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运用单片机技术实现的全数字化可控硅充电、浮充电装置的方案,该方案采用了多 C P U 并行运行技术和数字触发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常规模拟充电电机的功能,更可以实现常规充电机不太容易实现的功能,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提供两种通信接口( R S232 及 R S422) 可与远方监控通信,彻底实现对充电设备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四遥功能,为发电厂、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及真正实现无人值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电力行业多次要求政府部门上调电价。2007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上半年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新闻报道,其中提到,“主要工业行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增幅较高。从实现利润看,钢铁、石化、机械、化工、电力等行业实现利润增幅超过50%,分别为116%、95%、73.6%、63.7%、59.4%。国有煤炭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国有汽车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5.6%,国有石油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0:7%……”  相似文献   

3.
基于SOPC的等精度数字频率计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等精度数字频率计的SOPC实现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从性能和成本的要求出发配置嵌入式Nios II软核的微处理器系统,实现了"FPGA+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无缝结合。频率计各参数测量由FPGA逻辑实现,计算、控制与显示由微处理器系统实现,二者结合完成对频率、周期、占空比、脉宽的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该频率计的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体积小。验证了SOPC实现等精度频率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的概念、功能、作用、目标、实现条件、实现形式,并对配电自动化的体系结构、终端、通信技术、实现模式、发展阐述其观点。  相似文献   

5.
电能量采集系统信息集成及功能拓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银川供电局实现电能量信息集成所具备的条件、实现方法、采用的技术、整合后的功能等。通过将分散、孤立的小系统进行功能整合,达到提高各采集子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实现数据共融、共享,消除数据孤岛,深化系统应用,实现管理信息化,提高营销管理服务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如何应用本质安全理论,加强发电厂安全管理,强化培训,实现人员本质安全;加强设备管理,实现设备本质安全;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实现运行本质安全;加大安全投入,实现劳动和环境本质安全;建立、健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IEEE 802.11ac超高速WLAN原型机的设计方案,并基于NI的PXI平台和LabVIEW图形化语言开发实现。系统在FPGA上实现了802.11ac物理层基带的编解码、(逆)流解析、调制解调、(逆)FFT、同步、信道估计均衡等模块,同时通过估计接收信号强度修正接收天线放大倍数实现自动增益控制(AGC),从而实现自适应调制。最终联合PC上位机实现视频流实时传输。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接收信号误帧率低、传输速率高,能实现视频流的高速高质量传输,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信息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知识管理系统试运行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知识管理一期系统于2005年5月30日上线试运行。一期系统实现了知识管理、协作办公两大目标。从应用模块角度,实现了项目主线和知识库的管理。其中项目主线包括:合同管理、科技项目管理、指令任务管理、部门任务分配、部门任务执行管理、客户管理;知识库实现了流程中的知识积累、知识体系分类的展现、全文检索、文档版权保护功能。知识管理二期系统中将综合信息平台作为重点目标,实现与邮件、信息资源等的集成,实现部门门户、个人门户等,同时增强数据分析,实现动态报表、预期报警…  相似文献   

9.
数据采集器是实现对工业现场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存储、以及数据处理的一种自动化设备。本文基于物联网和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低成本、通用的数据采集器,实现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数字信号的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器通过SD卡实现数据的本地存储,并通过无线网络上传采集的数据到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远程存储。测试结果表明该工业数据采集器可以实现现场数据的实时、可靠采集,具有采集精度高、实时性强、支持多种传感器、通信速度快、传输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安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为误操作责任事故,分析了银川东换流站联锁防误闭锁软、硬件实现方式,并与综自站微机防误系统实现方式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换流站联锁实现方式的优点及换流站引入微机防误系统的弊端。分析结果表明:换流站联锁防误系统软、硬件实现方式与综自站"五防"闭锁实现方式相比存在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人为干扰因素少、利于实现顺序控制和集中监控且使用便捷等优点。可考虑在部分综自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单级隔离型软开关功率因数变换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兼具软开关和箝位的新型单级隔离型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变换器拓扑。该变换器能满足电气隔离的应用要求,提升单级隔离型PFC的功率等级。与传统单级结构相比,新拓扑输入电流校正效果明显,功率因数接近1。比较理想地解决了限制单级PFC功率等级的变压器漏感和直流母线电容应力问题。箝位电容被充分利用简化了零电压过渡(zero voltage transition,ZVT)技术在隔离型变换器中的应用,既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环境、优化系统电磁兼容,又提高了变换效率。实验制作一台87 kHz,1 kW的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变换器的效率基本能够达到93%(半载以上),功率密度提高,适合于中大功率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ANSYS软件用于镜板和推力头的热传导和热弹变形计算的方法.考虑到镜板和推力头结构和受力周期对称的特点,取其Z分之一(Z为瓦块数)作为ANSYS有限元分析模型.推力头和镜板接合面为三维等效热传导单元和三维接触单元.镜板在力载荷作用下,周向变形的高点处在瓦上,低点在瓦间,径向变形在外径侧上翘;镜板在温度载荷作用下,周向由于恒温而不产生变形,径向变形为下凸.镜板面的综合变形为径向下凸,外径侧上翘,沿周向为波浪形.  相似文献   

