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受到影响,能源需求大幅下降。沙特率先打响"石油价格战",主要产油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美国页岩油气受到的冲击最大。面对当前形势,低迷的油气需求和低油价仍将持续较长时间。但超低油价是短期行为,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将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能源供需格局加速重构。未来相当长时间,世界油气供给格局仍将由美国、沙特、俄罗斯主导,但将面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日益严峻挑战。低油价已对我国石油上游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建议:一是我国要警惕较长时期的高油价;二是石油公司勘探投资不能减;三是加强油气科技的自主创新,降本增效是关键;四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石油的需求持续攀升,而国内石油产量一直保持缓慢增长,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假定未来我国石油消费量等于石油需求量,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7.177%的速度增长,石油需求弹性保持在0.5的水平,采用情景分析法、能源需求弹性法和时间序列法对我国未来几年的石油需求、供给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未来几年石油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2020年会达到约3.9×108t,形势很不乐观。鉴于此,建议首先要立足国内,鼓励低品位石油资源开发,保障石油基本供应;其次要放眼海外,调整战略重点,弥补我国石油供需缺口,三大石油公司应在稳定中亚、非洲市场的基础上,大力进军南美、中东和亚太市场,加强海外油气合作,实现海外规模化经营;同时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缓解国内石油供需矛盾;另外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整体需求;还应该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地建立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完备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并尽快出台石油储备法。  相似文献   

3.
世界油气地缘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能源发展进入加速低碳化转型期,油气供给相对宽松,油气市场处于"东西互换"的重塑期。我国应适应世界油气发展新形势,推进低碳化能源革命,抓住机遇,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提升我国能源结构中油气消费比例。为保障我国中长期油气供给安全,应积极实施"油气自主"战略,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辅以油气税制改革和政策扶持,增强我国自产油气长期持续供应的保障能力;同时,强化能源外交,拓宽国际油气资源合作开发领域,增强跨国油气多元化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国内外石油上游利润被压缩。面对这种情况,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纷纷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或减少勘探开发投资,或优化资产组合,剥离部分非核心油气资产增加现金流入。这使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处境尴尬。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却遭遇全球页岩气发展的低谷期。多位专家建言,应当把页岩气作为中国气体清洁能源的重要补充以及推动油气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5.
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茉楠 《中外能源》2012,17(6):8-12
历届美国政府都将“能源独立”作为政府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近年来,由于美国油气产量,尤其是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产量的大幅增长,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石油需求减缓甚至负增长,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取得了显著进展.石油对外依存度出现拐点,并逐步摆脱了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能源自给率逐渐提高,2011年达到81.4%.美国经济将因能源成本优势而加速复苏,贸易赤字大幅削减,并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回流.北美正在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版图中隆起的板块,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东地区能源的战略地位,并深刻影响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格局.以中印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全球,特别是中东能源消费的主力.未来围绕石油的核心矛盾将从OPEC与OECD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步转移到新兴经济体与OPEC之间的供需稳定问题上.全球能源格局调整将使我国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我国应加快推进和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强化全球能源供应能力建设,加大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的科技投入,同时要大力发展清洁/替代能源,大幅提高能源科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舟丹 《中外能源》2014,(12):40-40
<正>当前,北美页岩油气繁荣正在引发全球石油市场的一场大变革,美国在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异军突起。页岩油气革命深入改变着全球能源市场。随着页岩油气产量不断激增,美国开始冲击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石油霸主"的地位。华尔街投行高盛集团发布报告认为,美国页岩油行业的繁荣发展已经创造出"石油新秩序",其影响力将超越欧佩克。高盛集团在其报告中表示,美国的页岩油将会取代欧佩克,成为原油生产的最大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欧佩克正在失去定价权,全球石油生产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由于美国这匹"黑马"的闯入,世界石油市场供应更加充裕。与此同时,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原油市场从原来的供应偏紧转为供应过剩。在双重压力之下,国际石油价格步步下行。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累计下跌近30%。普氏能源资讯全球石油编辑总监埃斯瓦瑞·拉马萨米认为,国际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失衡。全球主要经济体发展增速放缓,导致需求疲弱,但中东维持高产,美国新增石油产能不断提高,进口进一步减少。在专家看来,原油市场  相似文献   

7.
