分解窑,设计是烧烟煤。2000年#5窑改烧无烟煤,同时#5煤磨改为两级粗粉分离器煤磨,改磨无烟煤。由于无烟煤易磨性较差,煤粉细度又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煤粉制备选用ф2.9m×4.7m风扫烘干磨,煤磨的设计台时产量为16t/h。由于窑的产量提高,为保证窑的连续运转及其系统正常运行,如何提高煤磨的产量已提到日程,在操作上也需要不断优化工艺操作参数,保证煤磨系统的安全运转。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GY水泥(集团)有限公司GY水泥厂有三台φ2.2m×11m开路煤磨供给四台余热锅炉窑、生料磨和矿渣烘干机的热风炉用煤粉。为采用该集团公司下属煤矿生产的无烟煤替代外购的烟煤煅烧水泥熟料,以达到大幅度降低熟料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我厂(?)3 m×88.65 m湿法水泥回转窑(#1窑)原采取一窑一煤磨((?)2.07 m×2.65 m)的工艺配置,且窑一次风和煤磨用风共用1台风机(#2窑也同样),因此难以控制窑和煤磨的用风平衡并影响生产。如煤磨供风不足将影响其产量,进而造成回转窑煤粉供应不足并影响其正常生产。为此,我们对#1煤磨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并获成功,使煤磨系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产量由原来的4 t/h-6 t/h提高到9 t/h-11 t/h。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1 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于2001年11月建成投产,相配套的φ2.4m×(4.5 2)m风扫煤磨系统在投产初期曾发生数次爆炸事故,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安全进行,为此,对煤磨系统进行了改造,使煤粉系统爆炸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7.
0前言永登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两条2500t/d熟料生产线,煤粉制备系统配备两台φ2.8m×(5+3)m风扫煤磨,设计台时为16t/h。分别于2001,2002年底投产,投产后系统运行稳定,台时产量稳定在17.5t/h左右,煤粉水分合格率稳定在  相似文献   

8.
张保玉 《水泥》2004,(3):59-59
1 基本情况介绍 我公司1200t/d生产线,采用山西低挥发分煤,挥发分为13%左右,煤粉控制筛余≤3%,水分≤1%,煤磨为φ2.2m×4.4m风扫煤磨.工艺流程为:煤磨-选粉+收尘-螺旋输送机-煤粉仓-喷射泵-输送管道-窑头煤粉仓.  相似文献   

9.
刘举贞 《水泥》2002,(11):39-40
1原煤粉制备状况我厂回转窑为Φ3m×60m,煤粉制备为Φ1.7m×2.5m风扫式煤磨,原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进厂原煤经原煤仓、圆盘喂料机入磨机,粉磨后的煤粉随气流入粗粉分离器,分离出的粗粉经螺旋输送机回磨继续粉磨,细粉随气流进入细粉分离器。分离出的细粉进入煤粉仓,出细粉分离器的气体一部分做一次风入窑,一部分做煤磨的循环风使用。图1原煤粉制备系统工艺流程1999年投产以来,由于煤粉制备系统的循环风与入窑一次风相关联,产量要提高,磨内风速要加大,风机风量相应也要加大,而风机风量受入窑一次风限制而不能…  相似文献   

10.
风扫式煤磨动态选粉机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新彪 《水泥》2010,(4):45-46
<正>我厂4号2300t/d生产线于2001年建成投产,煤磨为Φ3.2m×(6.5+2)m风扫式煤磨,选粉机为Φ3400mm二级静态粗粉分离器,处理风量:50000m3/h。由于出磨煤粉较粗,粗粉分离器的选粉效率较  相似文献   

