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细菌纤维素的性质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木醋杆菌所产生纤维素中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的含量 ,分别为 95.8%、1 .7%、1 .3% ,并且通过电镜扫描观察了产品的微观结构 ,比较了不同的培养方式对纤维素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细菌纤维素再生前后结构与性质上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比研究了细菌纤维素和再生细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上的差异,揭示了细菌纤维素在氯化锂(LiCl)/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体系下溶解,经水浴凝固再生前后的形貌、大分子结构、晶型及尺寸、物理机械性能、含水保湿性上的变化,为再生细菌纤维素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多种增效因子对木醋杆菌产细菌纤维素结构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分别添加了椰子水、玉米浆、Twerm-80、CMC、烟酸和生物素所得的细菌纤维素膜进行分离纯化,然后进行持水性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在增效物质对细菌纤维素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方面以CMC的影响最大,CMC增强了产物的持水性能、结晶度和热稳定性;椰子水增强了细菌纤维素的持水性能和结晶度,降低了细菌纤维素的热稳定性;玉米浆提高了细菌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了其热稳定性;Twenn-80增强了细菌纤维素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烟酸和生物素对细菌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细菌纤维素的生产原料、改性与表面修饰以及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等方面对有关细菌纤维素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细菌纤维素的纤维素酶解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研究,探讨了酶用量、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细菌纤维素酶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1.6%的酶用量范围内,细菌纤维素的降解程度随酶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0.4%~1.2%的酶用量范围内,细菌纤维素的降解程度随酶解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是在后期增加的程度有所降低;在1~7 d的酶解时间内,细菌纤维素的降解程度随酶解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高;在45~55℃的酶解温度范围内,细菌纤维素的降解程度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较适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6.
细菌纤维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毓  刘艳 《广州化工》2007,35(2):8-9
细菌纤维素是一种新型生物合成原料,它有许多优于植物纤维的特点。目前已经发现有九个菌属可以产生细菌纤维素,其中以醋酸杆菌属的木醋杆菌产纤维素能力最强。本文就目前关于细菌纤维素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细菌纤维素是由细菌如胶膜醋酸菌和致癌农杆菌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由于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天然纤维素极其相似,因而通过对其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将有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天然纤维素的合成机制,从而可更好地利用纤维素资源,而且细菌纤维素因它的可控制性和结构均一性而在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得到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细菌纤维素(BC)的特殊结构、功能、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应用前景。综述了目前细菌纤维素的生产菌种、生产方式及原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泡和交联法将肝素(Hep)固定在细菌纤维素(BC)上,研究了BC/Hep复合物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BC结构中出现了Hep的特征吸收峰;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显示,浸泡或交联后,在Hep的作用下,BC的结构变得紧密,结晶度下降,晶粒尺寸增大,其中交联法制备的复合物的结构与结晶性能变化更为明显。拉伸性能实验表明,与纯BC相比,浸泡和交联制备的BC/Hep复合物力学性能增强,交联法制备的复合物力学性能优于浸泡法,Hep溶液浓度为1.5 g/100 m L时其拉伸强度最大,可达到177.82 MPa,与纯BC相比提高了76.3%。  相似文献   

10.
细菌纤维素合成菌株的分离与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水果样品中分离到一菌株QAX0219#,该菌株经液态发酵可产生不溶性的凝胶膜,通过纤维素酶水解实验,初步确定其发酵产物为纤维素;对其合成纤维素工艺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以7%蔗糖,1.0%(V/V)无水乙醇,0.5%酵母膏,0.5%Na2HPO4,0.1%柠檬酸为培养基,8%接种量,pH6.0,在30℃静态培养的条件下,干膜产量可高达2.13g/L。  相似文献   

11.
BC/PAM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细菌纤维素(BC)的物理及机械性能,扩大其在医用材料及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以细菌纤维素为基体,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BC骨架中引入聚丙烯酰胺(PAM)网络,获得BC/PAM双网络水凝胶。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对其形态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分别研究了单体和交联剂浓度对复合材料的溶胀、保水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单体和交联剂浓度的增加,BC/PAM水凝胶的溶胀和保水性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另外,增加单体浓度,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明显上升,形态结构更加致密,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合成纤维》2017,(11):10-12
采用抗菌试验来表征不同配方的细菌纤维素/氧化亚铜膜的特性,用大肠埃希菌和黑根霉对细菌纤维素/氧化亚铜膜进行定性分析;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细菌纤维素/氧化亚铜膜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抑菌率。通过电镜试验,初步观察样品对细菌细胞的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细菌纤维素/氧化亚铜膜的抗菌能力不同,抗菌机制主要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和抑制细胞复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3.
细菌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细菌纤维素是一种新型微生物合成材料,与植物纤维素相比,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伴生产物,同时具有高结晶度和高聚合度、超精细的网络结构、极高的抗张强度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食品、医药、纺织、化工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网络结构和超强弹性模量等特点可以用于增强聚合物基体,制备无机纳米粒子的模板、分散载体以及用于制备透明增强复合材料。重点介绍了细菌纤维素与高分子材料、无机纳米材料等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种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细菌纤维素的理化特性及其应用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颖  朱平 《合成纤维》2007,36(9):6-10,18
细菌纤维素是由木醋杆菌生产的一类纤维素,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机械强度高、吸水能力好、结晶度高、具有超细高纯的纤维素网状结构等,是一种具有广泛商业用途的新型生物材料,目前已在食品、医药、化工、造纸、高级音响设备和纺织等领域得到应用,更多的应用领域正在研究开发中。  相似文献   

