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粗大鲵油通过精制可除去其中的一些磷脂、蛋白质、游离脂肪酸和色素等杂质。结果表明:粗大鲵油精制工艺最佳参数为采用40%磷酸,添加量为1%(占油质量),70℃脱胶1 min;采用3%氢氧化钠溶液,添加量为1.5%(占油质量),65℃脱酸30 min;添加1%(占油质量)的活性白土,60℃脱色30 min;85℃下减压蒸馏脱臭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精制大鲵油澄清透明,略显淡黄色,鱼腥味较轻。对精制后的大鲵油采用气相色谱法共鉴定出2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为698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2760%,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2264%。  相似文献   

2.
以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以氢氧化钡为催化剂)产生的副产物粗甘油为原料进行甘油精制工艺研究,提出了离子交换一管道薄层蒸发精制甘油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进柱甘油溶液质量分数为25%,甘油溶液流速为3mL/min左右,蒸发温度115—120℃,可得到含量为99.02%的精制甘油。该技术流程简单、效率高,可降低甘油回收精制成本和生物柴油的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3.
精制玉米粉条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玉米清理、脱皮、粉碎及制作精制玉米粉条(也叫玉米面条或玉米米线)的工艺过程,为玉米的深加工利用开拓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陆燕婷 《中国油脂》2021,46(12):104-107
为探究硅胶柱层析在中长链结构甘油三酯(MLCT)精制方面的应用,以亚麻籽油和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为原料合成MLCT粗产品,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精制,优化精制工艺条件并对硅胶柱层析精制前后MLCT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通过硅胶薄层层析确定硅胶柱层析的洗脱剂,通过洗脱曲线确定洗脱液收集体积,以甘二酯脱除率和产品回收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洗脱流速和上样量。结果表明:以正己烷-无水乙醚(体积比5∶ 1)为洗脱剂,等梯度洗脱,洗脱流速2.0 mL/min,上样量4 g,硅胶40 g,收集洗脱液500 mL条件下对MLCT粗产品进行精制,所得产品甘二酯脱除率达到99.40%,MLCT回收率为95.07%。精制后产品酸值(KOH)和过氧化值显著降低,分别为0.04 mg/g和0.00 g/100 g,色泽变浅,色值为R0.0,Y0.1。硅胶柱层析具有同时脱除副产物,降低酸值、过氧化值、脱色等综合效果,在MLCT精制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100t/d精制米生产线工艺与设备湖南怀化面粉厂(418000)张天堂为了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碾米工业的发展,增强企业后劲,1995年湖南省怀化面粉厂和泰国大米加工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湖南怀泰米业有限公司”,并从该公司引进一套100t/d精制...  相似文献   

6.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精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着重对其几种主要精制方法的各自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些研究基础和参考,以便探索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更高效的精制工艺,从而得到质优且成本较低的异黄酮产品。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精制方法主要有吸附法、超滤膜法、溶剂提取(萃取)法、色谱法、重结晶法及几种方法的联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中华鳖加工副产物为原料,为提高中华鳖油提取率,使其高值化利用为生产企业提供新的利润源。采用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水解进行鳖油提取实验(酶解pH控制在7.5~8.5),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得到超声波-复合酶水解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5(g/mL)、蛋白酶用量为2.4%、酶比例为1:1.5(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酶水解时间2 h、酶水解温度65 ℃、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30 min,所得到中华鳖油提取率为81.65%±0.62%。将中华鳖油进行精制后,测得其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水产行业标准(SC/T 3502-2016)精制鱼油一级标准。同时,脂肪酸组成分析得到精制后中华鳖油含有脂肪酸共计28种,其中饱和脂肪酸占总量23.81%,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46.94%,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26.38%,DHA及EPA含量占总量10.05%。  相似文献   

8.
浅谈精制小米的加工技术辽宁省粮食学校(110036)贾奎连1概述本文论述的精制小米是指加工精度高于或相当于特制小米而含砂石趋于零的免淘洗小米,其工艺和质量指标均无先例。论述中必然存在缺点和不足,挚切希望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使小米加工技术得到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旗 《中国油脂》2022,47(1):75-80
以油酸和三油酸甘油酯混合物(酸值(KOH)42.52 mg/g)为原料,利用两步法生产精制生物柴油。采用Aspen Plus V10软件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模拟,先以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酶法制备粗生物柴油,再以乙醇、甘油等为携带剂精馏分离游离脂肪酸,并对精馏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粗生物柴油过程中油酸和三油酸甘油酯转化率分别为88.19%与 92.71%,粗生物柴油酸值(KOH)为5.07 mg/g;最佳精馏工艺条件为压力0.9 MPa、回流比0.7、理论塔板数31、粗生物柴油进料为第14块塔板、携带剂进料为第2块塔板,在此条件下精制生物柴油酸值(KOH)降至0.36 mg/g,精馏得率为95.27%。  相似文献   

10.
芦笋SOD口服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芦笋罐头加工中的下脚料为主要原料,枣、杭白菊、甘草、枸杞子为辅料,抽提精制后添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配兑而成一种高级营养保健品。为了避免在杀菌工艺中SOD酶活力的损失,该工艺采用了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  相似文献   

