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折屋说明当代建筑学与工程学的完美结合能够为我们创造出美丽、舒适的可持续住房.该项目在室内外设计中融入了加州的生活方式,建筑的开窗很多.我们在试图建造一个能效最大的房子的同时,优先处理视线、空间、功能与周围环境的连接问题.我们用这种策略将预制房转变成一个宽敞、包容的房间.大面积的室外生活空间通过有效地模糊室内外界限与室内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建筑的朝向与大面积玻璃使室内分区相当明确.不同房间在最有可能被使用的时间段确保能有大量的天然光射入.每时每刻,光影都处于动态的韵律变化之中.我们采用了两种基本策略来增加这个小房子的空间感以便给住户带来更多乐趣:通过加长并弯曲的建筑平面,空间各有不同;谨慎运用光与开口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强烈的视觉连接与功能联系.  相似文献   

2.
正在建造领域,建筑有能力为这个星球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做出重大贡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发达国家的建筑建造耗能大约占到建筑终生使用耗能的40%。另外,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半数以上的全球人口住在城市中。很显然,可持续建筑已经成为长期确保环境、经济及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基石。拉法基豪瑞基金会(原豪瑞基金会)致力于在国际、地区和全球层面促进和推动可持续建造。在它的"旗舰项目"拉法基豪瑞可持续建筑奖(原豪瑞可持续建筑奖)中,中国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国内信息     
正张永和获建筑传媒奖"实践成就大奖"2016年12月6日,筹备近两年的自然建造·第四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颁奖典礼在深圳大剧院举行,实践成就大奖、青年探索奖、技术探索奖和社区贡献奖4个奖项一一揭晓。张永和获得本届建筑传媒奖最高奖项实践成就大奖;青年探索奖由曾志伟和庄慎同时获得;新型空间结构、轻型建筑系统与可持续建造技术(朱竞翔),大理沙溪复兴工程系列实践(黄印武),获得技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回想起来,从2014到2016年,我们每年都为乡村的孩子建造了一个殿堂。2014湖南长沙望城学校2014年夏天,华夏银行面向中小企业主的公益项目——"华夏之星"希望为湖南的乡村学校捐建一所图书馆,委托大闲建筑工作室进行设计。最初的想法是把学校现有的一处房子整修一下,但是有几项限制条件:固定的预算,因为图书馆建设资金主要由参与公益项目的企业家捐助;希望主要建造工作由企业家们亲自动手完成,并且要在7天内完成建造任务。赴选定的望城维新学校考察,可资利用的几处  相似文献   

5.
浙江丽水"二三间"酒窖是nota建筑设计工作室的一个乡村项目。文章从背景条件、建筑形态、平面布局、材料建造、细部设计和使用状态等方面分析了这个项目,试图讨论建筑师在乡村建造现实中的设计方法,表达了一种既保留自主性又关注场所感的建筑立场。  相似文献   

6.
我们以前说的商业建筑是一个建筑单体,比如说一条商业街或是一个商场,而商业综合体则是要通过商业建筑引起的这种人流聚集带来总体服务的提升,它可能会是一个包含有五星级的酒店、管理公司、办公以及写字楼等商住一体的建筑。它比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上的一种转变,也是一种共同需求的转变。一个人如果在这个商圈中买一套房子,虽然可能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7.
正建筑模式·生活方式李翔宁:首先,住宅作为一种建筑模式,在中国很少有独立建筑师会把住宅作为自己实践专注的模式。住宅模式有几层关系,第一,古人在建造园林时把住宅作为一种存在方式,比如王澍用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1来反应自己的建筑哲学,容膝斋图里描绘的是一座非常小的房子,小到只能将自己的脚放进去,从这个层面来说给自己造房子和给别人造房子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如果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2类比,王澍或者中国文人的方式和海德格尔所说的三种方式有共通之处:建、居、思——建造、居住、思考(或哲学思辨),这三种活动在造园的过程中是统一的。住宅建筑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给自己建造住宅,所以想首先谈谈你的自宅,能否从刚才这三种哲学存在关系——建造、居住、思考的角度,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8.
筑梦乡村     
《城市环境设计》2015,(6):230-231
UED:您在建造过程中最关注的是什么? 李道德我们希望把建筑看作是一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其最终的呈现也应该是动态的、整体的,而非静止的、片面的.正如在牛背山的这个项目当中,除了对功能关系考虑之外,我们希望在它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这个房子的过去、当下,甚至是未来.所以另外的一个设计原则是,整个建筑由东向西,是从完全的传统到现代的渐变,也可以说是从本土到数字化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彻底的,包括结构形式、表面材料和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9.
正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建筑实验室[AaL]主持人、华科优建工程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建造我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探索建造的可能性,回到建筑的本体,在那些传统模式化的建造方式之外,建筑物的可能性在哪里?建筑物是如何带有本能色彩地对重力做出反应?或者说,我们还能称之为"建筑"的边界线在何处?在"天空之城"中,建筑和环境呈现了一种模糊的状态:竹子既是景观,也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建筑是"被组织的自然",所谓"空间",具有纯粹的自然属性,仅仅通过几何序列传达建筑师的设计经验。之于我,建筑学本身更接近建造:为什么建造?用什么建造?如何建造?我经常尽量抑制建筑师形式先行的职业习惯,去关心一个房子究竟可以怎样"生长"出来,形式是否是我能接受的结果,或者说如何去引导和改善最原始和本真的结构诉求。我更喜欢把建造当做一种兴趣,甚至是一种去了解世界的方式,因为尝试去连接不同材料着实是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15,(6):310-315
诗意的表达——中国化的空间与中国化的建造节奏 陈一峰: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光临我们设计的酒店并赐教,这个项目开始于6年前,从开始做方案到建成经过了好几年,其中有很多的收获也有很多艰辛.在设计伊始,甲方除了功能和造价以外没有提任何的限制要求,不像大多数地产商那样,一开始就会从功能到风格等提出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因而给了我们的设计很大的发挥空间.设计开始前我们根据基地所处的环境,给项目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能反映中国空间、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