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红政 《海洋石油》2006,26(2):68-74
富含CO2凝析气藏气井的腐蚀具有普遍性,作者对凝析气井多相流动腐蚀现象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富含CO2凝析气藏气井的腐蚀机理是金属表面在酸性环境中形成微电池产生的电偶腐蚀作用的结果,研究了凝析气井多相流动腐蚀影响因素,包括温度、CO2分压、流速、相态的影响、流型等。提出了几种凝析气井腐蚀的防治的有效措施:不锈刚管、玻璃钢管,涂镀层油管,加入缓蚀剂,阴极保护,增加pH值,并以黄桥富含CO2凝析气田为例,指出对该富含CO2凝析气田所采取防腐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三水盆地CO2气藏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水盆地中、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通过对CO2气藏形成条件的研究,认为三水盆地的纯CO2气藏的CO2属岩浆-幔源和碳酸盐岩热变质作用的无机成因,含CO2油气藏中的CO2属有机成因。由于该盆地岩浆活动剧烈,气源充足,储层类型多样,区域性盖层好,由断裂控制的构造圈闭发育,为CO2气的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场所。通过对CO2气藏环带性分布规律的分析,指出在盆地中心次流纹岩分布区的沿大断裂发育的有利圈闭构造是下一步勘探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主要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过渡期、漂移期4个演化阶段,发育了4套相应的沉积层序,并形成了巴西(坎普斯、桑托斯及埃斯皮里图桑托盆地等)和西非(尼日尔三角洲、下刚果、加蓬及宽扎盆地等)沿岸一系列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近年来,桑托斯盆地深水区发现了Tupi和Jupiter等多个巨型油气田,作为典型的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其具有代表性的油气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可为其他盆地对比和借鉴。桑托斯盆地主力烃源岩为盐下巴雷姆阶—下阿普特阶湖相页岩和盐上赛诺曼阶—马斯特里赫特阶深海相页岩,储层包括盐下裂谷期的湖相碳酸盐岩与盐上浊积砂岩,南大西洋广泛发育的阿普特阶蒸发岩为区域盖层,同时这套蒸发岩对整个盆地的圈闭形成及油气运聚起着控制作用。结合该盆地发育的Guaratiba—Guaratiba/Guaruja/Ilhabela和Itajai-Acu-Ilhabela/Marambaia两个含油气系统与Guaratiba、Guaruja及Ilhabela等5个成藏组合特征,总结了桑托斯盆地大油气田的分布特点与控制因素,对比巴西与西非其他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南大西洋深水区盐下裂谷期沉积地层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可作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4.
油气藏的流体类型是计算油气储量、选择开发方式、制定技术政策的关键,因此查清流体类型对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埕北古7潜山太古界为研究目标,依据埕北古7井流体组分分析结果和流体相态实验为基础,利用方框图法、C2+含量判别法、油气藏流体三元组成三角图法等经验统计方法和流体相态分析方法对埕北古7潜山的油气藏流体类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原始地层条件下,埕北古7潜山太古界油气藏流体呈油气两相状态,油气藏顶部为凝析气顶,底部为油环。结合地质研究成果可知,油环面积远大于凝析气顶面积,因此确定埕北古7潜山太古界油气藏类型为以油为主的凝析气顶油藏。  相似文献   

5.
对黄桥CO2凝析气藏气井油套管腐蚀特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选择N-80、3Cr和9Cr等3种油套管常用钢材进行了CO2腐蚀室内动态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80钢材腐蚀十分严重,3Cr钢材腐蚀较严重,9Cr钢材腐蚀较轻.建议CO2凝析气藏气井油套管采用9Cr管材,若采用N-80、3Cr管材,必须采取防腐措施.试验结果对黄桥CO2凝析气田完井管材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CO2气田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带油环凝析气藏油气界面流体组成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析气藏组分数值模拟需要定义某一深度的流体组成及其状态参数,对于带油环凝析气藏来说,油气界面处定义油样还是气样,对油气储量及生产动态影响很大.以印尼某凝析气田取自同一油气水的油样H5(U3)和气样H5(U2)为对象,进行油气闪蒸试验.结果表明,气样闪蒸出的油与油样误差比油样闪蒸出的气与气样误差小,结合实际生产的要求,确定该凝析气藏数值模拟计算时油气界面处定义气样.  相似文献   

