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复声强分析系统在车外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复声强测量基本原理,提出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自行开发复声强分析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及声强分析软件对某型轻型卡车进行声强测量和声场分析,给出车外辐射表面的3D声貌图、等声强图,方便地对该表面辐射噪声源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识别,提出控制车外噪声的相应策略,并作遮蔽发动机噪声的模拟试验,最终结果使车外加速噪声降低3.8dB(A).对降低该型卡车车外噪声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择双传声器声强法及其在双通道FFT分析仪上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输入、双输出频域模型的基础上,论述了利用选择双传声器声强法将声强矢量分解为与各噪声源有关分量的理论,讨论和分析了在双通道FFT分析仪上实现选择声强法的途径。该方法可以在声源间存在相干和高背景噪声的情况下,精确地进行声源辐射声强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声强测试技术在摩托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摩托车普遍存在噪声大 ,乘坐舒适性不理想这一难题 ,利用声强测量分析方法对摩托车噪声源进行了识别 ,得出了其声场分布规律 ,快速准确地找到了主要的噪声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降噪措施 ,使该摩托车行驶加速噪声显著降低。表明声强测试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摩托车噪声源识别和声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汉良 《振动与冲击》2000,19(3):52-53,48
本文采用声强法和声压法对镇海300MW燃汽-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以下简称发电机组)噪声源的主体位置、发声强度以及频率分布进行了现场测试,探明了发电机组的几个主要强噪声源的分析情况及传播途径,并设计出有效的噪声控制方案,实施后使得发电机组噪声对厂区周边居民区的影响降低到国家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声强技术容易受到强大背景噪声的干扰,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噪声测试技术--选择性声强技术,并利用自行研制的噪声自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了研究,包括原理、算法及测试设备。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声强技术可以将目标噪声源的辐射噪声从强大的背景噪声中分离出来,测量结果有效地反映了目标噪声源的声场分布状况,为目标噪声源的噪声辐射特性研究及噪声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声强测试在装载机噪声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声强测试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噪声源识别和声场分析方法.采用声强测试技术对某轮式装载机进行噪声测量.得出其声场分布规律,快速准确地找到主要的噪声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降噪措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声强测试原理,应用B&K 3560C便携式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中的声强测试模块,对4190型柴油机的表面辐射噪声源进行识别。绘制了三维声强图,找出了该发动机的各个辐射面上的主要噪声源,并对其进行了排序,分析了这些噪声源的产生根源。提出了控制主要噪声源的一些建议,以便于进一步降低该柴油机的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噪声的声强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声强法对一台汽油机的噪声进行声强测试,将测试得到的数据用STAR声强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发动机各个包络面的等声强分布、声强矢量分布、声功率和声功率级的计算结果;利用这些结果识别和分析该发动机几个面的主要噪声源,确定噪声源的位置、噪声频率、声功率及声功率的贡献,为降低该发动机噪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卷接机组噪声源多,噪声源特性、位置分布复杂,传统的噪声测量方法难以识别出各噪声源。采用声强测量技术对卷接机组噪声进行测量,利用声强的矢量特性,测量出垂直方向上的声功率和频率特性,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声功率图,可以有效识别出各个测量单元区域的噪声辐射声功率与频率特性,为卷接机组噪声控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汽车雨刮器驱动系统噪声源定位问题,研究不同尺寸的测试网格对噪声声源定位精度的影响。首先根据驱动电机实际尺寸与各组成构件,选定有效测量面积,以测量点尽量靠近各噪声源位置为基本原则,结合实际中传声器测试条件,在测量面上分别设置尺寸为4.5 cm、3 cm和1.5 cm的3种测试网格来进行主噪声源定位研究,以及基于尺寸为1 cm的测试网格进行整体声强分布精度的研究;利用BK声强测试设备及其系统,采用离散点测量法进行声强测试,得到声强云图,进行噪声源定位分析。结果表明:测试中采用尺寸为4.5 cm的网格声源定位精度最低,尺寸为1.5 cm的网格声源定位精度高,但测量周期长,操作繁琐,而采用尺寸为3 cm的网格能快速精准地实现主噪声声源定位,综合效果最佳;基于尺寸为1.0 cm的测试网格,结合悬针辅助定位方法,得到准确的汽车雨刮器驱动系统整体声强分布。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减振CRTS-Ⅲ型无砟轨道桥梁振动噪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减振CRTS-Ⅲ型轨道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轨道、桥梁系统二维模型,利用动柔度法分别计算车辆和轨道系统的动柔度,建立频率域的车辆-轨道耦合模型,计算桥梁振动加速度并与常规CRTS-Ⅲ型轨道系统相比较。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桥梁结构近场点和远场点噪声,探讨桥梁各子结构板对近场点和远场点噪声的声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CRTS-Ⅲ型轨道系统相比,减振CRTS-Ⅲ型轨道系统下,桥梁的振动峰值加速度减小69.9%,加速度平均值降低60.4%;近场和远场噪声计算点声压级分别降低8.4、8.5dB;桥梁顶板声贡献率分别达65.28%,68.30%。采用减振CRTS-Ⅲ型轨道系统能够有效的降桥梁结构噪声。声贡献率计算表明顶板振动是导致桥梁噪声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12.
