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浮选最早于1911年在美国蒙大拿州获得应用之后80年的回顾、塔加尔特的1927年和1945年出版的《选矿手册》和美国采矿工程师协会1984年出版的《选矿手册》的数据、最近的生产厂家产品目录及20世纪80到90年代的其它资料表明,随着浮选法的广泛应用,浮选机的规格日益增大。最早的机械浮选机容积不到1m^3(35立方英尺),现在最大的浮选机容积巳到200m^3(7000立方英尺)。浮选机大型化需满足三个要求:1)证实大容积浮选机取代小容积浮选机的优点;2)通过相关公式计算所需功率、叶轮直径和叶轮转速等参数;3)考虑大浮选机配置时台数的减少对过程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列出7个表说明了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油污水除油专用浮选机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建民 《有色金属》1998,50(3):51-54
本文分析采油污水除油浮选的特点,讨论Wemco类型的浮选机里气泡细化的主要原因。讨论中把液流速度分为径向分量和圆周向分量分别进行分析。提出降低其叶轮叶片外缘线速度的观点。在这些分析以及过去研究选别矿石用的浮选机的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一套采油污水除油专用浮选机。它有四个有效容积为4.1m3的浮选槽,吸气量较高,可达1.4m3/m2·min,这时实际电耗为30kW。该浮选机气泡分散较好,槽内布气均匀、液面稳定,除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充气速率和叶轮线速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2L浮选机实验室试验,研究发现增大充气速率和叶轮速度将显著提高精煤产率和浮选速度,但是充气速率的提高会降低浮选效率,而叶轮速度对浮选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二参数对浮选速度存在交互效应的影响。对于这种新型叶轮,适宜的充气速率为0.8m3/m2·min,适宜的叶轮速度为10.47m/s(在实验室试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BF—1.2m^3浮选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F—1.2m~3浮选机是新近研制成功的自吸式机械搅拌浮选机。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机的设计特点和工业试验情况,它采用独特的闭式叶轮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并且具有效率高、节能显著、综合经济指标好等优点。由于它的优越性将使我国自吸式浮选机又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大型浮选机的研制和按比例放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浮选机的发展历史。叙述了大容积浮选机的优缺点,较详细地论述了浮选机的动力学按比例放大、工业型浮选机的功率数以及容积浮选机在工业上应用的局限性。作者研制了新型设计的浮选机,使每台浮选机的给矿直接给到叶轮/分散器区中,解决了矿浆充分混合和短路问题,使大容积浮选机应用有受一排浮选机至少要有12台的限制,使大容积浮选机能够用于处理能力较小的选矿厂,增强大容积浮选机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述粗粒浮选机(处理-0.4mm粒级矿物)叶轮形式的确定,运用正交试验找出合理的叶轮结构参数.实验室清水试验和工业试验证明,粗粒浮选机叶轮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SF—8m^3自吸式机械搅拌浮选机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选矿厂CHF-X14m~3充气式浮选机存在的问题,将CHF-X14m~3充气式浮选机改为SF-8m~3自吸式机械搅拌浮选机,作为铜浮选各作业的吸入槽,结果证明延长了浮选时间,有用金属矿物回收率提高了3.75%,年增加收入135.232万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浮选的工艺结果,指出其效果来自于小容积(12m3以下)浮选机改造为大容积(30-100m3)浮选机。并比较了1m3和30m3容积浮选取得的结果,以说明扩大规模的意义。还比较了1m3到100m3容积浮选机获得的动力指标。最后对大容积浮选机在煤炭浮选当中应用的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3m~3浮选机是我国首次研制的新型浮选设备。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叶轮独特,现场使用表明,该机机械性能优良,选别适应性强,选别指标好。  相似文献   

10.
SF型和JJF型浮选机配置方式的改进黄沙坪铅锌矿选矿厂新老系统锌硫混选作业1993年开始采用JJF-8m3和SF-8m3浮选机取代传统的XJF-2.8m3型浮选机。按照浮选机生产厂家推荐的该机型配置方式,受设备、场地、原矿性质等的影响,投产以后,流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浮选机槽体、叶轮、充气方式、搅拌型式的研究,综合国内外各种机型的优点与先进技术,研制成功国内最大容积的煤用浮选机。  相似文献   

