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作一个1/4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现浇楼板的加强作用结构呈弱柱型的倒塌模式,倒塌过程中构件间的碰撞作用非常明显。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将结构离散为板单元和柱单元组成的板-柱体系或由梁单元、节点单元和柱单元组成的梁-柱-节点体系。在单元连接界面处构建由混凝土弹簧和钢筋弹簧组成的能反映构件空间受力性能的三维拉压弹簧组,引入任意加载路径下混凝土弹簧和钢筋弹簧单轴本构关系。采用动态松弛法求解结构的反应。借助于C++语言、MFC类库和OpenGL三维图形库,开发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空间倒塌反应数值仿真系统。用素混凝土柱的变形分析及结构模型试验结果验证数值仿真系统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现浇楼板对RC框架结构破坏形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5·12”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考察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产生“强梁弱柱”破坏形式的原因,重点分析了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的增强作用,研究表明影响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增强程度的主要因素为节点类型、横向梁刚度和侧向位移。为详细研究这些主要因素的影响方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侧向荷载控制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侧向位移对应的楼板内钢筋应力变化情况,并得出了梁端位置的现浇楼板有效翼缘宽度建议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型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的设计原理、特点、计算方法、构造要求及其施工工艺,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长泉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37(Z2):1-5
楼板作为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构件,在结构抗连续倒塌中有重要作用。采用有限元ABAQUS非线性拟静力分析法,模拟两层2×1跨框架结构长边中柱失效以后结构连续倒塌的反应,对比分析考虑与不考虑楼板作用时,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情形,研究楼板对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影响。结果表明:楼板可以显著改善结构的刚度,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并延缓梁的铰链出现,提高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 相似文献
5.
分析砖混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切角裂缝屋面板产生四角切角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对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从楼板早期受荷、受冲击荷载、超荷载作用、负弯矩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指出了现浇楼板裂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框架结构不同倒塌模式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离散单元法和杆端多弹簧模型的思想,引入适用于任意加载路径的弹簧恢复力模型,考虑混凝土轴向弹簧与截面剪切弹簧的耦合效应,建立了合理的弹簧破坏准则,并对单元失效后的碰撞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能够模拟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全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程序CSPF 1.0。以汶川地震灾区一实际建筑为例,利用CSPF 1.0程序模拟了地震作用下该结构响应的全过程,得到了该结构可能产生的强梁弱柱型倒塌模式。另外在增大原结构的柱截面尺寸及配筋的基础上,程序进一步模拟了强柱弱梁型的倒塌模式。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论述和分析,说明了程序CSPF1.0的可靠性和离散单元法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分析中的可行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和倒塌机制。 相似文献
8.
9.
阐述了裂缝出现的部位及特征,对楼板表面不规则裂缝的产生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及质量控制措施,从而确保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极易出现裂缝的问题,结合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产生裂缝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进行裂缝控制的建议和方法,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混合结构房屋现浇楼板裂缝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结构房屋现浇楼板经常出现非荷载性裂缝问题。针对裂缝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分析。试验按圈梁和构造柱的有无,建造了两种结构形式、共4块楼板的足尺模型;有限元分析则对试验模型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仿真分析,并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混凝土收缩受约束是楼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板角斜裂缝是主要裂缝形式;圈梁和构造柱对裂缝影响不明显;控制楼板混凝土收缩量并充分利用其徐变或应力松弛特性可使裂缝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对住宅混凝土现浇楼板理解缝发为7种类型,并对裂缝性质和原因进行分析。从设计、混凝土、施工三方面提出裂缝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楼板对RC空间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作用,文章以汶川地震中完全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为原型结构,设计3个单层2×2跨1/3缩尺模型,包括2个带楼板子结构和1个纯框架子结构,通过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RC框架结构在拆除中柱状态下的连续倒塌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纯框架子结构首先进入梁机制阶段,框架梁内产生轴向压力,产生“压拱效应”,在梁端部截面抗弯承载力丧失后,进入悬链线机制阶段,依靠梁内部钢筋拉结力抵抗上部荷载。对比分析带楼板子结构与纯框架子结构试验结果,由于楼板的“薄膜效应”使梁机制峰值承载力提高了145%,悬链线机制峰值承载力提高了75%,楼板显著提高了梁机制和悬链线机制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增加板厚增加梁板的“压拱效应”,极大提高梁机制承载力,然而大变形下梁板开始不协同作用,板发生冲切破坏,降低了悬链线阶段承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17.
带斜楼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现浇钢筋混凝土斜看台楼盖跨越两个结构层,形成一个连续、复杂的空间结构。现浇斜看台楼盖建筑尺度及刚度较大,其对整体建筑结构工作性能尤其对地震作用下各类结构构件受力影响较大,不容忽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对此类带现浇斜楼盖结构抗震设计尚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结合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斜看台楼盖结构设计,通过对带现浇斜看台楼盖和不带现浇斜看台楼盖两类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分析,揭示了现浇斜楼盖对整体结构工作性能及对各类结构构件地震作用下受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具体工程的结构设计,对地下车库无梁楼盖体系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双向现浇板由于变形、收缩和超载而常常出现各种裂缝。为了解既有裂缝对RC双向现浇板受力性能的不利影响,本文进行了6块带裂缝RC双向现浇板受力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既有裂缝对RC双向现浇板受力性能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裂缝RC双向现浇板的极限承载力有所降低,降低幅度为2.5%~12.7%;破坏时的跨中挠度明显增大,增大幅度达17.4%~51.7%;相同荷载作用下板底跨中钢筋的受拉应变明显增大。而既有裂缝对RC双向现浇板的破坏模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