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光纤分离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基于全光纤的分离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首先介绍了四态分离调制方案及基于该方案的实验原理图;然后对关键器件时域脉冲平衡零拍探测器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性能测试结果;最后阐述了光脉冲信号的数据结构、编码规则和裸码的获取. 相似文献
2.
3.
针对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端端密钥协商路径选择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Dijkstra算法的端端密钥协商最优路径选择算法。首先,基于有效路径策略,剔除网络中的失效链路;然后,基于最短路径策略,通过改进Dijkstra算法,得到密钥消耗最少的多条最短路径;最后,基于最优路径策略,从多条最短路径中选择一条网络服务效率最高的最优路径。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很好地解决了最优路径不唯一、最优路径非最短、最优路径非最优等问题,可以降低QKD网络端端密钥协商时密钥消耗量,提高网络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4.
5.
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能够产生不可预测的真随机数,可以解决随机数安全问题。在F-M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光子到达时间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实现方案,设计一种基于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该系统相比于F-M系统具有更高的随机数安全性,能够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中测控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7.
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TF-QKD)的提出,突破性地将密钥速率改善为与信道透过率的平方根相关,可以在没有量子中继器的情况下克服密钥速率容量界。在传统的TF-QKD协议中,需要相干光源所添加的随机相位是连续的。然而在现实条件中,这样的假设经常无法满足,由此会降低协议的实际安全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测试模式和编码模式下具有随机相位离散化特征的TF-QKD协议,并使用了离散随机相位情况下的诱骗态方法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只需要少量的离散相位,随机相位离散化TF-QKD协议的密钥速率也可以超过密钥速率容量界,从而为TF-QKD协议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3)
针对量子密钥分发QKD(Quantum Key Distribution)网络组密钥协商中的组密钥服务节点选址问题,根据组密钥服务节点数量确定和不确定两种不同情况,构建了常规的p-median选址模型和改进的p-median选址模型,并就每种选址模型分别设计了枚举法和贪婪算法两种选址算法。通过仿真模拟实验比较了两种算法的性能,并结合两种算法的不同性能特点阐述了各自的应用场景。结果表明,该算法步骤清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何业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8,54(10):26-30
针对目前免疫集体噪声的量子密钥协商协议的量子比特效率偏低问题,基于逻辑Bell态提出了两个新的量子密钥协商协议,它们分别免疫集体退相位噪声和集体旋转噪声。两个协议利用幺正变换和延迟测量技术,确保了协议双方能公平地建立一个共享密钥。安全性分析证明了这两个协议能抵抗参与者攻击和相关外部攻击。与已有免疫集体噪声的量子密钥协商协议比较,发现新协议有较高的量子比特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王政;王锦涛;李霞;叶天语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25,(6):1534-1547
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圆上双向量子游走的多方认证量子密钥协商协议,使得N个用户经过相互身份认证后在一个半忠诚第三方的协助下能平等地协商出最终的共享密钥.在该协议中,用户利用双向演化算子对初始量子游走态进行加密并通过诱骗粒子对其他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然后其他用户利用全局移动算子对收到的量子态编码自己的私钥.理论上的输出正确性分析和IBM Qiskit量子云平台上进行的量子线路仿真都证实了该协议的输出正确性.该协议仅采用两粒子乘积态而非量子纠缠态作为初始量子资源,且仅需要酉操作和单粒子测量.该协议被证实具备信息论安全性,能抵抗Eve发起的外在攻击,且能抵抗N-1个不忠诚用户发起的共谋攻击. 相似文献
19.
朱同辉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23,(20):121-122+159
量子计算和并行算法的逐步成熟给传统加密通信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威胁,针对政府机构、重点企事业和金融行业等客户在使用云视频会议时的高安全需求,该文研究跨域加密会议场景下密钥分发实现方法,提出基于量子网络的分布式密码系统与云视频会议系统融合的方案,实现多类型视频会议终端与支持量子密钥的安全介质的对接及音视频数据加密,保证视频会议终端的安全登录、数据安全传输、存储和使用,杜绝音视频数据生命周期过程中被监听和篡改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与二维量子密钥分发相比,高维量子密钥分发(High-Dimensional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HD-QKD)能够提供更高的密钥率并且可以容忍更多的噪声。然而,在量子通信中,对高维量子系统的操作限制了其实用性。文章基于时间仓复用提出了一种HD-QKD协议。首先,使用高维编码的单光子在通信双方的多对二维量子存储器(Quantum Memory,QM)之间创建可预报的并行纠缠;然后,通过对多对QM进行贝尔态测量,两个通信方可以检测窃听并获取密钥,无需额外的测量来检验安全性,这使得HD-QKD协议在成本和效率上都具有优势。此外,文章获得了实现最优密钥容量的条件,并讨论了HD-QKD协议的两个重要的密码学应用,即确定性安全的量子通信和量子保密查询。与现有方法相比,两者在效率上都有显著提高。综上所述,时间仓复用方法在解决密码学问题中具有强大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