11.
华新水泥公司5号窑(5 500 t/d生产线),原配1台Φ3.5 m×7 m风扫煤磨,粉磨烟煤时,控制80μm筛筛余在8%~10%时产量为40~45t/h。而自去年下半年来,由于煤碳紧张,采用本地无烟煤替代部分烟煤,要求煤粉细度控制80μm筛筛余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2.
张伍辉 《中国水泥》2015,(3):99-100
<正>我公司2500 t/d熟料生产线煤粉制备系统采用φ2.8m×(5+3)m风扫煤磨,自2005年10月投产运行以来,窑系统稳定,熟料质量较好,但煤磨产量偏低,煤粉质量波动较大。受其影响,窑的日产量仅能维持在2750t左右。为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公司要求对煤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使窑产量再上一个台阶。为此,在合肥院专家的指导下,公司利用年度大修之际,成功地对φ2.8m×(5+3)m风扫煤磨进行了技术改造,使煤磨和回转窑系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熟料煅烧成本,国内各回转窑水泥厂纷纷采用无烟煤或贫煤代替烟煤。为此,我们开发出了 CMS煤磨选粉机。首批 2台 CMS-30煤磨选粉机在广州石井水泥公司 2台 DTM2500/3900风扫磨系统中应用,并于 2000年上半年投产,取得满意的效果。之后,湖南金磊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金龙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郑州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先后选用 CMS-30和 CMS-15煤磨选粉机分别用在 DTM2500/3900、Φ 2. 4m× 4. 75m和Φ 1. 7m× 2. 5m风扫煤磨系统上。 1结构和分级原理 CMS煤磨选粉机的结构如图 1所示。 图 1 CMS煤磨选粉机结构示意 从…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4 000t/d生产线煤磨为Φ3.4m×(6+3)m,设计产能为32~35t/h。2008年5月份试生产以来煤磨产量一直维持在32t/h左右,高时可达35t/h。但从2010年开始由于选粉机内外磨损严重,经常出现漏煤粉、掉转速现象,只要产量提高至30t/h以上时掉转速现象便会频繁出现,影响生产。2011年经过公司所有技术人员努力,窑产量提高至4 500t/d,煤粉用量也相应增大,明显感觉到煤磨产能已经跟不上窑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某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煤粉制备系统选用了我公司的Φ3.8 m风扫煤磨。投入运行后,煤磨出料端漏灰严重,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更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了工厂的正常生产运行。我们对此进行了整改,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作一介绍。1煤磨漏灰情况该厂煤磨投入生产后,发现磨机出料端的出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的Ф3.8 m×(7+2.5) m风扫煤磨筒体衬板进行节能改造,大大降低了煤磨主电机的电耗以及生产煤粉的吨单耗,大幅度延长了筒体衬板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节约了生产煤粉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八方水泥公司原设计为两条600t/d的Ф3.2m×52m预热器窑水泥生产线,煤粉制备采用两台中2.2m×4.4m风扫式煤磨,设计台产9.0t/h。后来,将两条预热器窑全部改造为预分解窑。如将煤磨更换,原设备只有废弃,新建成本太高。为节约技改投资,故煤磨仍保留利用。技改后,两台窑单机台产平均达到了1500t/d以上,煤磨产量严重不足。只有依靠提高煤质和放细度维持生产。但是,在阴雨和寒冷季节,或原煤水分高时,无法保证煤粉供应,  相似文献   

18.
范英杰  朱建妨  江超 《水泥》2010,(7):35-36
<正>我公司首条5000t/d生产线采用Φ3.8m×(7+2.5)m风扫式煤磨,燃料采用低挥发分混合煤,供应商一般有2~3家,多则7~8家。2009年12月入窑煤粉的低位发热量在22662kJ/kg左右,2010年1月3~10日  相似文献   

19.
贾世峰 《水泥》2004,(11):62-62
我公司煤磨采用Φ2.9m×4.7m风扫磨,生产能力16t/h,磨尾采用二级收尘。通过改变螺旋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及气动阀的开闭来控制煤粉成品的流向,当进窑头煤粉仓时,气动阀打开,进分解炉煤粉仓时气动阀关闭,见图1。图1改造前此流程在设计上是合理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却遇到了麻烦。我公  相似文献   

20.
我厂磨煤有2台Φ2.2m×3.8m的风扫磨,设计生产能力为6~7t/h,实际台产7t/h左右。2台回转窑的喂煤量分别约为4.2t/h。虽然煤磨的生产能力能满足窑上的用煤需要,但因台产低电耗高而影响生产成本。厂里组织技术人员对煤磨系统进行攻关,找出影响煤磨台产的原因,改造后,提高了煤磨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