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压差热扫描分析技术在润滑油热氧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型航空润滑油进行热氧化模拟试验 ,应用高压差热扫描分析仪 (PDSC)和GC评价润滑油中抗氧剂N-苯基 -α萘胺 (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结果发现在该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 ,1nCNPAN与PDSC的OIT (氧化诱导期 )具有极佳的线性相关性 ,表明PDSC是研究润滑油热氧化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2.
模拟实际使用条件,研究抗氧剂N-苯基-α-萘胺(NPAN)在聚α-烯烃(PAO)基础油中的热氧化性能,结合FTIR技术分析200 ℃反应油样的结构组成,应用GC/MS评价抗氧剂N-苯基-α-萘胺(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结果表明,在PAO热氧化衰变过程中,其运动黏度值的变化与抗氧剂的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随着抗氧剂的大量消耗,基础油开始急剧氧化,出现氧化失效现象;NPAN的热氧化反应为拟一级反应,抗氧剂的热氧化动力学规律可以很好地预测抗氧剂随反应时间及温度的消耗量,进而反映润滑油的热氧化衰变情况,为润滑油状况实时监控和及时掌握换油周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相色谱,通过外标法定量分析某飞机发动机在用润滑油中低温抗氧剂和高温抗氧剂的衰变规律;利用加速氧化试验,探讨高温抗氧剂的热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该航空润滑油在使用中,高温抗氧剂基本能维持在一定水平,其热氧化衰变过程近似为一级反应;补油可明显延缓润滑油高温抗氧剂的衰减速率,且补加油情况对抗氧化性能有一定影响;低温抗氧剂在使用中衰减比高温抗氧剂要快得多;通过检测润滑油的黏度和总酸值变化,可以监控航空润滑油的氧化衰变,从而有效保障飞机发动机的润滑油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PANA含量在某型航空润滑油中的变化规律,采用PANA含量和传统理化指标对该航空润滑油进行了状况监控,并对监控的结果进行了灰色关联度计算,揭示了PANA含量与传统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指出PANA含量能较好地反映航空润滑油的热氧化衰变情况,为润滑油状况监控及故障诊断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温度和反应条件下的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DHS)基础油理化指标进行考察,并采用GC/MS现代分析手段测定油样结构组成,探讨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的热氧化衰变规律,从分子水平揭示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高温衰变后颜色、黏度和酸值变化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氧气和抗氧剂N-苯基-α-萘胺(NPAN)对DHS黏度高温衰变影响较小,这是因为油品分子链在高温作用下既发生裂解使黏度低,也会相互聚合使黏度增大;氧气的存在会与自由基生成醇、醛和酸等含氧化合物,使油样酸值急剧增大,添加NPAN后极大地抑制了酸值升高,油样酸值的突变温度升高,表明NPAN在酯类基础油中发挥了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聚α-烯烃为基础油的JC-1、JC-2、928N和928U航空润滑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提出提高航空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聚α-烯烃基础油及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进行分析,利用固体探针-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了解了润滑油有机质组成的变化,为控制主润滑油品质衰变及在用油变色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航空润滑油的热氧化安定性,模拟聚α-烯烃(PAO)和酯类油(DE)两种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在发动机内的高温工况,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等仪器对反应油样的黏度和结构组成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AO具有较差的热氧化安定性能,在200℃时就发生分解,而DE的分解温度可达到300℃。在两种航空润滑基础油的高温衰变中,均有不同的产物生成。PAO衰变产物主要包括烷烃和烯烃,而DE的衰变产物主要是含氧化合物。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航空润滑基础油的高温衰变机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航空润滑油的热氧化安定性,模拟聚α-烯烃(PAO)和酯类油(DE)两种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在发动机内的高温工况,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等仪器对反应油样的黏度和结构组成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AO具有较差的热氧化安定性能,在200℃时就发生分解,而DE的分解温度可达到300℃.在两种航空润滑基础油的高温衰变中,均有不同的产物生成.PAO衰变产物主要包括烷烃和烯烃,而DE的衰变产物主要是含氧化合物.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航空润滑基础油的高温衰变机理.  相似文献   

