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原油性质不断劣质化以及炼厂加工原油品种的多元化,传统破乳剂已无法保持稳定的脱盐效果。超声波原油破乳通过机械振动作用和热作用对原油进行物理破乳,解决了传统破乳剂广谱性差的问题。某炼厂1号蒸馏装置和3号蒸馏装置加工原油来自同一原油罐,原油性质完全相同,分别使用超声波破乳和传统破乳剂。对两套蒸馏装置电脱盐运行数据的进行对比分析,3号蒸馏电脱盐操作条件优于1号蒸馏,但脱盐率平均低于1号蒸馏1.92个百分点,脱后含盐<2mg/L比率平均低于1号蒸馏32.97个百分点。1号蒸馏使用超声波破乳是物理过程,不会增加电脱盐排水COD值;而3号蒸馏使用破乳剂,向系统中加入了化学物质,排水COD值比注水平均升高135.38mg/L,污水处理成本随之增加。当原油性质变好时,使用超声波破乳和破乳剂均有较好的脱盐效果;若原油性质变差,超声波破乳能迅速适应变化并始终保持较高的脱盐率,而破乳剂的适应性较差,脱盐率降低。按超声波破乳设备预期使用寿命12年计,使用超声波破乳的累计成本为647万元,比使用破乳剂节约成本1393万元。 相似文献
2.
长庆石化采用"超声波强化破乳技术",进行500×104t/a常减压装置电脱盐工业试验与应用,经过空白试验、降破乳剂、优化调整、重复试验等阶段,完成了原油超声破乳设备性能试验。超声波强化破乳技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作用方式,产生波动-位移效应,破坏油水乳化结构,增强水在电场与重力作用下的分离能力。应用实践表明,该工艺可实现不加破乳剂达到原油破乳后盐含量不高于3mg/L、含水不高于0.3%的指标要求,同时一级脱盐罐乳化减轻,电脱盐总排水COD值由约2000mg/L降至约1000mg/L;电脱盐总排水含油由300~400mg/L降至100mg/L以下。采用超声波完全替代破乳剂破乳,能够显著降低电脱盐电流,保证电脱盐装置稳定生产。与现有的破乳技术相比,该工艺是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效率高的原油破乳手段,同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低能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4.
《中外能源》2015,(6)
随着油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瓦庄油田大部分油井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油井含水在60%~90%,原油中富含石蜡、沥青质、胶质等天然的乳化剂。生产过程中井筒出现严重的乳化现象,导致抽油杆上行载荷变大,下行载荷变小,加大了抽油杆的工作负荷,抽油杆断脱几率增加,油井检泵周期缩短。采用化学破乳方法开展了井筒原油破乳降黏试验。选取KD-25型破乳剂及超高分子量聚丙乙烯醚型破乳剂进行评价,筛选出两种主剂进行复配试验,复配后起到了协同增效的效果,脱水率达到94%以上。加药浓度选取120μL/L,加药方式采取药剂直接加入井筒,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对黏附在油套管壁上的药剂进行冲洗,药剂到达油井液面后与井液混合。在2口试验井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对瓦庄区块油井进行破乳降黏,各井最大载荷均有明显下降,抽油杆功率下降幅度在14.6%~30.2%。 相似文献
5.
6.
由于多相流流型直接影响多相流动的传热特性及摩擦阻力,因此高凝原油低温集输多相流流型研究对原油安全集输及节能降耗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课题组在大庆油田现场,进行环状集输流程改造,以油井产出的油气水混合物为试验介质,在内径为67mm的水平管内,通过目测及摄影法等研究手段,进行了高凝原油低温集输多相流流型试验研究。试验原油凝点为38℃,试验环路掺水量1.5m3/h,含水质量分数84.6%,油相折算速度0.02m/s,水相折算速度0.13m/s,气相折算速度0.048m/s,实验温度为35.6~43.3℃。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油气水多相流流型划分为分层流、油柱管芯流、满管油柱间断流三种。与温度高于原油凝固点时油气水多相流流型相比,输送温度在原油凝固点以下时,油气水三相流流型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8.
9.
DR-1浮化液稳定与破乳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油为乳化对象,对DR-1乳化剂乳化煤油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用空间位阻效应和界面结构解释了非离子型乳化液的稳定与破乳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 前言目前世界上磁技术已广泛地用于化工、石油、建筑、机械制造、医疗卫生等许多行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以其管理方便、施工简单、投资少、效益高、不耗能、无污染等突出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磁技术用于原油生产过程,具有 相似文献
11.
《中外能源》2017,(5)
我国内陆油田经水驱、化学驱和三次采油等开发阶段后,仍有40%以上的原油地质储量滞留在地下,将这些剩余油通过微生物厌氧降解转化为甲烷,以天然气形式进行开采的新开发思路受到关注。影响原油微生物气化反应效率的关键是微生物对原油组分的摄取利用和降解能力。通过添加调控剂的方式促进C_(12)~C_(30)长链烷烃和多环芳烃在水相中的含量,促使微生物优先降解原油中原本较难利用的组分。添加调控剂后原油流动性和亲水性增强,发酵液中出现含水油膜,微生物与含水油膜的广泛接触增加了原油烃组分的摄取效率。通过控制培养体系中电子受体浓度和配比的方法,保持了原油组分厌氧降解的持续性。经过12个月的连续培养,原油的主碳峰向轻组分移动,由空白对照的C_(23)降低为C_(15)~C_(17),原油ΣC_(21)/ΣC_(22)值平均增加15.2%;微生物降解后芳烃含量平均减少28.6%,沥青质含量平均减少49.2%,12个月累计产气275m L,甲烷含量为72.731%,原油微生物气化产气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采用60℃及以下低温清洗技术,对机车积碳或重度污染配件的清洗方法,经实际使用证明清洗效果良好,并能比传统的清洗方法节能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16.
正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CO2-EO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北海、安哥拉、特立尼达、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美国是目前利用CO2-EOR技术最多的国家,到2008年美国利用CO2-EOR技术的原油产量已近1243.9×104t/a,占世界的87.75%,项目数为105个,占世界的88.2%。美国新一代CO2-EOR技术具有大幅度提高CO2注入量等特点;或通过改进布井方案和驱油方式,增加打水平井等,提高波及程度;或改善流度比,控制CO2的黏性,提高驱替效率。应用新一代技术美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自主开发的原油批次调合技术,并与泵出口管道调合、泵入口管道调合和罐内循环调合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原油批次调合技术的传质基理以及影响因素,得出沉降时间为24h时调合效果最佳。密度相差越大的原油调合效果越好。应用实例表明,该调合技术调合而成的原油符合装置进料的稳定要求。截至目前调合成功率达100%,并且可降低原油采购费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