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RFID电子标签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首先介绍无线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以及电子纸的驱动显示技术,针对一种常用的无线电子标签设计感应模块和数据存储处理模块,并提出一种新型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RFID门控系统。此系统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自动完成对电子标签数据的读写,系统以Arduino作为主控制器,结合l2C LCD1602、射频识别模块、继电器模块等组成智能门控系统,智能门控系统通过Arduino模块对电子标签内部信息做出识别、判断,进而通过Arduino控制继电器门控系统。  相似文献   

3.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其主要核心部件是读写器和电子标签[1].RFID通信的实现主要是依靠读写器中的无线收发模块来完成,所以读写器中无线收发模块的基带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是当前研究UHF频段RFID系统的热点之一,这又涉及到了基带数据的编码解码的实现.本文根据IS018000-6C[2]提出的新的RFID空中接口通信的协议标准,提出了一种通用基带数据编码方法,并实现了UHF频段RFID系统通信时基带数据的编码方式,然后通过FPGA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些坑道式地下工程需要实现对工作人员实时管控的需求,构建了基于智蜂(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FRID)技术的人员管控系统.电子标签的发射功率估算是人员管控系统设计的重要方面,在分析几种典型无线传播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就适于地下工程的分隔损耗模型,分析了电子标签发射功率与无线传播距离和传感器节点接收灵敏度之间的关系,并对有源电子标签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选用最大发射功率为0 dBm,接收灵敏度为-92 dBm的无线芯片便可以满足有源电子标签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5.
电子标签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家会 《信息通信》2006,19(1):39-42,48
电子标签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射频技术非接触识别,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因此可以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及高速运动的电子标签.由于它的优点,电子标签现在已被应用于众多领域.本文介绍了电子标签系统的原理并对其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展望,以及对ISO/IEC15693协议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与其他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如条形码和磁条一样,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也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每一个目标对象在射频读卡器中对应唯一的电子识别码(UID),或者"电子标签".标签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如纸箱、货盘或包装箱等.射频读码器(应答器)从电子标签上读取识别码.  相似文献   

7.
对物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讨论,并将物联网的关键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公网以下,几米到上千米的距离范围内,实现各种信息的低成本、低功耗、灵活可靠的无线传输的问题.同时认为有源电子标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所在.对当前国内外使用的各种有源电子标签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了现有有源电子标签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简单和切实可行的全新解决方案--交互式智能电子标签技术.  相似文献   

8.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其主要核心部件是读写器和电子标签。RFID通信的实现主要是依靠读写器中的无线收发模块来完成,所以读写器中无线收发模块的基带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是当前研究UHF频段RFID系统的热点之一,这又涉及到了基带数据的编码解码的实现。本文根据IS018000-6C提出的新的RFID空中接口通信的协议标准,提出了一种通用基带数据编码方法,并实现了UHF频段RFID系统通信时基带数据的编码方式,然后通过FPGA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9.
罗通强  周受钦  谢小鹏  闫隽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21):103-106,111
文中介绍了半主动式电子标签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应用AS3933低频唤醒接收芯片实现了电子标签低频唤醒接收功能。针对低频唤醒接收模块,计算和讨论了其并联谐振电路相关的参数,并给出了电路和程序设计的方案。应用低频唤醒技术的半主动式电子标签可靠的低频通信距离可达3m以上,同时低频唤醒技术显著降低了电子标签的运行功耗。  相似文献   

10.
电子标签芯片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核心,其模拟电路的设计十分关键。基于ISO/IEC18000-6C标准,以设计出符合标准的标签芯片为设计目标,超高频(UHF)无源电子标签芯片模拟电路被提出。它分为电源产生电路、调制解调电路以及上电复位模块等模块。设计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具有很高的整流效率,满足了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