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应用岩心刻度测井和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坨28断块沙二段上亚段油层组地质条件约束下的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并对381口水淹层常规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和综合评价,评价解释结果与生产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应用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坨28断块沙二段上亚段油层组综合调整方案,对该区15口新井的单采层进行了水淹层评价效果的现场检验,按水淹级别统计,符合率达到80%,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中子寿命测井解释原理,介绍了目前国内出现的时间推移、测注-测、测-堵-测等利用中子寿命测井监测剩余油的测井工艺及解释方法.在不同矿化度地层中的应用实例及应用效果表明,这些工艺方法可用于非均质水淹层、开发调整井水淹层及油田界面解释,进行低阻油层和特殊岩性识别.  相似文献   

3.
崔杰  赵小青  付晨东 《测井技术》2004,28(5):430-432
针对大庆油田南六区西块的地质特点对碳氧比测井处理与解释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计算泥质含量、粒度中值、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渗透率等参数的解释模型,对18口井碳氧比能谱测井资料进行处理.通过对解释成果在三次加密调整井中应用的地质效果统计分析,充分说明了碳氧比能谱测井资料已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加密调整和综合措施调整方案编制中判断表外、薄差储层剩余油动用程度的重要依据,具有套后其它生产测井方法无可替代的优势.油田开发后期的加密调整,需要纵向分辨率较高的碳氧比能谱测井方法,伴随粒子碳氧比能谱测井具有较高的纵向分层能力,是加密调整和综合措施调整应该考虑的首选碳氧比能谱测井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然电流测井是在调整井中准确划分油层、水淹层行之有效的一种测井方法,这种测井方法在大庆油田研究和推广以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自然电流测井在注水开发油田中,划分水淹薄层的机理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技术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喇萨杏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后,针对多层非均质油层的特点及其在多种驱替方式、多套井网开发下的主要矛盾,立足于精细挖潜和综合调整,发展了层系井网调整、单砂体注采关系评价及调整、区块开发效果评价和综合调整等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及应用效果的系统总结与概括,明确了改善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的思路和对策,有力地推进了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原理,用不同的方法评价了解释成果的精度,研究并总结了应用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成果分析典型区块主力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可指导聚合物驱区块的动态分析调整,为提高聚驱开发效果和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开发已近40年,水淹层问题一直是油田开发调整中重要的问题。水淹层解释符合率决定油田开发成本及油田调整的经济效果。特别是稠油水淹常规测井认识难度较大,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辽河油田稠油水淹层解释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其中的一些核磁共振测井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8.
碳氧比(文中用C/O表示)测井在吉林省油田管理局得到了广泛应用。两年内测井280余井次。在调整井水淹层解释、老油井寻找剩余储量以及新区块油气水界面划分方面取得了突出效果。本文采用较多的测井实例,考察C/O测井的地质基础,讨论C/O的解释方法。介绍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重复地层测试器、注水井分层测压2种监测小层压力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利用测井曲线确定异常压力层的方法,分析了利用测井曲线计算地层压力与实测RFT压力的差异,剖析了注水井钻关后的油层泄压规律,总结了3种异常压力层测试方法在开发调整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应范围:一是在正常开发调整中利用小层压力对蹩压层泄压,防治套损;二是在钻关管理中利用小层压力资料调控地层压力剖面,并制定钻关恢复方案;三是利用测井曲线在钻关后对萨一组进行高压层普查.  相似文献   

10.
一种实用的砂泥岩剖面岩性识别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沉积岩石学基础理论出发,依据常规测井资料对不同岩性地层的反映能力,将连续的沉积剖面划分为不同的地质单元,并针对各类地质单元分析其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系统的岩性识别方法.采用大庆油田长垣第一至六采油厂的12口取心井773层数据建立了常规测井资料的岩性综合判别标准.判别符合率达到88%以上.在合理的自动分层取值基础上,实现了连续岩性剖面的判别.经过大庆长垣15口井5 008层的岩性判别验证,岩性判别综合符合率达到85.5%.说明这种岩性判别技术具备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国产线型SBS嵌段共聚物为主体材料制备了压敏胶。讨论了增枯树脂和增塑剂以及胶层厚度等因素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该胶粘剂显示了良好的弹性、内聚力和粘接性能,其180°剥离强度可达14N/cm,60℃持粘力为120min,快粘力(球号)为11。  相似文献   

