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巴黎协定》推动我国能源格局的加速转变,我国也在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9月3日,G20杭州峰会开幕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以下简称《巴黎协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先后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为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国际社会落实《巴黎协定》的关键之年。那么,我国为落实《巴黎协定》做了哪些基础性工作?落实《巴  相似文献   

2.
新闻热评     
正习近平致电祝贺《巴黎协定》生效事件: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11月4日正式生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潘基文,对《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表示祝贺。点评:相比《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批准速度之快出人意料。这份曾经"不可能达成的协定"从通过到生效历时不足一年,成为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巴黎协定》无疑是一个历史性坐标,所获支持之多、生效速度之快,大大超出预期。该协定生效,既凝聚了各国携手推动低碳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意志,也为其他领域全球治理提供了借鉴,注入了信心。  相似文献   

3.
正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协议,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规定,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  相似文献   

4.
<正>11月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美国已启动退出《巴黎协定》进程,并将于2020年11月4日完成全部退出程序。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还在不断放宽对国内化石能源领域排放限制。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美国此次退出《巴黎协定》的举动遭到多国指责,全球气候目标的达成预计"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5.
新闻热评     
<正>1.5℃—挑战化石燃料事件:巴黎时间12月12日晚7时26分,《巴黎协定》诞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巴黎协定》的长远目标是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付出努力"。点评:1.5摄氏度是重要的参考数字。有专家认为,"这标志着  相似文献   

6.
新闻热评     
<正>共同行动助力清洁能源发展事件: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发展,为此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希望会议分享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的认识和经验,共同推动全球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点评:在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之际,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7.
百日新政     
<正>与气候"骗局"一同进入人们视野的,就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在新政府优先处理的6大问题中,它排在第一位。奥巴马任内对传统化石能源发展限制十分明确,推动新能源发展、强烈关注气候变化是其主要政策取向。而特朗普所谓的"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开宗明义地否认了清洁能源先导地位,并将传统化石能源开发提升至"让美国重新伟大"的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2016,(1)
正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为控制全球气温和温室气体排放设定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或将推动世界转向更为清洁的新能源。化石燃料面临巨大冲击巴黎协定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巴黎协定设立的这些目标将促使全球转向更为清洁的能源,可能预示着"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实际上,这一转变已经露出苗头:发达国家市场的煤炭价格由于污染防控措施严格  相似文献   

9.
自特朗普掌舵白宫以来,对国际石油界而言,他的能源战略始终左右石油巨头视线。对我国石油界来说,随着特朗普掌舵白宫,美国能源政策驶入一片"未知水域",深浅莫测。准确预测和把脉这个全球头号产油国和消费国的能源政策取向与趋势,成为企业家首要任务。这是由于美国庞大的能源体量所决定的,其政策决策方式、内容和执行效率,将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能源的格局与走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准确预测和理解美国能源政策的内涵,认真甄别作为商人的特朗普和作为总统的特朗普,将以何种政策为杠杆撬动石油市场,也就精准把脉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走向"最主要变量"。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9日,白宫官网一纸声明让本已偃旗息鼓的中美贸易摩擦再起风云。这份声明称,将对总值500亿美元含有重要工业技术价值的中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中国商务部把这份声明称为"策略性声明",并表示对此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所谓"意料之中",一方面是指特朗普政府一贯出尔反尔、反复多变;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从美国利益诉求出发,针对两国经贸采取种种施压措施也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可以说,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增强,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将会  相似文献   

11.
<正>不管怎么说,特朗普,这位被"妖魔化"的美国新总统,在比《纸牌屋》更精彩的政治大戏中胜出的时候,其治国理政思路格外引人关注。从历史角度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历届总统都与强大的石油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祖父普雷斯特·布什所言,"白宫的政坛里散发着刺鼻的石油味道"。从现实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是继续强化减排目标,还是继续进行能源开采的商业布局?在这一问题上,欧洲和美国的两大石油巨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4月2日,荷兰皇家壳牌公司表示,由于与美国燃料与石化制造商协会(AFPM)在《巴黎协定》、碳定价、燃料需求以及减少甲烷排放等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从明年开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时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议应该着眼于强化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要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习近平指出,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普京俄罗斯总统美国完全可以不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因为协定规定的义务仅具有框架性的特点。阿德南·阿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国今年宣布,到2020年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共投资3610亿美元,同时取消超过100座燃煤电厂的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综合来看,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对能源企业而言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气候变化是"骗局",概念是中国人整出来打击美国制造业的;二是为油气工业松绑,支持油企在所有含油区块开发,包括美国近海领域;三是全力推进"能源独立"进程,结束"对煤炭发起的战争"。3月29日凌晨,特朗普在美国环保署正式签署名为促进"能源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史上最严减排方案,虽遭大煤企和大能源州强烈反对,但增加了美参加巴黎气候大会的底气。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新方案—《清洁电力计划》(Clean Power Plan)出炉。8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环保署(EPA)颁布了上述计划。在经过了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公众沟通和宣传后,这一"终极版"减排计划对美国火电站的温室气体排放施加了更为严格的限制。美国环保协会认为,该计划是美国在采取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电厂碳排放方面所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计划将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伍德罗·克拉克诺贝尔和平奖共同获奖人、美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专家、著名经济学家无论是在能源生产环节,还是在能源消费环节,储能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推动着全球经济向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让《巴黎协定》从纸面落  相似文献   

18.
正《巴黎协议》之后,进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而有区别的减排新阶段。2015年12月12日,历时13天的巴黎气候大会最终达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文本——《巴黎协议》。"在当今充满矛盾的世界上,195个国家在气候问题上能够达成一个全球性协议,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体现了各国  相似文献   

19.
正据天然气加工网站2月7日消息,西欧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挪威宣布,其正在增强减少碳排放的雄心,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向议会提交一份实施计划。根据2015年达成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各国必须每五年提交一份经修订的减排计划,即由国家决定的减排贡献。挪威上周五表示,其是最早向联合国提交强化减排计划的国家之一,并将在2030年之前将其目标从1990年的水平至少削减50%,高于此前承诺的削减40%。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国政治气候出现微妙变化,沙特将重新评估其对美经济策略,其中就包括是否改变其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的上市地点。事情源于美国通过的"9·11"法案及沙特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其态度转变的担忧(特朗普是"9·11"法案的坚定支持者),近期双方在中东地区问题上也爆发矛盾。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沙特正在评估法案的影响,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