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了新显色剂5 - (4 - 乙酰氨基苯偶氮) - 8 - (2 ,4 - 二硝基苯) 氨基喹啉( A A P D N A Q) ,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检验。 A A P D N A Q 在p H 为28 ~38 的缓冲溶液中与 Pd( Ⅱ) 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 Pd( Ⅱ) 与 A A P D N A Q 组成比为1∶4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 1 .49 ×105 L·(mol·cm) - 1 。钯的质量浓度在0 ~800μg/ 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已用于催化剂等样品中微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聚乙二醇-新铜试剂-硫酸铵萃取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Cu(Ⅱ)-PEG(聚乙二醇-2000)-BCO(新铜试剂)-(NH4)2SO4体系的萃取光度法并应用于测定Cu(Ⅱ)。结果表明最适宜酸度为pH8~9.5(NH4Cl-NH3·H2O缓冲溶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74×104,Cu(Ⅱ)浓度在0~64μg/10ml服从比尔定律,铜与BCO组成了1:3的稳定蓝色络合物。该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试剂N-辛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OPT),经过红外、紫外和元素分析等测试,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并研究测定了试剂与40多种常见离子的反应及其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表明它可作为Cu~2+ (m=0.015μg, c=0.50μg/mL), Au~3+(m=0.30μg, c=10μg/mL)的新鉴定试剂和光度法测定 Cu~2+(ε_301.4=1.82 X 10~5和 An~3+(ε_302.0=1.33 X 10~5的新显色剂.方法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将该法应用于矿石样品  相似文献   

4.
在pH5.2左右的水溶液中,Cu与乙酸根(Ac)可形成1:4型蓝绿色配合物,其与Ac-形成1:6型紫色配合物,其溶液中CuAc,Cu(Al)2,Cu(Ac),Cu(Ac)四级配离子的累积稳定常数β=1.41x107(u=0.1,NaClO4,22℃):溶液中CrAc,Cr(Ac),Cr(Ac)3,Cr(Ac),Cr(Ac)5,Cr(Ac)6六级配离子的累积稳定常数β6=1.88x1011(u=0.1,NaCl4,2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阳离子型微乳液介质中,用苯基荧光酮测定铜(Ⅱ)的分光光度试验。结果表明,以阳离子型CTMAB-n-C_5H_(11)OH-n-C_7H_16-H_2O微乳液为介质,Cu(Ⅱ)-PF的ε_(572)=1.37×10 ̄5,与以水为介质ε_(540)=4.3×10 ̄4及相同含量CTMAB胶束溶液为介质ε_(572)=8.9×10 ̄4比较,测定灵敏度显著提高,并且某些实验条件更加宽容。经投入使用,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Ph 2.7—3.4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沸水浴中加热20min,铬(Ⅲ)与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TADAP)生成稳定的1:2 螯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565nm,摩尔吸光系数。ε=6.24x10~4,铬(Ⅲ)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铬(Ⅲ)螯合物吸光度值至少可稳定48h.研究了干扰离子的影响及消除方法.本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用于电镀废水中铬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弱碱性介质中,CTMAB微乳液存在下,5-(3-苯甲酸偶氮)-8-氨基喹啉(CPAQ)与钯(Ⅱ)生成3:1蓝色络合物,λmax=625nm,ε=9.40×104。钯的含量在0-2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钯催化剂中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水溶性光度试剂N-癸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DPT)与铜(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4.8~5.2的HAc-NaAc介质中,Cu(Ⅱ)与DPT形成稳定的摩尔比为1:3蓝色络合物;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在5~30μg/25mL和30~65μg/25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1和0.9987,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5.81×10~4和3.1×10~4.最大吸收波长为336.6nm。当有Fe~(3+)存在时,加NaF掩蔽。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较好。用于铅矿中铜含量测定,所得结果及回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个新的三氮烯类试剂:1-(间硝基苯基)3-(2-氨基噻唑)三氮烯(m-NPATT),在Tween80存在下与钯(Ⅱ)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8.0-10.0范围内,钯(Ⅱ)与m-NPATT形成1:2的稳定络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在475nm处为6.82*10^4。钯量在0.10-10.0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对30多种共存离子进行试验,除Cu^2+,Ag^2+,Cd^2+,Hg^2+稍有干扰外,其余离子均不干扰测定,用该方法测定了催化剂中钯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十一烷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UPT)与粑(Ⅱ)反应条件。试验表明;在pPH5.2~5.6的HAC-NaAC介质中,在溴化十六烷基。甲基铵(CTMAB)存在下,试剂UPT与钯(Ⅱ)形成稳定的淡上黄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λ=296.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98×10~4。钯(Ⅱ)浓度在1~13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89。方法简便、快速,用于催化剂、矿样中微量把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u(11) 与BAO 配位体系显色反应的特性。在pH8 ~9.5 时,最大吸收峰(λmax) 为540 nm 、摩尔吸光系数为∑540 =2 .4 ×104 L·mol- 1·cm -1 ,配合物的组成比为Cu(11)∶BAO= 1∶2 ,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9 .8 ×10-13 。0 ~12 μg Cu2+/50m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柠檬酸盐存在下,一般常见金属离子都不干扰测定铜。此方法已用于测定高纯钼中痕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用新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5-NO,-PAM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试剂与铜离子反应迅速,水溶性很好。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8.04×10 ̄4络合比Cu:S-No_2-PAMB=1:2,Cu ̄2+浓度在0~2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测定铝合金标样及金属铝中的铜,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102%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4-甲基2-羟基喹啉存在条件下,NdCl_3和CH_3COONH_4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备了八配位单核NH_4[Nd(CH_3COO)_4(H_2O)]。其晶体为单斜晶系,P_(21/C)空间群,晶胞参数如下:a=8.772(2),b=20.285(5),c=8.149(3),β=90.24(2)°,V=1448.4(8) ̄3,Z=4。  相似文献   