以单极子噪声源与单极子抗噪声源组成的声场为研究对象,得出用单极子抗噪声源控制单极子噪声源,使两声源所在的平面空间内的总声功率最小时两声源本身的声强的关系。并计算空间内任意一点的径向平均有功声强。得出最小径向平均有功声强与声源的频率和两声源的距离有关,在一定频率下,两声源距离越近,控制后的径向平均有功声强越小,距离一定的情况下,频率越小,径向平均有功声强越小。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并最终得到某些低频噪声达到全空间消声时噪声源与抗噪声源的最短距离。  相似文献   

13.
噪声监测是环境噪声预测和治理的重要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强测量的声源监测方法并应用于电厂环境噪声预测和厂界噪声贡献分析。在电厂主要设备噪声源附近布置测点测量并计算设备厂房的辐射声强,将设备厂房简化为面声源建立噪声预测模型,并以测量计算的声强级作为声源模型的源强。利用该模型计算厂界预测点A声级,与实验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声源监测方法数据的可靠性与噪声预测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该模型计算分析了电厂主要噪声源对厂界噪声排放的贡献和影响,为电厂噪声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基于FFT的声强计算方法是分析平稳噪声信号的有效工具,但是它却无法对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所辐射出的非平稳噪声信号进行有效的分析。由于小波包分析可以实现非平稳噪声信号在不同频带和不同时刻的合理分离,因此可以利用小波包分析对声强进行计算。文中应用自行研制的噪声自动分析系统对声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信号分析技术的声强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基于FFT分析的声强计算方法,可以实现对非平稳故障噪声信号的分析,为机电设备的噪声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了一条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5.
声强法测声功率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工程实用角度出发,以实验分析为基础来探讨声强法测量声功率的误差问题,主要将背景噪声与测量环境结合起来,研究背景噪声,声源表面吸收在不同环境中的影响,还对声强法与声压法的判别作了比较,经试验研究表明,在一般厂房中用声强法测量设备声功率时,即使背景噪声比设备声压级高11dB都可照常进行,结果勿需修正,本文的结论对工程实践中声强法的应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某变频压缩机吸气消声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压缩机转速下,研究消声器内流场气动噪声辐射特性。通过仿真分析消声器内部流场和声场,采用FW-H声学模型计算其声场参数,获得噪声源数据,计算气动噪声辐射特性,并与整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吸气消声器噪声源强度从入口至出口沿气流方向逐渐增大,主要噪声源位于出口附近;随转速增加,噪声源强度逐渐增大;出口和入口的声压级都随转速上升而增大,且声压级的最大值所在频段随转速上升逐渐向高频移动;相同转速下,出口处的声压级高于入口处;消声器气动噪声表现为一种宽频噪声,主要集中于400 Hz至6 000 Hz频段内,吸气消声器气动噪声对压缩机整机噪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声强测试与模态分析,找出了某型号CD机的主要辐射频率和特征频率处噪声幅射空间分布状况,进而对噪声源进行识别与定位,为控制CD机的噪声提供实验依据。同时针对CD机的设计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汽车噪声源识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强测试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噪声源识别和声场分析方法。依据声强法的原理,对某型汽车的车外辐射噪声进行声强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车的主要噪声源进行识别和研究,为降低该型汽车的表面辐射噪声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