9.
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评价方法及与PDSC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是决定润滑油使用寿命的主要指标之一。氧化安定性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氧化管试验法、旋转氧弹法和PDSC法三大类。氧化管试验法和旋转氧弹法是两类经受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的模拟试验方法。PDSC是一种热分析方法,在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研究中用途日益广泛,本文评述了其与氧化管试验法和旋转氧弹试验法之间的比较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某型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性能结构热衰变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航空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聚α-烯烃(PAO)和抗氧剂N-苯基-α-萘胺(T531)组成。借助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航空发动机温度,研究不同温度下抗氧剂T531对PAO理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反应产物的结构组分变化,探究PAO和T531的高温衰变机制。结果表明,高温促使PAO基础油发生分子链断裂反应并产生了含氧化合物,致使PAO黏度降低和酸值升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T531较好地延缓了PAO分子链的断裂;T531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也会发生衰变,产生大量链状酮类化合物,加深了润滑油颜色。  相似文献   

11.
简述柴油机润滑油衰变的原因和形式,以及润滑油理化性能检测技术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油品分析技术。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认为润滑油品衰变监测方法将逐步转向快捷、经济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油品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2.
润滑油衰变原因及其对机械设备危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润滑油衰变的因素、危害等方面讨论了润滑油的变质对机械设备的影响.依照衰变监测及时换油可使机械润滑和机械设备统一起来,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实验模拟发动机实际工况条件,研究不同氧化温度对以聚α-烯烃合成油为基础油、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对,对’-二异辛基二苯胺为抗氧剂的某型航空润滑油理化性能的影响,并根据润滑油高温氧化后产物的结构组成,分析PAO航空润滑油的氧化衰变机制。结果表明:温度越高,该型航空润滑油产生的小分子越多,黏度降低,酸值增大;抗氧剂的加入可以明显减缓油品黏度的衰减过程,并抑制小分子异构烷烃和烯烃的生成;在高温氧化衰变过程中,PAO基润滑油的高温氧化衰变经历了自由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载荷与润滑油性能的相关性,以自制的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为试验设备,设计并搭建了润滑油性能在线监测系统。选取润滑油粘度、介电常数及磨粒浓度为在线可测量,研究了载荷对服役阶段润滑油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并对基于不同载荷的润滑油状态进行了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载荷与润滑油性能衰变程度存在着相关性,且随着载荷的增加,润滑油的性能下降,氧化衰变程度加剧,磨损程度加剧。本研究为今后研究润滑油的健康状态表征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ND5内燃机车柴油机润滑油的热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热重法TG和DTG,研究铁路ND5机车柴油机润滑油的衰变规律,热重分析数据与理化分析数据的相关性,以及利用热重分析数据对润滑油使用性能进行合理控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85P-72型冷冻超速离心机是日本日立工机生产的,最高转速为85000转/分,最大离心力为61570OXg,其控制系统有八个报警英文提示:水(WATER),润滑油(OIL),温度(TEMP),碳刷,(BRUSH),转头(ROTOR),真空(VAC-UUM),系统(SYSTEM)转速(SPEED)。八个报警提示中只要有一个发光显示,离心机就不能运转,这就保证了离心机运行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本文就85P-72型冷冻超速离心机发生的一些常见故障及修理过程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故障11.l故障现象:转速达不到最高转速。在自动操作状态时,转速升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建立行车跟踪试验的基础上,对目前汽车发动机通用的几种润滑油进行理化分析,铁谱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发动机在用润滑油的衰变规律。指出必须充分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如车况,油质等,在系统观点指导下,运用性能关联方法,才能深入揭示发动机润滑油的衰变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为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选用的润滑油应具有以下的良好性能。 (1)良好的抗高温性能: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大部分润滑油处在高温下。润滑油通过燃烧、氧化、分解等变化,生成积炭、不溶物等,使其老化、变质,失去了润滑作用。因此,润滑油要有良好的热氧化稳定  相似文献   

19.
烷氧基硼酸铜的热氧化安定性和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硼砂为原料合成了两种烷氧基硼酸铜润滑油添加剂,利用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了其结构,并考察了其油溶性、热氧化安定性和腐蚀性,结果表明,烷氧基硼酸铜具有良好的油溶性、热氧化安定性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苯并咪唑的衍生物对润滑油抗磨及抗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合成了S-(1-苯并咪唑-1-)甲基N,N-二辛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酯,运用各种分析仪器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四球试验和铜片腐蚀试验分别考察了其对润滑油的抗磨及抗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抗磨和抗腐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