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讨论了国产高活性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在普通高回弹箱泡、模塑聚氨酯泡沫生产中的应用。针对箱式发泡、模塑聚氨酯泡沫生产工艺,研究了高活性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的发泡宽容度,用量变化对发泡情况及其制品性能的影响,与国外产品进行发泡及制品性能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慢回弹聚醚多元醇A,普通软泡聚醚多元醇EP-330N,聚合物多元醇POP3628作为组合料与异氰酸酯进行反应,制备出一种汽车座椅用慢回弹聚氨酯泡沫体。实验结果表明:当硅油为0.6g,催化剂A1为0.3g,催化剂A33为0.35g,催化剂T9为0.5g,发泡剂水为3.5g,开孔剂为3.0g时,慢回弹聚氨酯泡沫体具有较好的泡孔结构,密度和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聚醚多元醇GK-350D在高回弹泡沫、超软泡以及慢回弹泡沫中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该产品对高回弹体系的开孔性能、慢回弹泡沫的手感以及在全水超软泡沫体系中对40%CLD等各项性能的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李昆 《高桥石化》2008,23(1):54
聚氨酯事业部技术开发部研发的高分子量、高活性、低不饱和度聚醚GEP-925在车间试生产成功。至此,事业部已具备了采用双金属催化剂制备CASE、普通软泡和高回弹泡沫用各类聚醚多元醇的技术能力。由于聚氨酯事业部是国内生产聚醚多元醇较早,生产和技术力量较雄厚的聚醚生产厂家之一,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研制和聚醚多元醇研制的单位,产品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相似文献   

5.
以自产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试制成普通块状软泡。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填料用量、密度等对泡沫性熊的影响,并与普通软泡聚醚所制泡沫的性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多元醇、简称POP,是一种改性接枝聚醚多元醇,是一种新型的聚氨酯原料,通常用来制造聚氨酯泡沫,可单独或与其它聚醚混合使用。高活性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是聚合物多元醇中的一种特殊的产品,其技术含量较高,生产难度较大,聚合物多元醇可广泛地应用于制造高回弹,高负载、高硬度的轻质及半硬质聚氨酸泡沫生产中,不信可以提高泡沫制品的物理性能,而且可大大地降低泡沫的成本。聚合物多元醇 GPOP-H30是以高活性聚醚、苯乙烯、丙烯腈、大分子单体、聚合控制剂、引发剂等为主要原料合成的高活性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讨论了生产方法、大单体、ISOP、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对POP质量的影响,得到了较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2月7日,巴斯夫推出全新聚醚多元醇产品,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量,有效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此产品隶属Lupranol品牌,此品牌用于高回弹性软泡和半硬泡聚氨酯泡沫等汽车行业应用组件的生产。这一低VOC级多元醇已被证明可大幅降低挥发性  相似文献   

8.
世界聚醚多元醇的需求继续来自于聚氨酯硬泡、软泡和模塑泡沫产品的生产,以及配方体系,需求继续增长,尤其应用于汽车、器具、垫褥和家具等用途。  相似文献   

9.
高承载软泡用聚合物多元醇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制了用于聚氨酯软泡生产的高承载聚合物多元醇,讨论了对成品质量有影响的各项因素,与通用聚醚发泡结果相比较,产品具有更高的承载性,综合性能也明显提高,完全可以替代通用聚醚直接用于软泡生产。  相似文献   

10.
祝春蕾 《高桥石化》2005,20(1):11-15
讨论了国产高活性聚醚在普通高回弹箱泡、连续发泡、模塑聚氨酯泡沫生产中的应用。针对箱式发泡、生产线连续发泡和模塑聚氨酯泡沫生产工艺,研究了典型生产配方的发泡情况及其制品性能。  相似文献   

11.
高固含量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四氢呋喃二醇为原料,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磺酸盐(HSJ)为亲水扩链剂,以自乳化和外乳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阴离子型高固含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摩尔比(R值)、n(聚酯)∶n(聚醚OH)、DMPA、HSJ和外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乙酸、己内酰胺、十二烷二元酸、己二胺为原料通过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高硬度聚酰胺蜡,并用IR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反应物料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十二烷二元酸、乙酸)∶n(己二胺)=1∶1,n(乙酸)∶n(十二烷二元酸)=8∶2,w(己内酰胺)=50%~60%,聚合温度190~2...  相似文献   

