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某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4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5例,对照组22例。研究组予以注射用埃索美拉唑40mg/d。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次/d,20mg/次,疗程为4周。探讨了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为92.00%(23/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1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埃索美拉唑对治疗胃溃疡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埃索美拉唑联合胸腺蛋白口服液对消化腺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组加用胸腺蛋白口服液,疗效均4周。结果 2组治疗后总愈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服用埃索美拉唑相比,两者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愈合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埃索美拉唑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5μm C18100A柱(150 mm×4.60 mm,5 micron),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7.4)-硫酸氢四丁基铵溶液(26:69:5),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发现埃索美拉唑钠浓度为0.06mg/mL~0.14mg/mL时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29386c+38.087(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埃索美拉唑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埃索美拉唑的纯度和质量,合成了埃索美拉唑杂质B。以2,3,5-三甲基吡啶为原料,经m-CPBA氧化后,在乙酸酐作用下重排,而后水解得2-羟甲基-3,5-二甲基吡啶,再经氯代得到2-氯甲基-3,5-二甲基吡啶盐酸盐,再与2-巯基-5-甲氧基苯并咪唑经亲核取代合成了5-甲氧基-2-[(3,5-二甲基-2-吡啶基)甲硫基]-1H-苯并咪唑,后经m-CPBA氧化得到埃索美拉唑杂质B。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和1H NMR确证。该合成方法未见文献报道,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反应温和、收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胶囊,对照组口服甲硝唑、洛赛克和阿莫西林胶囊,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Hp根除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建立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中杂质的检查方法,并确定杂质的结构及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杂质的系统适应性、限度检查及方法学验证;采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谱仪(G1315D检测器);色谱柱:Zorbax EXTEND-C18(250mm×4.6mm,5μm);洗脱方式: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柱温:35℃;流速:1.0mL/min;采用核磁共振及质谱进行结构确认。结果:供试品经强制破坏后各杂质峰与主峰均达到有效分离,分离度均符合规定;改变流动相比例、改变柱温、流速、不同色普柱型号及生产厂家,杂质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结论:确证了各杂质的结构,建立了杂质的检查方法及限度,此方法操作简单,耐用性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有关物质检测及控制。  相似文献   

8.
观察云南白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赵晓群  赵军 《广东化工》2014,(17):68-70
建立利用分析仪器确证埃索美拉唑钠化学结构的方法。利用UV、IR、NMR、MS对埃索美拉唑钠进行了结构分析。对埃索美拉唑钠的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DEPT谱、碳氢相关谱(HMQC)、碳氢远程相关谱(HMBC)及质谱(MS)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确证了埃索美拉唑钠的结构为S-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本研究为埃索美拉唑钠的结构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有许多种,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肿瘤等,它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急症。泮托拉唑的作用机理在于它是不可逆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减少胃酸分泌。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药物,但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Hp)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92例经内镜证实的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46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次,共4周,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两种抗生素均为每日2次,共7d。奥美拉唑(46例)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共4周,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每天2次,共7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第1天24h胃内PH,服药后第1天腹痛缓解率,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按治疗方案用药后,埃索美拉唑组第1天平均24h胃内pH高于奥美拉唑组(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埃索美拉唑组第1天腹痛缓解率(63.04%)高于奥美拉唑组(30.43%),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埃索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30%和86.96%(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和95.6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均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本组临床资料显示,在抑制胃酸分泌的速度和强度以及缓解临床症状速度方面,埃索美拉唑优于奥美拉唑,在溃疡愈合率和抗Hp活性方面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104例应用生长抑素(善得定)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应用综合治疗的4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显效48例,显效率46.15%,总有效99例,总有效率95.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38.24±4.26)h,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平均治疗费用(4462.32±102.74)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禁忌证少,应作为首选止血药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云南白药辅助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上消化道出血46例进行分组治疗。结果治疗组加服云南白药后显效,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加用云南白药可以尽快止血,缩短病程,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立止血局部和全身同时给药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立止血0.5 KU经胃管内注入,同时用立止血0.5 KU静推,根据出血情况,每日各1~2次,连用1~3 d。对照组加用止血敏125 mg 10%GS30~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两组止血效果比较,经Ridit分析,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所需止血时间(用中位数表示)分别为1.5 d、3 d。结论立止血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2,3-二甲基-4-氯-N-氧代吡啶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氯化反应、氧化反应五步工序,以16%的总收率完成了吡美拉唑的合成。对小鼠的药理实验表明,其对胃溃疡有较好的愈合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MTD>5g/kg,对小鼠骨髓细胞无明显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曲爱军 《化工之友》2008,27(14):99-99
垂体后叶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已为国内外众多文献报道,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均采用静脉给药。笔者所在医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垂体后叶素腹腔内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满意,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泮托拉唑联合施林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方法:治疗前后对反流、烧灼痛等症状各记录1次。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程度变化情况见表1、2。结论泮托拉唑与施林联合应用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泮托拉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艳 《影像视觉》2016,(1):20-22
目的:评价依卡倍特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糜烂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依卡倍特钠,6周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6周后,观察组反酸、烧心、腹痛等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胃镜食管炎分级低于对照组,胃黏膜病变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依卡倍特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糜烂性胃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食管粘膜分级,提高胃粘膜愈显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指征、方式及手术时机。方法对4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尽早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在进行保守治疗后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治愈25例,良好14例,死亡4例。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有效率为85%。全部手术无胆道或其他脏器损伤。除4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实行胆囊全切术是可行的,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选用对患者最合适的、最有利于患者恢复的手术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