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入侵检测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之一。Linuxshell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出现了基于脚本的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数据之间具有耦合性、关联性和复杂性,只对单个日志进行分析的常规脚本检测容易导致漏报。基于Linux操作系统,采取联系分析的方法对黑客入侵特征进行检测,并运用一个脚本程序对这个方案进行了实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入侵检测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之一。Linux shell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出现了基于脚本的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数据之间具有耦合性、关联性和复杂性,只对单个日志进行分析的常规脚本检测容易导致漏报。基于Linux操作系统,采取联系分析的方法对黑客入侵特征进行检测,并运用一个脚本程序对这个方案进行了实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误用检测模型自适应建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攻击模型库需要专家手工建立,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为了实现入侵检测系统中入侵特征提取和攻击规则生成的自动化,提出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入侵检测规则学习问题中.采用遗传进化操作启发式搜索网络特征数据空间,通过操作算子进行遗传运算,产生出具有高适应度的个体,从而自动归纳出某种入侵的共同属性.采用DARPA入侵检测评价计划数据库进行了仿真实验,该方法归纳总结出的攻击特征符合客观事实,与专家建立的攻击规则一致,并且较好地处理了噪音数据,具有鲁棒性.误用检测模型自适应建立算法能够在无专家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建立攻击类型库,增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4.
联动入侵检测的Linux动态防火墙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传统安全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优势和缺点,指出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进行联动的必要性,设计了联动入侵检测的动态防火墙,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该动态防火墙提高了防火墙的实时响应能力,增强了入侵检测的阻断功能,实现了网络的整体防御.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防火墙环境的边界防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边界防火墙在动态防御方面的缺陷,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三种联动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防火墙环境,具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功能,采用系统嵌入方式的边界防御系统模型。模型利用队列通信机制实现防火墙和入侵检测协同工作,共同检测和防范对系统的入侵行为,并通过安全通信模块与分布式防火墙连接。最后给出了在Linux下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基于防火墙与入侵检测联动技术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种安全技术之间的联动能够弥补各自的缺陷,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建立一个全方位的防御体系。联动是今后安全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而基于防火墙与入侵检测联动技术的系统,有效地提升防火墙的机动性和实时反应能力.同时增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阻断功能。对基于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之间联动的技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设计基于防火墙与入侵检测联动技术的系统关键技术,提出利用manager-agent实现双方联动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基于入侵检测技术的网络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已成为国家和国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入侵检测技术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剖析了网络面临的各种威胁,接着在分析防火墙技术的缺陷的基础上,引出了入侵检测技术,并对入侵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侵检测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新的动态安全防御技术,它是继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防线、入侵检测模型、入侵检测方法,介绍了入侵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和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各自不足,在对传统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以及数据包过滤器BPF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新的系统设计方案,并对BM字符串匹配算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实现了网络安全的多层防御.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核模型,具有很好的扩展能力和适应能力.结合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论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入侵手段的不断变化、发展,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已经不能完全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如果在系统被入侵后还要提供一定的服务或者是降级的服务,这就需要容侵系统来维护这些服务的继续.分析了最近国际、国内的一些主要的容侵模型,并针对不同的模型给出一定的评价.通过这些分析可知,容侵技术继入侵检测、防火墙技术之后必将成为未来网络服务器的必备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治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侵检别是继“防火墙”、“数据加密”等传统安全保护措施之后新一代的安全保障技术.文中分析了传统入侵检别的不足,在公共入侵检到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治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框架,并在此模型下讨论了这个模型具体实现的细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免疫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变目前网络安全防御主要依靠防火墙、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传统网络安全工具进行被动防御的局面,将人工免疫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免疫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实现对网络中已知和未知入侵行为的检测;依据生物免疫系统抗体浓度的变化与病原体入侵强度的对应关系,建立网络风险实时定量评估模型.在对网络安全状况的趋势预测中,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ARMA模型对网络当前安全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实时、定量的分析、预测,从而有效地缓解网络攻击造成的危害,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应急保障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及时有效调整网络安全策略,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是网络安全保障的一个较好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主动安全防御技术,它可以和防火墙结合在一起,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本文从讨论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出发,阐述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和移动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并给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网络安全是建立企业网络信息系统时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机制的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对比与分析。防护墙是一种边界安全防护层,经过仔细配置,能够在内部、外部网络之间建立一道安全屏障,降低网络被入侵的风险。但单一的防火墙技术只能在相对的时期内保证网络的安全,需要不断的维护、调整、升级其安全策略。监测与检测技术从安全技术层面为网络管理部门提供了进一步实施安全管理和维护的手段,使其既能防范来自外部的非法入侵又能防范来自内部的恶性破坏以及人为的误操作。提出了企业网络建设中这两项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