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从分析停车需求影响因素入手,引入土地开发强度、小汽车出行比例的增长率、以及高峰时间泊位周转率、泊位利用率等参数改进停车生成率模型,对邯郸市中心商业区的停车需求现状进行评价并对2020年的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中心商业区的现状停车供给严重不足,2020年时仍将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建设停车设施,将给中心商业区的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需要从供应和需求两个源头出发,综合采取停车控制策略,降低由于过大的停车需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的停车问题特别是商业中心的停车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福州东街口中心商业区停车目的、停车时间分布、停车场选择等问题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福州东街口中心商业区存在着停车时间、空间利用的不均衡现象,现行的停车费率没有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费率标准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立式停车楼将是未来停车场的发展方向,停车诱导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的停车问题特别是中心商业区的停车问题日益突出,为找出对策,对福州市东街口中心商业区5处典型停车场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停车者的个人基本特性、停车行为特征和停车收费价格的意向。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利用停车价格调节出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现行收费政策不足之处,并给出了调整停车收费价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快速路停车波模型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北京城市快速路实际交通数据发现,传统停车波模型计算值与实际观测数据存在较大偏差,不能准确描述车队的停车过程,这主要是由停车波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格林希尔治速度-密度模型导致的。鉴于车队的停车过程属于高密度状态,故采用格林伯速度-密度模型对传统停车波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利用实际交通数据对修正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修正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观测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5.
基于运动学方程的停车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描述连续交通流中的停车波现象,分析了停车波传播的运动学特性,基于运动学方程建立了停车波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与基本交通波模型推导的停车波模型一致。为验证该模型,设计了数据采集方案及参数标定方法。利用长春市的调查数据标定了模型,得到停车波波速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3.85%。结果表明,基于运动学方程的停车波模型可以描述连续交通流中的停车波现象,参数标定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心商务区停车收费与停车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中心商务区停车时间选择行为为对象,研究具有不同特性停车者的停车行为和停车时间,对停车行为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停车时间的选择模型,并通过本模型,分析了停车收费与停车行为的关系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鉴于目前苏州市观前地区路边停车收费费率不尽合理,路边停车饱和度高,路边停车泊位周转率低的实际情况,在观前地区路边停车实况调查及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地区路边停车收费的目的、定价依据及停车者对路边停车收费的容忍度函数,根据容忍度函数对观前地区路边停车收费费率进行了探讨,计算出的路边停车收费费率与实际调查数据相吻合,说明该函数能够合理地计算城市中心商业区路边停车收费费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违章停车人工检测方式的缺陷,设计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停车违章监控算法。在禁停路段区域设置视觉传感器采集视频图像序列,利用自适应的混合高斯模型实现复杂交通场景下的背景抽取,提取可能运动前景目标。利用像素级时间序列特征检测静止物体,并根据对象级区域特征实现停驶车辆的辨识,获取车辆的违章停车信息。根据不同禁停区域的具体违章要求实现自动警报。最后,通过实际交通场景视频序列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微软与英特尔合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软与英特尔通过合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财富。运用博弈论分析它们竞争中的合作以及合作中的竞争,从而剖析Wintel联盟创造价值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建成环境对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考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停车可用性,以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为中介变量,构建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PAM-DCM)。利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借助Mplu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与不考虑停车可用性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停车可用性的模型拟合效果更优,且停车可用性对小汽车通勤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建成环境对小汽车通勤有显著影响,且居住地建成环境的影响大于工作地。 相似文献
11.
以拥挤收费政策交通影响评价为研究对象,运用非集计出行需求预测理论,建立了拥挤收费政策交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居民政策响应行为预测模型系统,从出行方式、时间、空间分布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拥挤收费政策对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并对佛山市南海区实施拥挤收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南海区平衡出行时间分布,降低拥挤区域道路饱和度,但在交通结构优化和出行时间调整方面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建立的以非集计理论为基础的"交通状况分析-管理政策制定-响应行为预测-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模式对我国城市制定、评价和实施相关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干线典型路段速度-流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春市干线道路的交通流实测数据为依据,绘制了速度-流量的散点图,建立了散点图及边界的线性回归方程,并与Greenshields速度-流量理论模型曲线、高速公路的速度-流量散点图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城市道路的速度-流量特性。实际应用表明,该特性分析能为交通管理者确定信号控制策略提供速度-流量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建筑行业协会的现状,对建筑企业加入行业协会的行为作了定性描述,构建了建筑企业入行行为的完全信息静态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对比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得出了建筑企业入行行为得以维持的前提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建筑行业协会的体制完善和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Chen Xue-we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Z1)
以北京快速路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路段调查数据对快速路的交通流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入口匝道优化控制方法。采用时间占有率与速度两个参数作为控制变量实现入口匝道的反馈控制机制,以两者的综合控制效果确定入口匝道的调节流量。采用模式识别中的线性判别函数对模型中的临界阈值进行标定。利用VISSIM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与无信号控制方式相比,本文方法可提高主线平均速度8%左右,减小行程时间7.2%。 相似文献
15.
通过简化城市路网,对具有不同的面积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方格状路网进行了道路等级演化的仿真研究。构建了道路等级自组织演化的框架,并以道路等级更新前后路网总出行时间和交通事故次数的变化作为判断道路等级是否更新的依据,采用Matlab软件编程,不断更新部分道路等级,直到路网达到稳定。最后以6个不同规模的路网作为仿真研究对象,揭示了路网自组织演化的现象,发现高等级道路周边"其他类用地"所占比例较小;且对同等规模的路网而言,同等级道路周边各类用地性质的土地分布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缓解居住区停车难问题,挖掘了居住区停车场立体化改造的决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系统梳理了居住区停车场立体化改造的工作流程,分析了停车场选址、投资模式等影响因素与支持意向决策之间的关系.以葫芦岛市为例开展停车场立体化改造决策意向调查,基于随机效用理论,构建基于二项Logit(binary logit,BL)模型的居住区停车场立体化改造决策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小区停车管理的满意度以及居住区户均车位数、停车位利用率等因素对停车场立体化改造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敏感性分析显示,18~40岁的停车人群以及户均车位数低于0.9的居住区接受改造的概率较高,弹性值高.
相似文献17.
为改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减少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对2008年我国发生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管理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而明确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从监管体系的结构出发,应用事故树法建立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树。通过对最小割集及结构重要度的计算,得出各监管要素对监管体系建设的影响程度,进而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即监控平台的技术应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及运输人员的素质。本文为建设以科技为支撑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改善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ydney coordinated adaptive traffic system,SCATS)线圈数据短时多步预测的效果,在对SCATS线圈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短时多步预测双层模型,包括基于NARX(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del with exogenous inputs)神经网络的多步预测方法以及基于FTD(Focused time-delay)神经网络的可预测步数在线估计方法,并采用某特大城市SCATS线圈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进一步降低SCATS线圈数据短时多步预测的误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