12.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低阻油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H油田含油层系中,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并存,储层的岩性和孔隙结构复杂多变,粘土矿物普遍存在,在电性上直接区分油水层比较困难,常规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为此,在认真分析工区低阻油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模式识别领域应用较好的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探索了该方法在油水层划分中的应用。首先综合常规测井资料和试油资料构建57个油水层样本(学习样本34个,预测样本23个),并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然后根据训练样本的分布和实验结果选择核函数类型,利用网格搜索寻优法得到模型最优参数,建立起低阻油层目的层段流体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3个预测样本进行识别,结果正确的有21个,预测精度达91.3%,其中2个误判样本是将油水同层判识为水层。对34个建模样本进行回判,准确率达100%。对某井4号层位(1476~1481m井段)射孔试油结果产油63.7m^2/d,无水,与预测结果一致。由此表明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未知流体属性的正确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金坛储气库茅兴矿区在建库过程中钻遇一微渗层,该微渗层具有一定的漏失特性且广泛、连续分布在工区内,给井位部署及后期建库带来了较大挑战。为加深对该微渗层的认识、降低其对建库的不利影响,对该微渗层的分布特征、岩心特征、成分、渗透性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三维地震勘探和钻井施工表明,该微渗层位于造腔盐层段内,距离盐顶平均距离约20 m,平均厚度约为0.8 m且在该工区内均有分布。取样结果表明:该微渗层主要成分为泥岩,且大量分布微裂缝,以纵向微裂缝为主,裂缝密度10~20条/m,裂缝长度10~200 mm;纵向微裂缝被盐硝等物质充填,充填物处于未压实或欠压实以及裂隙未完全被结晶充填状态,是影响该微渗层密闭性的主要因素;试验测得微渗层孔隙度为7.52%~14.18%,平均值为11.74%,渗透率为0.11×10?3~21.2×10?3 μm2,平均值为8.155×10?3 μm2,是造成漏失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后期布井和完井结构优化提供基础参数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段盐膏层和沙三段超压泥岩层等塑性物质的存在,为弹性基础悬臂梁理论在该区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自沙四段沉积晚期开始,东营凹陷东段的受力以及变形状态就类似于以下伏盐膏层为弹性基础,以南部广饶凸起为固定端,以北部陈南断层为自由端的弹性基础悬臂梁,在自身重力以及上覆沉积物载荷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自由端的沉降幅度逐渐增大,使得盆地整体呈箕状产出,在这个沉降过程中,塑性物质不断流动聚集,对上覆地层造成拱升,从而形成中央背斜带.此后悬臂梁又一分为二,单独作用,继续推动着整个凹陷的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小波神经网络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复压裂选井选层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特征、油气藏特性、物性参数、测试和生产数据等多种影响因素,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方法来描述这些参数间的高度非线性映射关系。而以往对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相关研究大都是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模型,但因其算法收敛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在应用上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首次将小波神经网络引入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并应用灰色理论进行了参数优选,建立了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该网络模型具有一致逼近和L2逼近能力,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最后在现场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对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肇源地区扶余油层具有资源量大、储集层致密、普遍含油且连续分布的特点。但产能问题一直是制约该区致密油勘探开发的难点。针对肇源地区Y63“甜点”区,应用大量测录井、试油及化验分析资料,明确FⅡ1砂层组“甜点”地质特征,通过地震属性、地质统计学反演,精细刻画“甜点”砂体边界,开展平台式“工厂化”水平井设计。实钻结果表明,已完钻6口水平井钻遇油层934~1 177m,平均为1 070m,与周边直井相比,提高产能5~12倍,证实平台式“工厂化”水平井部署方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利用静动态资料,分析了小层沉积微相对注人水运动规律的影响和断层、注采井网、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从储量的水淹状况、剩余油主要分布类型、小层动用状况三方面研究了胡状集油田胡5块剩余油宏观分布形式.结果表明,影响胡状集油田胡5块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受地质构造控制,水驱未控制油层型和受控而未见效的差油层型都有一定的潜力,采出程度在5%-20%间的小层是现阶段的主要潜力层.通过实施调整挖潜措施,油藏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好转,注采井数比和水驱控制程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苏丹1/2/4区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在对1/2/4区高含水期水平井适用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水平井实施后的效果及经验。认为高含水油藏用水平井开采成功的关键是对剩余油的分布要认识清楚,而稠油底水油藏和正韵律储集层顶部差油层利用水平井开发效果明显。开发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水平井段在油藏中的位置和水平段的长度,并加强水平井的找水、控水措施的研究与实施。这些经验对高含水油田水平井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M-I1)混层矿物的鉴别和混合层中I百分含量的测定,是从成岩作用出发研究石油生成、运移的一项重要工作。泥岩中M-I混层矿物分析,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x射线粉末衍射法,但此法在某些方面尚存在问题。我们采用扫描电镜在观察形貌同时用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对M-混层矿物进行鉴别和比值测定,得到较好的效果。泥岩在成岩作用期间,由于温度的变化,使有机质和无机质成分发生了转化。A·EI福斯科罗斯等(1976年)研究粘土成岩阶段的矿物学和化学指标与有机质R°和烃类的形成建立相互关系,80年他们又研究了砂岩自生粘土中混层矿物的形成与石油的生成以及排烃时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常规堵塞器在油田注水井上应用存在的漏失量大、流量调节精度低等问题,研制了电动注水堵塞器。该电动注水堵塞器改进了内部活塞形状、调节杆结构和水嘴出口形状,增强了堵塞器在封隔器中的密封性能和调节性能,并且实现了流量调节的连续性。电动注水堵塞器在现场应用150余井次,分层配注合格率95.5%,测调偏差1.8 m3/d以内,单井测试时间4~6 h,可以满足油管压力在35 MPa以内的水井封隔器坐封施工,有效地提高了分注测调效率,缩短了测调周期,具有测试精度和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