13.
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配套材料,现阶段主要发展方向是更优的高温稳定性和抗高温结焦性能。参照SAE AS5780D性能规范,研发了RIPP 4058高性能型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简称4058 润滑油)。研究过程中紧紧围绕关键技术,从关键原材料的研究入手,先后完成了新型多元醇酯基础油、胺类高温抗氧剂的研究,进而优选配方体系,着重提高高温稳定性和抗高温结焦性能,兼具优良的润滑性能和理化性能。性能试验数据表明,研制的4058润滑油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润滑性能、理化性能和材料相容性,总体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当。建立了过程工艺控制体系,从而确保4058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合稳泡剂泡沫体系(稳泡剂:HXYP+YPA,质量浓度分别为1 800 mg/L和200 mg/L;起泡剂: XN,质量浓度为2 000 mg/L),考察了NaCl与CaCl2混合盐、温度、原油对泡沫性能的影响;运用HAAKE流变仪,表、界面张力仪研究了泡沫体系的流变性、不同矿化度下的泡沫体系的表面张力以及泡沫体系降低原油界面张力的能力;对泡沫体系的长期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运用电镜扫描、并联填砂管研究了泡沫体系的微观结构以及油藏条件下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泡沫体系具有优越的性能,在80℃、矿化度为0-20.3×104 mg/L的泡沫体系稳定,驱油效率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肉豆蔻酸单乙醇胺硫酸酯盐(MMS)的合成方法,考察了MMS含量、溶液温度及硬水度对MMS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S含量大于0.15%时,MMS显示出较强的起泡性与稳泡性;溶液温度升高,有助于提高MMS起泡性能,但稳泡性略有降低;MMS在较强的硬水介质中仍能保持较高的起泡性和稳泡性。并与其他表面活性剂FAS(十二烷基硫酸酯盐)、AES(月桂醇醚硫酸酯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MS起泡性与稳泡性皆优于其他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6.
泡沫流体是一种非牛顿流体,由于密度低、滤失量小、携砂能力强、助排能力强、稳定性好及对储层伤害小等优良特性,能够防止作业液漏失、有效保护油气层,在低压井中可以应用泡沫流体来解除地层或防砂工具的堵塞。解堵所用的泡沫必须具有很高的发泡和稳泡能力,并且具有抗高温、抗油的特性,DY - 1高温发泡剂本身就具有抗高温的特性,室内试验证明它是一种幂律流体,同时也具有高发泡能力、高稳定性以及抗油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聚脲润滑脂中添加了多种润滑脂添加剂,用MS-10型四球摩擦试验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聚脲润滑脂摩擦磨损的感受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试验钢球磨损表面的形貌、元素含量和化学状态,用热重分析仪(TGA)分析了复配聚脲润滑脂的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聚脲润滑脂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其原因归结为润滑脂添加剂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了多种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18.
岩石可钻性表示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50年代,我国石油、矿山、地质等行业广泛使用前苏联史立涅尔提出的压入硬度表示岩石可钻性,而80年代后我国石油行业改用美国罗劳提出的微钻法测定岩石可钻性.后者是否比前者更具优越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文中介绍了岩石可钻性的概念及常用的表示方法,对压入硬度法和微钻法原理、测定方法、结果等进行了对比,并对压入硬度和可钻性级值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压入硬度和可钻性级值在统计意义上并无显著差别,而压入硬度法在测定方法及所获信息等方面要比微钻法更优越.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11-1油田老化油配制的W/O型乳化液,采用静态静电聚结破乳实验,并辅助以离心机强化脱水,针对高频/高压脉冲AC电场下电场强度、频率、电压波形、含水率等因素对老化油乳化液电场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老化油乳化液的反相点位于40%~50%之间,W/O型老化油乳化液破乳脱水的最优电场参数为电压6 kV、频率2 kHz、波形为矩形波;以含水率40%较稳定老化油乳化液为例,其脱水率可达74.074%;改变乳化液含水率,最优电场破乳参数不变。上述研究结果为流花油田老化油处理流程的改造提供设计参考,并可为生产运行参数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使用尿素、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十八胺、石墨、MoS2、CaF2、二甲基硅油为原料制备一种适用于样件表面仿生孔的五聚脲结构的耐高温润滑脂。利用Benson基团贡献法验证了尿素与异氰酸酯的扩链反应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润滑脂的配方和工艺。对五聚脲产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比较了所制备的聚脲润滑脂与市售聚脲润滑脂的滴点和高温下的润滑性能,通过静态实验验证其在仿生孔中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润滑脂配方为:MDI 9.54 g,尿素1.14 g,十八胺10.31g,MoS2 3.5g,石墨3.5 g,CaF2 3.5 g,二甲基硅油88.5 g;最优工艺条件为:扩链,封端反应温度110 ℃,扩链温度35 min,扩链时间10 min,炼制温度210 ℃,炼制时间2 h;优化后聚脲润滑脂的滴点为351℃,300 ℃下样件与C40水泥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714,在静态实验中润滑脂能够正常流出并且形成均匀的润滑膜层,具有优良的高温润滑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够适用于仿生润滑结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