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基于图的流行排序显著性检测算法仅仅依赖边界背景先验显著图来提取前景种子,影响最后的排序结果,使得显著性检测结果较差的问题,提出结合凸包提取更精确的前景种子进行流行排序的算法.首先提取图像边界结点作为背景种子进行流行排序得到背景估计显著图,并将该显著图二值化得到粗略的前景区域;然后通过颜色增强的Harris角点检测算法获得图像角点,并用其构造粗略包含显著目标的凸包;最后将凸包和前景区域相结合提取更精确的前景种子进行流行排序得到最后的显著图.在3个公开的图像数据集上,与其他经典算法相比,该算法在PR曲线、MAE值和F-measure上均获得了提升.  相似文献   

2.
显著性物体检测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突出前景区域,多数传统方法在处理复杂背景图像时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景增强与背景抑制的显著性物体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将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多个超像素区域,通过区域间的对比和边界信息分别获得图像的显著区域与背景种子,并通过计算得到基于区域间对比和基于背景的两幅显著图。然后,在两幅图像中运用Seam Carving和Graph based的图像分割法区分显著与非显著区域,进而得到前景增强与背景抑制模板。最终,融合两幅显著图与模板得到最终的显著图。在公开数据集MSRA 1000上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7种主流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决图像显著性检测中存在的边界模糊,检测准确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增强引导和稀疏重构的显著检测算法(OESR)。方法 基于超像素,首先从前景角度计算超像素的中心加权颜色空间分布图,作为前景显著图;由图像边界的超像素构建背景模板并对模板进行预处理,以优化后的背景模板作为稀疏表示的字典,计算稀疏重构误差,并利用误差传播方式进行重构误差的校正,得到背景差异图;最后,利用快速目标检测方法获取一定数量的建议窗口,由窗口的对象性得分计算目标增强系数,以此来引导两种显著图的融合,得到最终显著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在公开数据集上与其他12种流行算法进行比较,所提算法对具有不同背景复杂度的图像能够较准确的检测出显著区域,对显著对象的提取也较为完整,并且在评价指标检测上与其他算法相比,在MSRA10k数据集上平均召回率提高4.1%,在VOC2007数据集上,平均召回率和F检验分别提高18.5%和3.1%。结论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显著检测方法,分别利用颜色分布与对比度方法构建显著图,并且在显著图融合时采用一种目标增强系数,提高了显著图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检测出更符合视觉特性的显著区域,显著区域更加准确,适用于自然图像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目标分割或基于显著性分析的图像标注。  相似文献   

4.
在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中,流形排序的检测方法存在先验背景假设和目标检测不完整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在流形排序算法基础上,融入背景鉴别、BING特征估计和权重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感知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计算颜色聚类后的边界区域的综合差异度,得到真实背景种子点,从而感知到真实背景区域;再结合图像的BING特征与初始显著图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从而得到完整的前景种子点区域;然后重构前景区域的图模型且利用加权k-壳分解法,来调整前景区域节点之间的连接权重,进而获得清晰的目标边界.实验结果表明,同当前经典的一些算法比较,本文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F-measure和平均MAE上都优于其余算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稀疏重构误差算法在检测显著目标在构造背景模板时,由误选前景区域作为模板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背景模板的算法.首先计算各背景模板与图像各边界的连通性,通过该边界连通性判断模板是否属于真正背景;然后用各个背景模板构成的重构字典实现对整幅图像各区域的重构,该过程采用一种新的稀疏加权算法抑制非零向量基,从而加强了解向量在相似模板中的作用;最后通过计算的各个区域重构误差产生最终的显著图.在3个标准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升显著检测算法效果,在较为复杂的背景环境下也能产生明确的视觉显著图,与原始算法相比平均绝对误差降低近20%.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复杂背景图像中准确地提取出图像的显著区域,提出一种结合似物性前景对象与背景先验知识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OFOBP)。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计算超像素颜色空间分布,得到初始显著图;利用似物性检测方法获取多个目标窗口,由窗口建立搜索区域,结合二值化的初始显著图优化目标窗口;再利用多窗口特征对超像素做前景对象预测,获取前景显著图;其次建立背景模板,计算稀疏重构误差获取背景先验图;最后融合两种显著图,得到最终显著检测结果。在公开数据集上与11种算法进行比较,本文算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出显著区域,尤其是在复杂背景下对多个显著目标的检测,存在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背景先验方法中背景提取不精确并且背景抑制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全局对比和背景先验驱动的显著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将图像分割为一系列感知均匀的超像素,再由全局颜色对比得到基于全局的显著图并计算得到前景种子点;然后将每个边界超像素与前景种子点做对比,筛选差异性较大的边界超像素作为背景种子点并计算得到基于背景的显著图;最后在融合基于全局和背景显著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兴趣点高斯模型的方法进一步抑制背景并整体高亮显著区域。在公开的MSRA-1000数据测试集上与6种主流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对复杂边界信息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并能有效抑制背景噪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显著性检测已成为图像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已被应用到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虽然显著性检测已被研究多年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复杂场景中的检测不准确或检测结果夹带着背景噪声等。因此,针对已有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能有效抑制背景区域,或不能清晰突显出完整的目标区域的缺点,提出一种结合背景先验和前景先验信息的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方法 首先选取图像的边界超像素作为背景区域,从而根据每个区域与背景区域的差异度来建立背景先验显著图;然后通过计算特征点来构建一个能够粗略包围目标区域的凸包,并结合背景先验显著图来选取前景目标区域,从而根据每个区域与前景目标区域的相似度来生成前景先验显著图;最后融合这两个显著图并对其结果进一步优化得到更加平滑和准确的显著图。结果 利用本文算法对MSRA10K数据库内图像进行显著性检测,并与主流的算法进行对比。本文算法的检测效果更接近人工标注,而且精确率和效率都优于所对比的算法,其中平均精确率为87.9%,平均召回率为79.17%,F值为0.852 6,平均绝对误差(MAE)值为0.113,以及平均运行时间为0.723 s。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两类先验信息的显著性检测算法,检测结果既能够有效地抑制背景区域,又能清晰地突显目标区域,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显著性检测已成为国内外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现有的显著性检测算法大多无法有效检测出位于图像边缘的显著性物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背景模板与空间先验的显著性物体检测方法,共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根据显著性物体在颜色空间上具有稀有性,获取基于自适应背景模板的显著图.将图像分割为超像素块,提取原图的四周边界作为原始背景区域.利用设计的自适应背景选择策略移除原始背景区域中显著的超像素块,获取自适应背景模板.通过计算每个超像素块与自适应背景模板的相异度获取基于自适应背景模板的显著图.并采用基于K-means的传播机制对获取的显著图进行一致性优化;第二,根据显著性物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聚集性,利用基于目标中心优先与背景模板抑制的空间先验方法获得空间先验显著图.第三,将获得的两种显著图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显著图.在公开数据集MSRA-1000、SOD、ECSSD和新建复杂数据集CBD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图像中的显著性物体.  相似文献   

10.
朱征宇  汪梅 《计算机应用》2016,36(9):2560-2565
针对基于图和流形排序(Manifold Ranking)的显著性检测算法(MR算法)过度依赖边界节点的背景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结合前景背景特征的显著性检测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建立闭环图模型;然后利用流形排序算法根据图像前景特征和背景特征分别得出前景种子和背景种子;再通过亮度和颜色特征对两类种子进行结合,筛选出更为准确的查询节点;最后再利用流形排序算法进行显著值计算,得到最终的显著图。实验表明,改进方法与MR算法相比在精确率、召回率、F值等多个评价指标上均有明显提升,得到的显著图更接近真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