15.
细菌纤维素的静态发酵及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木醋杆菌为生产菌,在静态培养条件下,通过改变碳源及初始pH值等条件,初步研究了发酵过程中pH值、残糖以及纤维素产量的变化,并初步测定了纤维素的性质。结果发现在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甘露醇四种碳源中,甘露醇获得的纤维素产量最高;菌体在初始pH值4~6范围内生长较好,pH值为4.5时产量最高;扫描电镜观察菌体长度大约为2μm,宽度为0.8μm左右,纤维直径分布在10~80nm之间,其中80%主要分布在20~50nm,在30~40nm之间最多;红外光谱显示了细菌纤维素葡聚糖的特征吸收;热重分析表明,细菌纤维素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为342.9℃,在622.2℃,失重率达到72.26%;每克湿纤维素膜含水130~210g,含水率超过99%,而每克干纤维素膜能吸水3.1~5.0g。  相似文献   

16.
《国际聚合物材料杂志》2012,61(2-3):195-206
Abstract

Cyanoethylation of cellulose and Grafting of cellulose (bleached viscose wood pulp (VWP)} & cyanoethyl cellulose are carried out.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these cellulose derivatives is determined. Grafted cyanoethyl cellulose has the highest nitrogen content (12.5%). FT/IR spectra of these derivatives showed a new band at 2225cm?1 in the spectra of cyanoethyl and grafted cellulose which is the characteristic band for -C ═ N stretching vibration. Also, a new band appeared at 1720cm?1 in case of grafted cyanoethyl cellulose, which is the characteristic band for C ═ O stretching vibration. The crystallinity index (A 1435/A 900 cm?1) of cyanoethyl cellulose is lower than that in case of cellulose and grafted cellulose. The thermal study shows three endothermic peaks for grafted cyanoethyl cellulose while as cellulose, grafted and cyanoethyl cellulose has one endothermic peaks.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depend on the nitrogen content. These observations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s such as types of side group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7.
羟乙基纤维素填充大豆蛋白塑料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羟乙基纤维素(HEC)填充大豆分离蛋白(SPI)制备出生物可降解SPI/HEC复合材料(ES),并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和拉力测试表征其结构和力学性能。值得关注的是,仅仅加入5%(wt)的HEC即可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11.74MPa(比纯大豆分离蛋白材料增加了60%),同时其断裂伸长率增加了50%。HEC在共混材料内部因含量的增加,由单分子分散逐渐聚集形成独立的结晶微区,导致增强效果的降低和伸长率的明显下降。当HEC以单分子分散并通过其伸出的侧基嵌入基质时,较强的组分间相互作用实现了材料的同步增强增韧,是提高力学性能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细菌纤维素的多羟基结构,对其进行羧酸化改性;接着以羧酸化细菌纤维素为模板,原位复合聚吡咯(PPy),得到PPy/羧酸化细菌纤维素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热稳定性等进行测试表征,重点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氧化剂处理后,复合材料电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电导率随氧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最高可达10-3S/cm,编号为0.04-48h的样品具有最佳的离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19.
以葡糖醋杆菌G31为菌种,用HS培养基发酵制备细菌纤维素(BC)。利用蒽酮比色法、酶水解法初步证明发酵产物为纤维素,采用FTIR、SEM、XRD、CP/MAS 13C-NMR、DSC和TG对BC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发酵产物具有超细三维网状结构,属于结晶度为92.42%的纤维素Ⅰ型,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和拉伸性。同时对其分子量进行测定,Mw为5737,属于低分子量BC,其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分别为913.55?3.23 cm3/m2?24h?0.1MPa和656.15?3.92 g/m2?24h,表明该BC具有更好的锁水能力,为其在面膜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