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均聚聚丙烯(PPH)、嵌段共聚聚丙烯(PPB)、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耐紫外光性能。结果表明,这3种PP中,经过黑板温度为(65±3)℃、光强为0.51 W/m2@340nm时连续辐照400h后,PPB的耐紫外光性能较好,在体视显微镜照片中,并没有出现裂纹;PPH在紫外光辐照前后以α晶型为主,复合少量β晶型,PPB在紫外光辐照前只有α晶型,辐照后出现β晶型,然而PPR在紫外光辐照前后均只出现α晶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共混法研究了滑石粉、绢云母和碳酸钙分别对均聚聚丙烯(PPH)、嵌段共聚聚丙烯(PPB)、无规共聚聚丙烯(PPR)耐紫外光降解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色差分析、体视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其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结果表明:PPB/无机填料复合材料的耐紫外光性能最好;与片层的滑石粉和绢云母相比,碳酸钙与聚丙烯基体的界面黏接性较差;PPH/绢云母、PPB/绢云母、PPR/绢云母的羰基指数分别为0.11,0.14,0.02;相较于其他两种无机填料,PPR/绢云母复合材料的羰基指数最小、耐紫外光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郝丽媛  张军 《弹性体》2014,(2):81-84
主要论述了均聚聚丙烯(PPH)、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结构和特点。重点介绍了聚丙烯(PP)在氧气、氮气和含有光敏剂时的紫外光降解机理及紫外光降解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PPH/PPR/PPB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峰  李炳海  庞波  陈业军  王隆 《塑料工业》2003,31(11):39-41
研究了均聚聚丙烯(PPH)、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嵌段共聚聚丙烯(PPB)3种聚丙烯(PP)共混体季的力学性能,探讨了各组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H能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刚性,PPB则能提高材料的韧性,PPH/PPR/PPB体系的冲击强度随PPB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在均聚聚丙烯(PPH)、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和嵌段共聚聚丙烯(PPB)中分别加入刚性成核剂,研究其对聚丙烯(P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偏光显微镜(POM)等表征手段对改性PP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性成核剂有细化球晶和加快结晶速率的作用;同时能有效提高PP的弯曲模量、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添加0.2份刚性成核剂的PPH和PPB以及添加0.3份刚性成核剂PPR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PA6在紫外光老化中的变色与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挤出共混法制备了添加不同耐紫外光助剂的尼龙6(PA6)。考察了PA6试样在紫外光照射192 h后其黄色指数(YI)与红外光谱(FTIR-ATR)谱图的变化;分别研究了单独加入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和紫外光稳定剂的PA6试样在紫外光老化过程中的变色行为;在此基础上,复配与优化了含有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与紫外光稳定剂的耐紫外老化的PA6的稳定体系。结果表明:紫外光吸收剂与紫外光稳定剂能明显地延缓PA6的紫外光老化;由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抗氧剂(质量比1/1)、紫外光吸收剂Tinuvin 234和紫外光稳定剂Tinuvin 123组成的稳定体系能产生协同效应,使PA6试样具有最佳的耐紫外老化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以共聚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聚烯烃弹性体(POE)为增韧剂,并添加少量的均聚PP制得符合汽车保险枉性能要求的专用料。探讨了基体树脂配比、POE及均聚PP用量对专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共聚PP中PPB1与PPB2两种牌号的质量比为30:70,POE质量分数为20%,均聚PP质量分数为15%~20%时,专用料的性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用于冷热水输送的嵌段共聚聚丙烯(PPB)管材与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的分析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式扫描量热、力学性能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方法,得出了PPB管与PPR管在组成、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有效区别PPB管与PPR管。  相似文献   