13.
适用于变电站的CAN现场总线通信适配卡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于现场总线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以及节点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是系统的核心;适配卡把节点的数据上传到上位机,同时又把上位机的命令和数据下传到节点,是核心中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适配卡设计方案,采用ISA接口,使用89C52微处理器,SJA1000作为通信控制器,并利用双口RAM作为PC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通道,使用EPLD器件作为双口RAM的控制和中断信号处理.最后简要阐述了适配卡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4.
桂存兵 《电力技术》2014,(4):97-101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燃料电池等输出电压较低的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大功率和高增益变换器的研究成为电力电子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为实现DC/DC变换器的高增益和高可靠性,提出了一种非隔离无源箝位型交错并联型变换器,其输入并联而输出串联,并试制了1台200W实验装置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源箝位电路可有效回收漏感能量,实现主开关管的软关断和软开通,既避免了附加箝位器件,降低了成本,又达到了与有源箝位电路类似的功效,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该新型变换器在保持合理占空比的情况下,获得了高增益,降低了变压器的匝比,并使反向恢复问题得到抑制,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有了一定的提高,磁芯的体积有效减小,证明了这种新型变换器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论述ASVG的工作原理,根据控制原理设计ASVG的模糊PI(Fuzzy-PI)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器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同时引入PI控制改善模糊控制器的静态性能,增强其鲁棒性.该控制器使系统在电流跟踪误差较大时比例控制占主导,误差减小速度较快,在误差减小到一定范围内时积分控制占主导,实现稳态无差.并且该控制器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控制能力,增强了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具有满意的控制精度,易于实现数字控制,比传统的PI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数字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负荷裕度是静态电压稳定性最重要指标之一,定义了非线性复变电力系统的最小负荷裕度。利用非线性电路动态等值方法,引入功率参变量,构造拉格朗日函数。证明非线性电力网络负荷节点获取极大有功功率的必要条件:负荷静态等值阻抗模等于负荷节点看进系统的动态等值阻抗模,然后提出评估电压稳定性的阻抗模裕度指标。同一扰动下,阻抗模裕度越小,电压稳定性越薄弱,节点负荷裕度越小,只需计算最薄弱节点的最大负荷裕度,即系统最小负荷裕度。通过阻抗模裕度最先到达零来确定最薄弱节点获取的极大有功功率,计算其最大负荷裕度。计及负荷功率扰动方式与负荷电压静态特性,通过对IEEE30节点系统的仿真表明:单节点负荷功率扰动方式及恒定阻抗与恒定电流负荷比例的增加,提高了系统的最小负荷裕度。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采用振动频谱分析法实现线路张力的间接测量。首先,分析了导线微风振动的原理,讨论了导线张力与其振动频谱相关性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导线张力和振动信号同步测试系统,校准了张力测量系统,设计了振动测量系统。根据架空输电线路的实测结果,采用小波分析对信号进行了降噪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振动频谱法能够对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提供较好估计,适合在线监测使用;导线横向水平振动时,频谱分布与理论计算结果存在差异,其一阶振动本征频率相对变小,认为对于多股绞合导线,大振幅振动产生较大阻尼力,消耗风能输入功率,降低了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18.
电晕电流及其辐射信号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得到电晕放电辐射场的时域和频域特征,采用针板结构首先对电晕电流及其辐射场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电晕电流及其辐射信号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电晕电流脉冲波形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①负极性下先发生电晕放电,但正极性放电发生时,脉冲幅值比负极性时大;②负电晕电流脉冲波形的上升时间小于正电晕电流。实验结构不同,电晕放电辐射场的特征不同:利用第①种实验结构得到的放电波形的上升时间为十几个ns,频率分布范围集中在20~100MHz;利用第②种实验结构得到的放电波形的上升时间为几个ns,频率在200~600MHz。该结论对于下一步研究空中带高压物体的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特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精度低、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双LCC型MCR-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将MCR-WPT系统的负载与互感识别问题等效为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进而转化为深度学习非线性拟合问题,并给出模型的训练方法,最后得到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MCR-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模型.通过离线方式训练负载与互感识别模型,并将训练完成的识别模型导入微型控制器,只需要采集系统输入电流值和传输距离就能够实现负载与互感在线同时识别,识别速度快、精度高,有利于系统的实时控制,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有利于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冯号  黎英  蔡星全 《电机与控制应用》2021,48(2):45-49,56
磁阻电机电感非线性、电磁环境复杂多变,MATLAB对于复杂电磁参数处理能力有限且不能精确反映电机实际运行工况。设计了一款新型磁阻电机并对Maxwell、Simplorer与MATLAB耦合使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推算了新型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基于Motor-CAD搭建电机模型。基于Maxwell对电机参数进行优化并阐述了ECE模型提取过程。基于Simplorer建立了驱动电路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直接转矩控制(DTC)主电路模型,之后耦合进行联合调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DTC的新型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更低,多款软件的耦合仿真分析是可行的,且能够精确反应磁阻电机实时工况和任意时刻磁力线分布。丰富了电机设计途径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