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短时延情况,本文利用容错的思想建立了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网络控制系统发生传感器故障时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切换系统理论分析了闭环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用LMI形式给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和控制器的设计形式,最后给出了仿真证明。 相似文献
2.
根据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上界及对象模型,建立网络控制系统的整体模型,应用极点配置广义预测方法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以保证网络控制系统控制的有效性与稳定性.考虑到网络时延的随机性,基于神经网络建立网络时延误差的预测补偿模型,用时延误差预测值对输出预测值进行补偿,构成基于极点配置和误差补偿的网络控制系统预测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较高精度,可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3.
4.
5.
参数时变系统可以通过增广状态法转换成一种标准形式.本文应用极点配置设计法,设计了基于网络控制系统标准形式模型的控制规律和观测器,并证明了分离定理仍然成立.仿真研究表明该设计方法应用到网络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类存在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控制器和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离散模糊T-S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并行分布补偿(PDC)原理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应用Lyapunov定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研究了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基于LMI的状态反馈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控制方法能够保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NCS)中的随机时延问题,根据实际网络时延的分布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离散T-S模型,并用并行分布补偿原理(PDC)设计模糊控制器.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控制系统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利用Lyapunov定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研究了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基于LMI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例证明控制方法能够使具有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8.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NCS)中的随机时延问题,根据实际网络时延的分布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具有随机时廷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离散T-S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并行分布补偿原理(PDC)设计模糊控制器.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控制系统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利用Lyapunov定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研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了基于LMI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控制方法能使具有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随机多变量自适应极点配置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的随机多变量自适应极点配置控制器,由于采用了一种新的极点配置结构,它不仅可以避免求解伪交换矩阵方程而实现任意极点配置,跟踪时变参考输入,而且可以抑制随机噪声干扰.该控制器不仅可以控制开环不稳定或非最小相位系统,而且还可以控制具有任意、未知或变化的延时结构和具有任意输入输出个数的随机多变量系统。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本文提出一种鲁棒自适应极点配置预估控制新方法。它有效地克服了因对象模型与史密斯预估模型不同而引起的系统不稳定现象。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可消除未知确定性扰动影响的极点配置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扰动可以是频率未知的正弦波类及分段有界的t的多项式等形式的组合.本设计法改进了求解扰动模型的计算方法,对扰动的频率数及被控对象的模型阶数没有限制.与有关文献相比,算法简单,控制特性得到改善.仿真结果表明了本设计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随机时延会导致系统的性能变差甚至不稳定。通过对随机时延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基于内模PID控制原理的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并以工业过程控制中经常用到的二阶对象为控制对象,完成了网络环境下的内模PID控制器的设计。仿真对比表明,该控制器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补偿,保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变量解耦极点配置自校正前馈控制器,它具有使伺服跟踪性能和随机调节性能两者均优的组合自校正特性.仿真例子说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极点配置前馈控制器假设系统用CARMAx模型描写为Ay(t)=q~(-k)Bu(t)+q~(-d)Dv(t)+Ce(t) (1)其中A,B,C,D是滞后算子q~(-1)的多项式;k,d为时滞,k≤d;y(t),u(t),v(t)分别为系统输出、控制和干扰;e(t)是零均值、方差为σ~2的白噪声. 相似文献
18.
直接辨识扰动模型的内模极点配置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直接在辨识器中估计扰动模型和过程模型参数的算法,扰动模型用于极点配置自适应控制,根据内部模型原理消除未知确定扰动.由于使用了与常规方法不同的观测向量,因而省去了分离扰动模型的计算过程.这种方法可适用于多个扰动频率的情况,且辨识器的阶数不超过常规辨识器.分析了参数的可辨识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20.
事件驱动模型是对时延值小于一个采样周期的网络系统的主要描述方式,针对事件驱动模型描述的网络系统,研究其控制策略以改善其控制性能。首先将原有的事件驱动模型通过增广转化为标准离散模型,并将其系统矩阵中包含的由网络随机时延造成的不确定性描述成为多凸多面体模型。针对模型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强时延依赖控制增益集合,并给出根据时延值实时信息从集合中在线加权组合得到最终控制增益的方法。通过增强控制器和时延值的依赖性,增加控制器设计的自由度,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