14.
5-(3-羧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新有机试剂5-(3-羧基苯偶氮)-8-氨基喹淋(m-CPAQ)的合成、鉴定及其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pH6.6时,Cu(Ⅱ)与m-CPAQ形成1:3的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54nm,摩尔吸光系数ε=7.3×104L·mol-1·cm-1,铜量在0~1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有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利用KCI-Cu(Ⅱ)-EDTA缓冲溶液电解质体系发生CuCl研究了载金炭中金的精密测定。讨论了提高试样中测定金准确度和精密度的途径。结果表明,当载金炭中金品位大约为4000g/t时,金的回收率在98%-101.2%之间,RSD=1.85%(n=6)。  相似文献   

16.
民新度剂2-「2-(5,6-二本并噻唑)偶氮」-5-「(N,N-二羧甲基)氨基」苯磺酸(5,6-Cl-BTADCABS),并研究了其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在0.4mol/L,HNO3介质中,5-6-Cl=BTADCABS与钯反应生成稳定的1:!蓝色水溶性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690.4nm,钯量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以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90.5-500.0=9.4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用新试剂5-(5-硝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NO2-PADAT)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铱(Ⅲ)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pH5.0-6.4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5-N02-PADAT与Ir(Ⅲ)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在0.12mol/LH2SO4溶液中其最大吸收波长,表现摩尔吸光系数铱浓度在0-0.7u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以DCTA为掩蔽剂。大量的常见金属离子对测定无干扰,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罗丹明B-高碘酸钾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素芳 《冶金分析》1999,19(2):2-KH2PO
研究了在pH2.7的H_3PO_4-KH_2PO_4介质中,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反应,探讨了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高选择性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Ⅱ)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 0— 0.5μg/25mL,方法检出限为4.8X10~-10g/mL,用于人发和水样中痕量锰(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在0.36mol/LHCl介质中,有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Zr(Ⅵ)与槲皮素(Qu)和8-羟基喹啉-5-磺酸(H2QS)形成四元荧光络合物。其组成比为nZr:nQu:nH2QS:nSDS=1:1:2:1。激发与发射波长λex=450nm和λem=500nm时,体系荧光强度最大。线性范围为0~24mgZr/L,检出限为56μg/L。方法用于岩石中微量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2-(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BTAEB)-TritonX-100测定铜(Ⅱ)的显色反应。在pH3.8~5.5的HAc-NaAc缓冲介质和TritonX-100存在下,Cu(Ⅱ)与BTAEB形成稳定的1∶2蓝紫色配合物,λ_(max)在654nm处,铜量在0~m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单波长法测得的ε_(654)为5.7×10 ̄4,双波长光度法测得的ε_(654,532)值达9.62×10 ̄4。方法灵敏、稳定,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