9.
PP/UHMW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炳海  陈勇  安峰 《塑料工业》2003,31(7):9-13
采用不同结构的聚丙烯(PP)分别与不同流动性能的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进行共混,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PP和UHMWPE类型的适当匹配对共混物性能的提高非常重要。流动性较好的UHMWPE对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较小的嵌段共聚型PP(PPB)增韧增强效果突出,常温缺口冲击强度可达74.2kJ/m^2,断裂伸长率大于700%;同时共混物的强度和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PPB/UHMWPE二元共混物中加入适当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能够起到“减粘”和“增容”作用,有利于共混物性能,尤其是抗冲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聚四氟乙烯(PTFE)/尼龙6(PA6)复合材料,研究了PA6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刮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等手段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耐刮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均聚PP与共聚PP相比,显示出了优异的耐刮擦性;PA6增加了PP复合材料的模量和强度,从而改善了材料的耐刮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李玉虎  王林  程庆  黄恒梅 《塑料工业》2014,42(10):72-74,80
研究了不同化学结构的聚丙烯(PP)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白油/PP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所添加PP的力学性能保持一致,按照均聚PP、无规共聚PP、共聚PP的化学结构特性,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硬度都依次变小;但是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不仅和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有关系,而且还与PP和SEBS的相互作用有关。在PP的MFR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MFR按照均聚PP、无规共聚PP、共聚PP的不同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均聚聚丙烯(PPH)和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探讨了共混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OM)等对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H/PPB共混物的韧性相比于PPH大幅度提高,同时耐热性和刚性有一定下降,PPH/PPB在质量比为50/50至30/70之间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研制一种耐染色的填充聚丙烯(PP)改性材料,探讨了PP和填料种类对其耐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填充PP耐染色性能的主要因素是PP种类,均聚PP的效果最好,无规共聚PP次之,嵌段共聚PP最差;填料对填充PP的耐染色性能有较大影响,填料A的效果最好,填料B次之,填料C最差,填料质量分数不宜超过20%.提高PP的结晶温...  相似文献   

14.
以共聚医用聚丙烯(PP)为基材,用茂金属催化的多功能性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Exact)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在γ射线辐射条件下,Exact对PP耐辐射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PP/Exact和PP/SEBS两种共混体系的耐辐射性能,材料的耐辐射性能通过辐射前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来评价。结果表明:添加Exact后,PP的耐辐射性能和后期效应有明显提高。为了保证材料的使用性能,PP/Exact共混体系中Exact含量为25%时,PP的耐辐射效果最佳;SEBS对PP的耐辐射改性效果优于Exact。  相似文献   

15.
以共聚医用聚丙烯(PP)为基材,用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在γ射线辐射下,SEBS对PP耐辐射性能的影响。材料的耐辐射性能通过辐射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PP基材经过40 kGy辐射后,其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明显降低,分别从651.2%和4.35 kJ/m2下降到 189.8%和3.01 kJ/m2;SEBS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PP的耐辐射性能;不同配比的PP/SEBS体系,其耐辐射性能和后期效应不同,PP/SEBS质量配比为90:10时,共混物的耐辐射性能最佳,材料的综合性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PP/EPDM共混物光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光加速老化的方法对PP/EPDM共混物的耐光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EPDM质量分数、抗氧剂和紫外光吸收剂对其光稳定性的影响.经过对光老化前后的样品表面微观结构及其性能进行毛细管流变、DMA、SEM和力学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EPDM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P的光稳定性,抗氧剂和紫外吸收剂的加入又能进一步提高PP及其共混物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滑石粉(Talc)及偶联剂用量、均聚聚丙烯(PP-H)与马来酸酐接枝物(PP-g-MAH)及PP-H对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PP)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在填充20%Talc的共聚PP中分别添加PP-g-MAH和PP-H的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用量为1%(相对于Talc)时,所得Talc填充共聚PP综合性能最佳;当Talc用量大于10%时,共聚PP/Tal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熔体流动速率随Talc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弯曲模量则逐渐提高;PP-g-MAH对高流动性共聚PP的拉伸强度增强效果明显优于PP-H,PP-H则使共聚PP的熔体流动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姚姗姗  李炳海 《塑料》2006,35(3):16-19
考察了二氧化硅(SiO2)、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对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基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的SiO2填充PPB,使PPB各项性能均得到了提高,PE-g-MAH的加入又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红外分析表明,表面处理后的SiO2表面羟基减少,极性明显减弱,增加了与PP基体的相容性;POM照片和DSC曲线分析表明,SiO2填充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增加了与PPB基体的相容性,加入PE-g-MAH作为增容剂后,复合材料的晶粒更加细化,结晶温度有所提高;SEM断口分析表明,加入SiO2及PE-g-MAH的PPB复合材料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滑石粉填充共聚聚丙烯(Co-PP)划痕形变的特性。研究表明:滑石粉填充共聚PP的划痕形变是由于黏滑现象造成的,拉伸变形纤维化、空洞、滑石粉裸露及滑石粉与基材界面结合差导致了划痕发白产生。随着耐划伤性能提高,剪切屈服区宽度与鱼纹现象降低,黏滑现象消失。通过对划痕形变特性的研究,将对开发良好耐划伤性能的PP材料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对三元复合体系聚丙烯(PP) /聚烯烃弹性体(POE) /纳米CaCO3进行了改性研究,主要探讨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 g MAH)、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均聚聚丙烯(PPH)等聚合物对该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接枝物有利于三元复合材料强度的提高,在特定的配比下,PPH和PP3 (共聚聚丙烯 )可分别作为该复合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调节剂和增韧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