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换热器管子—管板液压胀接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SYS/CAE软件,对锅炉、换热器管子-管板的液压胀按过程进行了模拟。管子与管板孔之间采用面-面接触元以模拟相互之间的间隙及管子产生塑性变形并贴紧管板孔后对管板的作用。通过本文的模拟分析,可获得胀接时接头处的弹-塑性应力状态及卸除胀接压力后管子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接触压力沿管板厚度方向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管孔槽处会出现较高的数值;在管板内侧处,管子的过渡区会出现较大的残余拉应力。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在液压胀接残余接触压力图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液压胀管残余接触压力图算法应用过程中,手工作图慢,作图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用计算机程序代替手工作图的新思路、编写了液压胀管残余接触压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液压胀管残余接触压力图算法应用过程中,手工作图慢,作图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用计算机程序代替手工作图的新思路,编写了液压胀管残余接触压力图算法程序,用理论解析法对该程序进行了验证,并用针对实际管材进行了残余接触压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在软介质胀管过程中管子与管板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给出了胀接压力的选取范围及计算方法和残余接触压力的计算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换热器液压胀管的图算原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常规的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材料大多具有一定的应变硬化趋势,采用理论解析方法计算其液压胀接残余接触压力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提出了物理概念清楚、易于理解与掌握、适用于各种材料的换热器液压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的图算分析原理,建立了测量管状试样在内压作用下外表面的径向变形曲线和环向屈服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液压胀接是一种新型的柔性胀接技术。从理论上建立起了胀接压力与残余接触压力和拉脱力之间的关系,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为换热器的胀接结构的设计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胀接工艺,采用机械胀管器、液压胀管机及液压式胀杆器对其进行开槽管板胀接实验,研究了不同槽宽下同种胀接的胀接性能,以及不同胀接在同种槽宽下的胀接性能,并通过对比确定了适宜的胀接技术。结果表明,实验方法合理,数据充实可靠,可为研究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连接、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贴胀质量及管材的胀接性能、确定最佳的胀度、检验胀接部位的外观质量及接头的密封性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厂一回路与二回路的枢纽,传热管和管板的连接处为事故多发区,而机械加工过程残留的应力是引起裂纹的主要原因.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某型蒸汽发生器中的传热管和管板的胀接过程进行瞬态模拟,得到不同胀接压力下的管板和传热管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值,为传热管和管板最佳胀接参数的确定以及工作过程中应力腐蚀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标明,管板孔表面的残余径向应力和残余径向应变值都是随胀接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且沿着轴向的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0.
液压胀合复合管的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对复合管的基本假设,分析了复合管液压胀合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采用弹塑性理论,对复合管内管及外管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利用复合管内外管周向应变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出了液压胀合力Pi与复合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Pc的计算关联式,根据复合管成形过程中残余接触压力的大小不同,得出不同条件下液压成形压力Pi的工作压力范围。  相似文献   

11.
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强化传热技术机理出发,分析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各种强化传热元件的结构特点、强化效果及适用工况,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换热器强化传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板式换热器单相换热和压降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板式换热器水侧单流道CFD仿真计算模型,并通过与实验点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精确性.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拟合得到板式换热器水侧换热系数和摩擦因子计算关联式,为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钻孔埋管换热器,桩基埋管换热器在换热性能和经济性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目前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地源热泵工程中。围绕钻孔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换热机理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南京某项目桩基埋管换热器开展了换热性能实测及数值模拟分析,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比分析了钻孔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桩基埋管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提出的传热性能数值模拟方法可较准确地计算出桩基和钻孔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指出舒小平的《考虑摩擦时梁的接触压力研究》一文中的一些错误,并提出考虑摩擦时梁接触压力的正确计算方法,得到悬臂梁与刚性圆柱面接触时压力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5.
对新开发的空气冷却器倾斜式波纹翅片管与传统的国产平直翅片管的传热性能及流动阻力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给出了相应的传热系数曲线和流动阻力系数曲线,并分析了产生该试验结果的原因及理论依据。当空气流经该新型倾斜式波纹翅片管时,由于该翅片管能使气流产生强烈的扰流,破坏气流的边界层,导致掠过翅片管束的气流紊流程度加剧,从而提高了翅片管外空气膜传热系数。由试验结果可知,该新型倾斜式波纹翅片管与平直翅片管的j/f值相比,有较大的提高,表明新型倾斜式波纹翅片管的传热及流动性能优于国产平直翅片管,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因此新型倾斜式波纹翅片管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LPMC的热性能参数和热传导性能,并通过建立热传导模型对模具表面的热量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Matlab的PDE工具对模具表面温度进行模拟,研究了大尺寸平板制品模具的热设计,并对模具加热管的分布进行了优化设计,使模具表面温度在片材固化阶段温度分布达到均匀。  相似文献   

17.
随着CFCs和HCFCs类制冷工质替代研究的深入 ,天然工质二氧化碳再次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二氧化碳在管内流动及换热的研究状况 ,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