7.
油气藏类型的准确判别不但对储集层评价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开发方式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针对塔河油田AT 11区块,结合第一口探井PVT实验分析数据,应用地层流体相态图和流体三元组成判别法,在判断为凝析气藏的基础上,根据该井和3口新产能井的PVT实验分析数据,采用流体组分组合法、秩类法和Z因子法3种经验判别法对其凝析气藏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储集层电性评价和生产动态分析验证,确定该区块为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开发调整对策,为该区块开发的综合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开发中的CO2腐蚀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二氧化碳腐蚀机理 干燥的CO2气体本身并没有腐蚀性,但是当 CO2溶解在水中时,会促进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 (1)二氧化碳全面腐蚀机理。铁在CO2水溶 液中腐蚀的基本过程为铁的阳极氧化过程,阴极反 应的实质是由于CO2溶解后形成的HCO3-电离出 H 的还原过程。 (2)二氧化碳局部腐蚀机理。CO2的腐蚀破  相似文献   

9.
断块运动与潜山油气藏的形成——以渤海湾盆地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渤海湾盆地断块运动的机理出发,对其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及运聚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盆地的断块可划分为倾斜断块、翘倾断块和陷落断块3种类型。据此可将渤海湾盆地的凹陷或洼陷划分成倾斜断块区、翘倾断块区和陷落断块区等3个区。断块运动不仅形成古潜山构造,而且对其储层、圈闭及油气运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运距较近,圈闭油气充满度高,断裂带控制油气聚集。陷落断块区虽然埋藏最深,但仍具有较好的油气潜力,提高地震采集及信息处理的技术是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倾斜断块区油气前景较好,翘倾断块区更好,并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油气藏,应是未来深部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11.
巴西桑托斯盆地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被动大陆边缘期3个构造演化阶段,发育了盐下、盐岩和盐上3套层序.盐下下裂谷期烃源岩是盆地内的主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能力;盐下储层主要为上裂谷—坳陷期生物灰岩、上裂谷期介壳灰岩;盐岩层在深水区厚度大,呈连续分布,封盖能力强;基底断垒带有利于形成各类构造圈闭,有利的地质条件为盆地盐下巨型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基础.盆地北部深水区的基底断垒带是盐下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这一区域盐下烃源岩演化程度适中,巨厚连续分布的盐岩层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基底断垒形成的古浅水区有利于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断垒、翘倾断块、披覆背斜圈闭十分丰富,周边地堑区生成大量的油气就近运移到地垒区聚集成藏.其他地区盐下层序存在各种风险,成藏条件略差.  相似文献   

12.
坎波斯与桑托斯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2个盆地均经历了裂谷、过渡、被动大陆边缘3个构造阶段,发育盐下陆相层序、盐岩层序、盐上海相层序,形成盐下、盐上2套成藏组合。由于盆地构造格架不同,导致盐岩分布、盐下储层发育程度的差异,加之盐上储层分布的不同,造成2个盆地油气分布特征的巨大差异。桑托斯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外部高地带的盐下领域,而坎波斯盆地油气主要富集在中部低凸带的盐上储层中。通过分析2个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地层发育特征、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优选了盐下、盐上成藏组合的有利区,剖析了2个盆地成藏条件的异同,可指导我国石油公司在这2个盆地新项目评价和在执行区块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3.
14.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C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了细管实验条件对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确定方法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发现,当细管长度越长、细管直径越小、驱替速度越大、孔隙度越小,则得到的最小混相压力值也越小。另外,还讨论了油藏温度、注入气组成及原油的组成与性质对混相压力的影响情况。通过对比国内外注CO2混相驱油藏与流体的条件,说明了中国原油很难实现CO2混相的原因即地层温度高、地面油粘度大。建议开展降低最小混相压力技术及加强防止气体突破技术的研究,以解决注气过程中气体波及效率低的问题,实现较高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巴西桑托斯盆地卢拉油田(原名图皮油田)盐下地层层序、热史、圈闭演化史等分析表明,卢拉油田的烃源岩为中裂谷层序与上裂谷层序的湖相页岩,储层则以坳陷层序的碳酸盐岩为主;圈闭类型为受尼欧克姆—巴雷姆期裂谷作用形成的地垒所控制的岩性—构造复合圈闭,其形成演化经历了早白垩世尼欧克姆—巴雷姆的裂谷早期、裂谷中期、裂谷晚期、早阿普特的坳陷期、晚阿普特的蒸发岩发育期,以及早白垩世阿尔布以来的油藏圈闭充注期等6个演化阶段;其成藏特征表现为盐下深层晚期中等成熟成藏。认为广泛分布的厚层盐岩(约2000m)及其高热导率的功效极大地延缓了盐下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扩展了盐下勘探的深度范围;同时,地垒—地层型油气聚集带成为桑托斯盆地乃至整个巴西东部海上盆地盐下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成藏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摘要:在油水关系、断层发育状况和成藏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的成藏模式。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砂段内油水关系正常,不存在油水关系倒置的问题,而是具有统一的油水系统。煤层发育段地震属性特征揭示,早期解释的“大”断层为煤层反射所致,三工河组不发育规模性断层,不存在“一井一藏”的断层遮挡圈闭条件。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和下亚段具有不同的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特征,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油藏发育于底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有利含油部位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藏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中,含油成片分布。综合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为一受构造和沉积微相双重控制、目前仍然处于地层掀斜后动态调整分配过程中的构造-岩性油气藏,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内部具有与上倾砂体产状一致、统一的倾斜油水界面。  相似文献   