12.
XJM型浮选机叶轮磨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 《选煤技术》1996,(4):18-20
本文对XJM(包括XJM—S型)浮选机叶轮工作环境、磨损过程及磨损发生部位进行了分析。运用磨损理论及流体力学原理对磨损而失效的叶轮的表观进行了解释,从机械设计和实际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叶轮寿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昆阳3井施工技术中国煤田地质总局129队张世富昆阳3井为叶县豫昆精制盐厂采卤井,预计井深1620m,实际终孔深度1623.69m,终孔斜度3°307;技术套管直径7in(1in=25.4mm,下同),要求入井深度1564.70~1565.50m,实际...  相似文献   

14.
巨型煤仓的基础设计煤炭部西安设计研究院蒲维民一、基础以上荷载特点我院为大同云岗选煤厂设计的原煤贮存仓内径为40m,贮煤平均高35m,工艺容量为3万t原煤,实际容积为4.4万m ̄3,若按1t/m ̄3计算,可达4.4万.是工艺要求的1.5倍。传至筒壁上的...  相似文献   

15.
陈强  张福亚  史帅星 《中国矿业》2023,(S1):182-188
浮选机运转工况复杂,转速、气量以及给矿量均在实时变化,这些变化会对内部流场产生影响,并会造成浮选机叶轮的受力变化,进而影响浮选机运转部件的可靠性。为此,建立了能够模拟现场不同工况条件的流-固耦合实验平台,采用了嵌入式微型压力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对浮选机叶轮叶片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实时检测,以压力变化检测为手段,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了充气量波动条件下的叶轮叶片压力的变化规律,该研究对优化设计浮选机叶轮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吸式浮选机的叶轮结构参数与其性能参数的关系复杂。采用CFD模拟及试验的方法,以JJF浮选机的星型径向叶轮为基础模型,分析了叶轮叶片数量对自吸式浮选机内部流场特征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数量不影响流场的循环结构,都能形成适宜矿物悬浮及运输矿化泡沫的流场环境;叶片数量为4, 6, 8, 10时,随叶片数量增加,循环筒和竖筒内液相的轴向流速、湍动能、压力差及浮选机的循环量和功耗逐渐增大;当叶片数量增加至12时,由于叶片之间的间距过小,排液量下降,液相的轴向流速、湍动能、压力差及浮选机循环量开始减小,但功耗继续增大;在样本范围内,叶轮的叶片数量为10时,浮选机的循环量最大;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不同叶片数量叶轮的性能参数模拟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7.
煤矿通风院校使用教材[1]内,关于风窗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w=QSQ+0.76SPW,m2(1)式中SW———风窗面积,m2;S———安设风窗巷道断面积,m2;Q———通过风窗的风量,m3/s;PW———风窗的通风阻力,Pa。因为PW=RwQ2式中:...  相似文献   

18.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文熙  耿运贵 《煤炭学报》1999,24(5):481-484
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研制出高性能喷射混凝土: (1) 研制高活性细掺料, 提高胶凝材料的强度和粘聚性; (2) 确定粗细骨料最佳配比, 提高骨料强度; (3) 提高胶凝材料与骨料界面的强度; (4) 降低用水量, 并实施养护. 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 回弹率降到10 % 以下, 粉尘降到20 mg/m3 以下, 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35-6 MPa , 巷道总成本降低20 % .  相似文献   

19.
倪德忠 《矿山机械》2000,28(5):81-82
在“浮选生产中,浮选机容槽中矿浆的液面高度与浮选产品的回收率以及品位有着重要关系。矿浆液面高度则主要取决于设置在浮选机组末槽尾壁板上部的大控排闸和下部的小控排闸对废尾液外排的开度。因此,浮选机尾液控排问应该具备高可靠性,所以,浮选机有的尾液控排闸有必要加以改进。 1大控排闸 大控排闸是主要控排问,浮选机组容槽的液面高度,几乎完全依靠该闸来调控。 1.1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控排问(如图1)性能不佳,其主要原因为: (1)闸板密封性差。闸板2与升降杆1呈刚性连接,这种结构要求闸板2的平面平行于闸板的升降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常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进行改造,将其搅拌系统设计为2个转子(离心叶轮和搅拌叶轮)配1个定子的结构模式,开发了双叶轮浮选机.为了考察搅拌叶轮直径对双叶轮浮选机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直径为32、34和36 m m的搅拌叶轮,考察了直径对充气性能、悬浮性能和分选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浮选机的充气、悬浮和分选性能,与搅拌叶轮的结构特征和浮选机的转速有关.随着转速的增加,充气量越来越大,固体颗粒悬浮质量分数越来越小,而分选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在实验室现有搅拌叶轮尺寸条件下,叶轮直径为36 mm时,充气、悬浮和分选效果都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