舟丹 《中外能源》2013,(2):86-86
未来中国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大能源发展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资源。这是我国能源安全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随着欧美能源需求的持续下降,中东、加拿大、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都在更加积极地寻找需求方,中国已经成为其首选目标。中方应抓住这一时机,不断加强面向全球的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贸易及科技合作,加快推进中缅等跨境油气管道建设,加强远洋石油、液化天然气运输能力建设,建设完善的能源贸易基础设施.增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石油产业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中国石油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面临“互联网+”、世界石油市场再平衡、《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机遇,也面临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动荡、我国石油供应长期不足、拉美和非洲产油国存在债务违约风险以及环境约束、新能源技术等挑战;既拥有国家政策给予大力支持、产业链完整以及我国能源强度持续下降、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等优势,也存在行业成本高位运行、要素运营机制不合理、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较低、缺乏高水平人才、石油产业存在结构性供给问题等不足。我国石油产业要充分把握世界石油市场再平衡机遇期,大力实施成本控制策略,转变发展理念,立足自主创新。同时,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创新平台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雷越 《中国能源》2011,33(5):33-35
近来中东北非的混乱局势以及日本的核事故危机,带动国际油价不断高企,能源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从美国近4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波动入手,分别从增加国内石油产量、提高能效,发展替代清洁能源和多元化交通四个方面,分析了奥巴马总统上台以来在提高能源安全方面所出台的各项举措和相应成效,为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际     
《节能与环保》2013,(12):12-12
国际能源署:全球石油新增供应量下降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世界能源前景》报告表示,过去10年,全球油气产业上游投资出现爆发性增长,但在资本支出水平不断升高的同时,全球石油新增供应量却越来越低。报告认为,油气产业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未来油价不上涨,支撑石油产出的资本必然会下降。报告表示,按油气产业上游投资比例计算,  相似文献   

11.
崔成  牛建国 《中国能源》2012,34(5):16-17,47
日本学者最近发表分析文章,就当前中东局势恶化对国际油价的潜在冲击,美国页岩气开发对世界能源中心转移的影响,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限制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3·11东日本大地震后如何增强日本能源自给率等战略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主要观点可供我们在应对全球能源形势变化及制定未来能源安全战略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石油产业在高油价下形成的发展模式目前正在遭受低油价带来的严峻挑战。全球石油产业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模式基本上随油价变迁而变化,具体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本轮石油产业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历史上低油价时期的模式调整均与经济危机的发生有关,这是其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本轮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可能更长,石油公司的决策变得更加理性,不热衷于扩大规模。全球经济进入全面复苏阶段尚需时日,欧佩克不减产政策的延续以及美国页岩油气产业顽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得石油产业在低油价下具有生存空间,中长期国际油价低位运行的可能性极大。综合考虑低油价走势及石油产业模式变迁内外环境的差异,今后全球石油产业发展模式将朝着集市场运作、产业方向转型及行业管理创新于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我国石油消费大幅下降,引发全球石油供需体系的极大反应,各权威研究机构纷纷下调年初预期。2020年初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持续动荡,平均价格处于低位,国内爆发新冠疫情并逐渐演变成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交通运输燃料占我国油品消费的55.29%,由于疫情正值春运期间,且严格的防控措施直接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原油需求,直观扣减下来的需求数字对全球原油市场需求造成严重悲观情绪。但疫情向好趋势已十分明朗,国内成品油需求放缓的局面将随疫情管控的放松重回正常轨道。随着疫情呈全球蔓延趋势,全球经济悲观情绪加重,进而加重引发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全球油气市场普遍消极看待OPEC+减产协议的油价推动作用,国际原油价格将会在短期内持续低靡。同时全球石油供应宽松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短期内石油库存难以消解。经此一疫,有些问题值得思考。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风险造成的生产停滞,是否具备足够的应急保障能力以维持行业稳定运转,这一点我国做的可圈可点;国有大型石油企业是否预留了应对石油消费长期低靡的发展转型空间;加快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另外,石油虽然具备商品属性,但也绝不能忽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低油价周期下,剥离非核心油气资产是石油公司应对资产估值缩水、资产负债率高企和自由现金流短缺等问题的典型做法。本文从分析国际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最近一轮资产剥离情况入手,比较分析中外石油公司的不同操作模式及特点,总结市场出现的新方向、新方式,旨在为国内石油公司在低油价下,结合国家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通过借鉴和参考国外石油公司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探索低效资产退出策略、更有效地实施资产优化组合,更加灵活地运用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模式以促进国内石油公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受疫情冲击,我国成品油消费量显著下滑,汽柴煤分化明显;在增储上产等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原油产量维持增长的势头;国内石油化工产业继续扩张,原油进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原油加工量创新高,相关企业加快“油转化”进程.油气领域改革持续推进,进一步健全了国际油价波动期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机制,相关企业积极开展甲烷控排行动;油...  相似文献   

16.