11.
橄榄油的质量分级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油是地中海饮食的特点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按照加工工艺橄榄油分为初榨橄榄油和精炼橄榄油。初榨橄榄油的品质较好营养价值较高,因此价格较为昂贵。精炼橄榄油由于品质较差,价格较低。橄榄油的质量分级与经济价值直接相关,已成为目前橄榄油研究的热点。掺伪、造假者的主要目标是特级初榨橄榄油,所以该产品标准的检测十分重要。但由于掺入的食用油在脂肪酸组成等方面与橄榄油非常接近,因此识别起来十分困难。为了规范橄榄油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检测方法来对初榨橄榄油和精炼橄榄油进行鉴别。本研究从标志性成分、模式识别和组学技术3个角度对橄榄油的质量分级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橄榄油的质量分级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薄层色谱法快速鉴别潲水油和煎炸老油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潲水油被炼制并流回食用油行列的事件逐年增多,为防止此类有害油品流回食用油行列,寻找快速而准确的鉴别方法,对从市场购买的常见食用植物油以及采集到的潲水油、煎炸老油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发现潲水油和煎炸老油的薄层色谱有明显的拖尾斑,而食用植物油则没有.拖尾斑成分经柱色谱分离并进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潲水油、煎炸老油的拖尾成分是合格食用油所不含的醛、酮类化合物.薄层色谱法可以作为鉴别合格食用植物油与潲水油、煎炸老油的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纤维吸油毡吸油量低的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砜(PSF)和聚乳酸(PLA)多孔超细纤维膜以提高纤维吸油材料的吸油量。研究了纤维形态结构、纤维膜孔隙结构及亲油疏水性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附性能和保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F和PLA多孔超细纤维膜具有优良的亲油疏水性,纤维直径、纤维膜孔径和孔隙率、亲油疏水性以及吸油后纤维膜体积膨胀程度对其吸油量起主要作用,而纤维表面2~60nm 的介孔对提高吸油量没有明显作用,高孔隙率和贯通孔结构不利于保油;吸油1 h后,PLA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油量分别为50.1、34.6g/g,PSF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油量分别为147.8、131.3 g/g;保油1 h后,PLA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保油量分别减少了42.04%和53.69%,PSF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保油量分别减少了62.17%和50.61%。  相似文献   

14.
张继峰 《金属制品》2003,29(3):23-25
介绍柔性抽油杆的试制工艺 ,柔性抽油杆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疲劳寿命的测试结果表明 :其综合性能高于钢质组合式抽油杆 ;在油田试用中操作、安装方便 ,可以连续起下 ;无接箍 ,消除了“活塞”效应 ,泵效提高 ,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试用结果证明柔性抽油杆代替现有的刚性组合式抽油杆是安全可行的 ,是今后抽油泵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玉米胚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品质及综合脱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玉米胚预榨浸出生产中所得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的品质及其脱色效果和脱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保留率。结果显示,预榨毛油比浸出毛油的色泽浅、维生素E含量高、酸价也较低;添加相同量的活性白土分别对两种毛油进行吸附脱色,预榨毛油较浸出毛油脱色率平均高出约4.6%;白土用量4%时,脱色预榨毛油的色泽基本达到玉米油国标中二级油的指标,而浸出毛油即使在白土用量6%时其色泽也很难达到二级油指标;经吸附脱色,预榨毛油中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保留率普遍高于浸出毛油,在白土用量5%时,预榨毛油较浸出毛油甾醇保留率高出14%,不同白土用量,预榨毛油比浸出毛油甾醇保留率平均高出约10%;白土用量2%时,预榨毛油较浸出毛油维生素E保留率提高约5.6%;两种玉米毛油所含维生素E中4种生育酚及4种生育三烯酚都存在,组分齐全;吸附脱色过程中γ-生育酚和β-、γ-生育三烯酚的损失较明显,其他组分含量的损失较少。因此,合理的玉米油精炼应将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分别进行适度精炼,以提高吸附脱色效果和营养成分保留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菜籽油、茶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玉米油中过氧化值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方法对过氧化值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值高的植物油采用滴定法检测,测定结果稳定,误差小。过氧化值低的植物油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结果误差满足标准要求,滴定速度快,结果准确、误差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以精炼棉籽油为基础油配以18%的玉米油和2%的芝麻油生产调和油的方法。基础油精炼工艺的特点是碱液萃取脱色和活性炭吸附脱色。产品质量优于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子鼻山茶油芝麻油掺假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海铮  王俊 《中国粮油学报》2006,21(3):192-197
本文采用电子鼻系统对山茶油、芝麻油的掺假(大豆油)作了检测.通过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方差分析可知,三种油脂的传感器响应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PCA)对山茶油与大豆油及其混合物检测效果较差,对芝麻油、大豆油及两者混合物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而线性判别式分析(LDA)对山茶油和芝麻油的掺假都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并优于PCA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拟对混合油脂进行定量预测,对山茶油掺假的定量预测效果较差,对芝麻油掺假的预测效果略好于山茶油,但最大绝对误差已达0.134,还不能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保健植物油脂对人体具有较好营养补充,它也具有独特的食品风味。本项目对葡萄籽油的添加改善月见草油、紫苏油、亚麻籽油等保健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油的OSI值较大,保留时间(货架储存期)长,而月见草油、紫苏油、亚麻籽油等氧化稳定性不是很好,通过添加复配氧化剂(0.02%BHT+0.02%VE+0.02%VC)和葡萄籽油对比,找出通过添加葡萄籽油,进而延长油脂的保质期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花生油中掺杂棉籽油、大豆油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以掺入这两种油的花生油为样品,通过伯利哀试验和气润色谱法测定不同掺入量的混浊温度和脂肪酸组成,从而对花生油的掺杂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