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为了分割照度不均匀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模糊熵和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阈值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大模糊熵准则确定模糊区间的范围,寻找模糊参数的最优组合,确定区分目标和背景的最佳阈值,实现图像分割.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其进行了图像分割实验,并与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自动、有效地选取阈值,分割效果优于遗传算法,并能保留原始图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图像分割中的交叉熵和模糊散度算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将交叉熵和模糊散度应用于图像分割中,提出了中最优灰度值选取算法,其一是基于均匀分布假设的最小交叉熵算法,其二是利用后难概率的最大类间交叉熵算法,其三是类间最大模糊散度的改进算法,其四是最小模糊散度算法,针对图像阈什化分割的要求,在后两种算法中构造一种新的模糊录改度函数,本文采用均匀测试和开头测试比较各算法的性能,利用多种类型测试 是到的分割结果,显示了所筛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分解的二维指数交叉熵图像阈值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用对数定义的Shannon熵是测度信息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但存在无定义值和零值的问题,且现有的二维Shannon交叉熵法其运行速度仍有提升空间。为此,提出了一维和二维指数交叉熵阈值分割算法。首先给出了指数交叉熵的定义,并导出了一维指数交叉熵阈值选取方法;然后将其推广提出了基于分解的二维指数交叉熵阈值分割算法。通过分别求原像素灰度级图像和邻域平均灰度级图像的一维指数交叉熵最佳阈值,并将其组合求解二维指数交叉熵最佳阈值,从而将二维运算转换到两个一维空间上,大大缩小了搜索空间,使计算复杂度由O(L4)降为O(L)。实验结果表明,与最近提出的二维Shannon交叉熵法及二维Tsallis交叉熵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得到更为优越的分割效果,且运行时间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8.
9.
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熵相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结合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熵的分割算法.传统模糊熵分割算法的隶属度函数只利用了图像灰度值的统计信息,因此算法容易受噪声或光照不均的影响.在隶属度函数的计算中,引入灰色关联度来表示像素的空间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像素属于目标或背景的影响.由理想目标或背景点组成参考序列,待处理像素及其邻域组成比较序列,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修正隶属度函数.对实际图像的测试实验表明,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最大模糊熵分割算法比传统模糊熵分割算法具有更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和更准确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本质粒子群(BBPSO)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过早收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异(WM)BBPSO(WMBBPSO)和模糊熵的图像分割算法,利用WMBBPSO搜索使图像模糊熵最大的参数值,得到模糊参数的最优组合,进而确定图像的分割阈值。通过与其它两种BBPSO算法的分割结果比较表明,该算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分割结果,算法运算时间较小,能够满足对煤尘浓度实时精确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图像阈值分割是提取目标区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大多数方法都依赖于直方图,从统计角度逐个考察灰度以选择合适阈值.但是仅靠获得的一幅分割图像不能进行比较,自然不能认为就是满意的分割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一种选择水平因子和带宽的方法,定义了一个新的隶属函数以选择分割阈值.水平因子不同时能得到不同的分割结果,根据不同目的在这些结果中可以选择合适的分割图像.最后采用几幅不同的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并且对于模糊图像,算法也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鉴于传统的基于模糊熵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对于光照不均匀图像的分割结果很不理想,该文提出了基于Sugeno补的广义模糊熵图像阈值分割方法。首先按照Sugeno补函数不动点的变化,对一幅图像产生9个阈值,然后利用图像分割质量评价指标对这9个阈值进行评价,最后选择使得评价指标最大的阈值作为最优的阈值。与传统的模糊熵阈值分割方法相比,新方法增加了选择更好的分割结果的机会,对于光照不均匀的图像能够获得比传统模糊熵方法更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汽车外形识别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将模糊数学理论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一个自适应的模糊识别与神经网络协作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专家经验的情况下,自动建立模糊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识别规则的问题。该系统实现了从汽车图象的获取、车型的识别、确定收费标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从而解决了自动交通管理中有关自动识别车型难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阈值分割方法具有运萍速度快,易于实现等优点,在红外图像分割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阈值分割算法的三种经典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在Marlab平台上进行了对三种算法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