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正以不可逆的趋势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份额将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侵蚀"。全球石油需求峰值将于2030~2040年间到来已成为业内主流声音。本轮低油价周期始于2014年下半年的断崖式下跌,2016年触底反弹。2017年,受到传统产油国减产协议执行情况和美国页岩油增产潜力两股相反力量"拉锯"的影响,上半年震荡走低后,下半年布伦特油价站稳60美元/bbl,全年形成小"V"走势。未来5年间国际油价将延续当前上升通道,年均价徘徊在60~75美元/bbl,其后进入中高位震荡期,甚至不排除进入新下跌周期的可能。油气企业既要认识到石油消费峰值的必然性,又要对石油在短期内的不可替代性有清晰客观的认识,石油行业在发展中国家仍有可观的发展空间,燃油车退市也尚需时日,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的地位并不亚于作为能源。石油企业应主动适应能源行业新常态,大力推进传统油气开发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在提高生产运营能效、提供清洁高效产品、发展天然气业务等方面加速转型,并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拉动石油消费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内原油产量持续上升,原油进口量20年来首次下降,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净出口减少.油气勘探开发、消费利用、价格改革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推进.受俄乌冲突等影响,国际油价近期仍将保持高位.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需适时出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重点由页岩气逐渐转向页岩油,页岩油气革命进入新阶段。页岩油成为美国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主体,同时页岩油勘探开发效益也持续改进,这是新一轮页岩油气革命最显著的特点。大石油公司正在加大对页岩油气的投资,未来美国页岩油产量新增长极有可能来自国际大石油公司。页岩油产量增长支撑美国石油产量稳中有升,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新一轮页岩油气革命背景下,石油供需基本面因素对油价的影响进一步增大,中长期国际油价走势更多地取决于原油产量增量部分成本,而中长期内页岩油将引领世界石油产量增长,页岩油事实上已成为直接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基于供需基本面因素,本着维持油气勘探开发产业正常运营的基本思路来判断,近中期油价应总体维持在40~50美元/bbl,虽然可能会出现不可预见的黑天鹅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油价短期剧烈波动,但不会改变中长期趋势,全球石油产业或将步入中低油价时代。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国际原油市场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国际原油市场在上升动力和阻力的双重作用下,仍将处于高位盘整时期。一方面,由于原油品种地区和结构性矛盾突出、OPEC的剩余产能不足、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等多方面原因,以及基金投机力量的强劲推动,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动力不减;另一方面,在美元汇率上升、原油需求增速减缓以及原油供给仍有能力持续增加的多重作用下,油价上升遇到一定的阻力。2005年油价的持续高涨直接冲击了中国原油的供销链条,对相关行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2006年,我国必须及早动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石油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20.
建立完善的中国石油安全预警系统,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石油市场的运行监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安全水平,进而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对我国石油安全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能够比较全面反映石油安全预警的主要指标,确定第一层指标为石油市场、资源禀赋、石油需求、石油进口4大类,第二层指标包括石油价格、油价波动率、国际市场的石油可获得性等13个指标。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起来,构建我国石油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预警,得出我国石油安全非常脆弱的结论,迫切要求实时监控各类影响因素,尤其要对石油储采比、油价波动率、石油价格以及对外依存度等因素给予更多关注。提出了提高中国石油安全对策及建议:深化石油安全预警研究,建立统一管理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争取国际石油定价话语权;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避免受制于人;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开发新能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优化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