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2例健康者和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尿MAlb及β2-MG定量测定。有助于全面评估DM的肾脏损害,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广泛开展对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定期做微量白蛋白尿测定,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妊娠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肥胖患者进行普查,做到早期诊断。对DN早期患者限制蛋白质摄入、降压、降糖、降脂,延缓DN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尿微量蛋白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微量白蛋白(A1b)、-微球蛋白(-MG),终点法测定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法测定尿肌酐。结果单项及双项检测尿Alb,-MG或NAG这三项指标阳性率偏低,将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1%,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联合检测尿Alb、-MG及NAG是诊断2型糖尿病人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吖啶橙(AO)与人血白蛋白(HSA)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在pH7.87~8.10范围内,加入HSA导致AO共振瑞利散射剧烈增强,在λem=λex=525 nm处,存在RRS增强峰,其散射光强度增加值与蛋白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RRS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 mg/L,检出限8.1μg/L。对共振瑞利散射法(RRS)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方法进行临床评估,旨在为尿微量白蛋白测定选择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和易推广的方法。95例糖尿病患者及50名对照均留取8 h尿样本,用RRS和RIA法测定,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RRS和RIA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方法均具有高精密度、高准确性,两种方法的结果明显相关。与RIA法比较,RRS法简便、快速,没有放射性污染,且仪器、试剂易得,比较适合临床常规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足之间的关系,探讨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足)45例及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45例,对上述共90例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同日行尿常规及尿白蛋白/肌酐检查,判断有无视网膜病变及肾脏损害。结果非糖尿病足组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67%(3/45),而糖尿病足组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9.9%(36/45),两组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糖尿病足组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 )者占2.22%(1/45),尿白蛋白/肌酐阳性率为6.67%(3/45),两者之和为8.89%;而糖尿病足组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 ~ )者占20%(9/45),尿白蛋白/肌酐阳性率为46.7%(21/45),两者之和为66.7%(30/45)。两组尿蛋白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有相关一致性。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查病人的眼底、尿常规或尿白蛋白/肌酐,针对结果异常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来早期发现糖尿病足并防止其迅速发展,以此降低糖尿病病人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判断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的评价,为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尿蛋白组(DM1: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M2:29例)和临床蛋白尿组(DM3:25例),另选择健康者23名作为对照组(NC)。所有受试者进行肾动态显像评价,比较各组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功能曲线峰时(Tp)、20s残留率(C20)。结果 DM1组GFR较NC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DM3组GFR较NC组明显降低(P<0.01);DM2组和DM3组Tp和C20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可早期了解糖尿病患者肾脏受损程度,判断肾功能受损情况,为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对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24~66U/d,2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均抽静脉血测定ACR、FPG、2hPG、TC、TG、C肽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CR、FPG、2hPG、TC、TG、C肽和尿微量白蛋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这7个指标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RT-PCR方法测定高糖刺激的系膜细胞内及2型糖尿病小鼠肾小球内TGF-β1mRNA的转录水平;ELISA方法检测DN患者尿TGF-β1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高糖刺激的系膜细胞内与肥胖db/db小鼠肾小球内TGF-β1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糖尿病各组患者尿TGF-β1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UAER增加呈递增趋势,两者呈正相关。结论TGF-β1与早期DN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何庚山 《化工之友》2007,26(24):27-27
早期糖尿病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9例,对照组(B)组28例,在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治疗方法相同的情况下,A组给予为期6周的厄贝沙坦治疗,B组无此治疗。结果两组比较,A组患者尿总蛋白和尿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结论厄贝沙坦有明显降低患者蛋白尿、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54例早期DN患者分为3组,给予贝那普利、替米沙坦及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各组检测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结果3组治疗后UAlb、FBG、BUN和SCR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高于单一治疗(P<0.01)。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DN可有效减少UAlb,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西地区患者,血清adiponectin水平,糖尿病肾病(DN)组较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升高;白蛋白尿组血清adiponectin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早期DN组显著升高。Adiponectin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与腰臀比呈负相关。DN大量白蛋白尿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2.
二氢杨梅素的降血糖及保护肾脏损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半乳糖为诱导剂,采用剂量递增全程腹腔注射法建立糖耐量异常动物模型。以二氢杨梅素为受试物,实验8周后,测定各实验组大鼠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以及肾脏乳酸脱氢酶比活。与模型组相比,二氢杨梅素能显著降低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水平(P<0.05),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比活均明显降低(P<0.05),而尿素氮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尿微量白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可作为检测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可明显改善大鼠糖耐量异常状态,对肾脏早期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卒中可诱发或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后者有可能加重脑卒中或直接促使病人死亡,糖尿病本身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如合并脑卒中就更易诱发肾功能不全。故发现早期肾损伤,及时进行治疗更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对15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病人常规查尿蛋白阴性、血尿素、肌酐正常情况下,我们检测了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血清胱抑素C(CYSC),观察这些指标对诊断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性以及这些指标与病情、病程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糖尿病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其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UAER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UN、Scr未增高,经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康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肾康治疗两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同时肾病组加用肾康注射液100mL/d,共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率、尿素氮、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尿素氮,肌酐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肾康治疗组尿白蛋白排率、纤维蛋白原、血脂及C反应蛋白均有降低(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肾康注射液有较好的降低尿白蛋白排率,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伟 《化工之友》2008,27(2):37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组前后血液流变学、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平均动脉血压(MAP)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清C肽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液粘度明显改善(P<0.05),尿UAER,血B2-MG,MAP等明显降低(P<0.01),而FBG、2hBG、TC、INS、C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葛根素具有降低血粘滞度,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患者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以及随机选取非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分别评估患者的情绪状况,并测定患者的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的充分性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肾病血透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搪尿病肾病营齐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营养良好者(P<0.01).血清白蛋白、标准化氮出现率相当蛋白,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的蛋白质摄入量、尿素清除指数和肌酐清除率等指标与糖尿病肾病血透组患者焦虑评分(P<0.05)及抑郁评分(P<0.05)呈明显负相关.而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的热量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高,可能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焦虑、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应激因素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通过降糖降压来治疗糖尿病对病人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分析6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UAE情况及经短期住院治疗后血糖的改变对UAE的影响。结果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均明显降低。结论短期高血糖可能通过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压使UAE增加,对初发2型糖尿病人通过降低血糖减低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压,可以明显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为防治慢性心衰早期肾损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他汀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TG、TC、LDL-C、Scr、Bun、MAU、hsCRP值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比较,TG、Scr、Bun值均无显著性差异;他汀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他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C、LDL-C、MAU、hsCRP值均显著降低(P0.05);MAU、hsCRP相关性分析呈显著负相关(r=-0.58,P=0.04)。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早期肾损害有保护作用,他汀类抗炎作用是其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给予氟伐他汀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浓度;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肾皮质CT-GF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内CTGF和FN的表达。结果氟伐他汀治疗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肾脏肥大指数(KHI)、肾皮质中CTGF的mRNA及蛋白表达、肾小球内CTGF和FN的表达较糖尿病组大鼠均明显降低。结论氟伐他汀能降低肾小球内CTGF及FN的表达,减轻肾小球肥大,起到抑制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