17.
巴西桑托斯盆地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其盐下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近年来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而针对主力储层的高精度层序划分和沉积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地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盆内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对桑托斯盆地L油田盐下Barra Velha组(简称BV组)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划分,明确了湖盆沉积层序演化规律,建立了盆地内L油田BV组微生物礁的沉积模式。结果表明:BV组可划分成1个三级层序、4个次级旋回;湖相微生物礁相作为BV组重要的储集相带,分布在湖盆两侧台阶坡折带,且在高水位环境加积发育,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及火山作用。该研究成果可为桑托斯盆地乃至整个巴西东南部海岸含盐盆地盐下湖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长6油藏为例,在分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动态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注水诱导裂缝的基本特征并研究其形成机理,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该区注水诱导裂缝的主要形成机理进行了模拟。注水诱导裂缝指低渗透油藏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当注水压力超过各类裂缝开启压力或地层破裂压力而形成的以水井为中心的高渗透性开启大裂缝或快速水流通道。它是低渗透油藏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新的开发地质属性和最主要的非均质性,对于长期水驱的低渗透油藏来说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注水诱导裂缝有3种形成机理,当注水压力过高,超过天然裂缝的开启压力使天然裂缝张开、扩展和延伸,或超过地层破裂压力使地层中不断产生新的破裂,或使注水井周围因射孔、压裂等生产或增产措施所导致的不同类型的人工裂缝张开等均可形成注水诱导裂缝。安塞油田长6油藏普遍发育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一致的以雁列式排列的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当注水压力超过这类裂缝的开启压力并使裂缝张开、延伸扩展并相互连通,是该区注水诱导裂缝的主要形成机理。油藏数值模拟表明,随着注水诱导裂缝规模的不断扩大,注水井井底压力相应的表现出连续的不规则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集体埋深大,分布不均,类型复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储集体类型识别一直是该区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难题。为此,基于贝叶斯判别理论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算法,实现了一种新型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储集体类型识别、地震反射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基础上,利用地震波形相似性优选样本井,参照样本空间分布距离和曲线分布特征建立初始阻抗模型。通过建立建议分布与先验信息之间的关系,实现先验解空间的有效采样,同时采用Metropolis-Hastings抽样算法对贝叶斯后验概率分布抽样,从而获得最大后验概率解。将该反演方法应用到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储集体类型识别中,在反演精度得到明显提高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地震波形横向变化特征反映岩溶储集体空间分布位置和横向展布规律,有效识别了岩溶储集体类型,为非均质极强的岩溶缝洞储集体的精细表征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渤海湾盆地南堡35-2油田投产后实际生产特点与初始地质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并结合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其古构造、沉积特征、成藏模式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重新评估。研究表明:馆陶组油气聚集具有“古构造控制沉积相带、古构造控制油气聚集”的特点,具体为(1)南堡35-2油田潜山的古构造格局控制了沉积相带的分布规律,控制了油气的整体运聚特征,该结论不同于前人得出的油藏主要受控于岩性而不受控于构造的结论;(2)馆陶组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沉积,油藏主体分布于主河道叠合连片区,砂体的空间展布对油气的再次分配起着一定作用;(3)南堡35-2油田的成藏模式表现为“断裂控藏,深聚浅调”的特点,边界大断层及潜山不整合面为深层“油源网”,使原油在深层馆陶组储层聚集,后期浅层次级断层活动强烈,部分原油被调整到浅层明化镇组形成次生油藏。南堡35-2油田馆陶组资源潜力十分可观,储量规模可能为之前预测的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