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将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与结构加固设计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性能的结构加固设计理论.该理论明确了结构加固的性能目标和评价准则,清晰地展现了加固结构基于位移的设计基本过程,并将pushover静力推覆分析运用于结构加固前后抗震性能的评估.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实施以后, 抗震设防要求全面提高, 抗震评估和加固工作也 遇到了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引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理, 提出基于性能的既有结构抗震评估方法, 介绍了方法体系中地震作用取值、抗震性能目标、耐久性损伤模型和抗震分析方法等内容, 并以一框架结构教 学楼加固项目为例, 说明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与加固设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一般既有建筑, 应根据等超越概率原则来调整其地震作用; 既有建筑抗震设防目标在相同概率保证的前提下与新建建筑保持一致, 因此其抗震性能目标可参照新建建筑的相关规定确定; 既有结构的性能评估应考虑其耐久性损伤; 基于性能的既有建筑抗震评估方法, 能直接定量评估建筑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性能, 因此可更准确判断既有建筑是否需要抗震加固及如何更有效地加固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现役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时,地震作用水平的确定问题.方法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为出发点,采用Poisson模型,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确定后续服役期内中小震、中震、大震的重现期.结果提出了现役结构三水准抗震评估设防标准.借鉴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最新成果,给出了烈度、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地面加速度的换算关系.通过调整设计基准期,将等超越概率原则推广到考虑不同结构重要性的现役结构抗震评估设防.结论为进一步实现现役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及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评价与加固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现有砌体结构房屋建造年代不一、抗震设防标准不同和建造质量参差不齐的实际状况,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选取了一幢具有代表性的房屋,依据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按照不同的地震参数,用PKPM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得出抗震鉴定结论.然后由点及面地分析了该类房屋在结构抗震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加固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村镇大量在役生土结构民居抗震性能低的问题,提出单面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夯土墙体的方法,研究用该法加固的生土墙体的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设计了5片夯土墙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在恒定竖向荷载下,对试件施加低周反复水平荷载,研究墙体在地震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夯土墙体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特征,得到加固后和未加固夯土墙体的极限荷载和极限位移,验证了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夯土墙体的效果,分析了加固后墙体在地震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表明: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可明显提高夯土墙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可有效避免夯土墙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架节点不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结构设计、施工的一个薄弱环节。通常的节点增大截面加固法是连同框架柱一起进行的。本文针对一个实际加固工程,提出了仅对节点区增大截面的加固方法,并建议了相应的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考虑二次受力碳纤维布加固短柱的抗震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结构加固存在二次受力的特性,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探讨了二次受力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受力性能、破坏特征及破坏机理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不考虑构件二次受力特性的加固加载方案,会过高地评估加固构件的承载力提高值和抗震性能改善的相关指标,将对指导实际加固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很多老建筑或抗震能力达不到现行规范要求的建筑均面临抗震性能评估和加固问题.加固方法种类繁多,各种加固方案的结构抗震性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介绍了汶川地震中汉旺镇一栋仅遭受轻微结构损伤的老式无筋砌体结构的加固方法,分析了其表现良好的原因;并就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一栋加固建筑表现出的良好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以都江堰某需抗震加固的实际工程为例,用ANSYS分别对加固前原结构、加大截面法实施加固后的结构以及增设钢支撑加固后的结构进行了3维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综合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和经受地震考验的成功加固案例后认为,对原结构深入的抗震性能评估是选择加固方案的前提;结构抗震加固应强调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优化,而不是结构构件简单的修复;加固方案应尽量避免增加结构的自重,优先选择相对轻质高强材料;侧向刚度的增大可能导致地震反应显著增加,故增大侧向刚度并不一定能有效降低结构的水平侧移,建议加固后结构强度提高的程度应高于刚度增加的程度;应允分认识到加固可能带来新的薄弱环节和新的不利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有关条款,给出了确定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方法,指出了确定房屋抗震等级存在异议的情形及本文的看法,探讨了两本规范在确定板柱结构体系房屋抗震等级时的态度差异.本文工作对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的原则,论述了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给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抗震加固时应考虑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固方法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Pushover analysis is common because of its conceptual simplicity and computational attractiveness in computing seismic demand. Considering that traditional pushover analysis is restricted in underground structures due to the stark differences in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tructur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pushover analysis method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ismic damage assessment. First, three types of force distribution are presented based on ground response analysis. Next, the target displacements and analysis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force-based and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Then, the pushover analysis procedure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s described. Next, the applicability of pushover analysis to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ponses of a Chongwenmen subway station determined by the proposed procedure and by nonlinear response history analysis. In addition, two other points are made: that the inverted triangular distribution of effective earthquake acceleration is more practical than the other two distributions, and that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force-based design. Finally, a cyclic reversal loading pattern based on one cycle of reversal loads as an earthquake event is presented and applied to the seismic damage assessment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ushover analysis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seismic design and damage assessment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采用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依据初步设计的结构得到结构的屈服位移,根据大震作用下的设计目标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确定等效黏滞阻尼或强度折减系数,从而构造相应的高阻尼弹性反应谱或弹塑性反应谱,并得到相应的位移反应谱.以二折线模型模拟结构的性能曲线,在位移...  相似文献   

13.
重点阐述了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产生的背景,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对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研究状况,讨论了现阶段进行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重大工程结构进行强地震作用下的渐进倒塌全过程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设计方法已成为当前地震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针对结构临界倒塌状态的界定、抗倒塌性能与倒塌机制的评估方法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发展迅速的结构性能优化设计理论和日趋复杂的建筑使用环境的要求.围绕结构渐进倒塌过程分析、相关设计规范或指南、结构抗渐进倒塌性能及其设计以及结构渐进倒塌地震损伤性能评估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利用地震损伤评估体系对高层结构进行损伤分析.在分析总结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一幢1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振动台试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结构整体损伤和材料损伤2个层次进行了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损伤分析,并与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整体损伤指标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作用的结果,且混凝土损伤分布范围更广,为高层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侧向变形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构变形能力定量计算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能确保结构满足不同的性能目标要求。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RC)圆柱侧向变形能力计算方法。通过数值分析对FRP加固RC圆柱截面弯矩-曲率关系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截面极限曲率明显小于试验实测值,两者差异程度受轴压比控制。根据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提出了极限曲率修正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等效塑性铰方法对加固柱侧向变形能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FRP用量较小时符合很好,在FRP用量较大时计算结果偏大。对影响FRP加固RC圆柱侧向变形能力的主要参数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二次结构系统抗震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并对二次结构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概括.对于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结构控制技术是保证建筑结构实现其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对二次结构系统研究概况的分析表明,主-附结构相互作用、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屈服、非经典阻尼等因素对采用基础隔震技术的二次结构系统地震反应的影响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