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多篇有关臭氧水处理方面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系统的理论分析,总结了臭氧在饮用水处理上的应用的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主要从臭氧对原水的消毒杀菌功能、对无机物的氧化、对有机物的氧化、对藻类等颗粒物的去除及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等五方面进行了正、负两方面影响的描述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很多联村水厂、自建设施供水厂以及瓶装纯净水厂以臭氧为消毒方式,自然水体中的溴元素很容易被臭氧氧化为溴酸盐,美国环保局和世卫组织把溴酸盐列为"可能的致癌物"。我国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将溴酸盐列为水质常规指标并规定限值为0.01mg/L。本实验采用的是《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10)中推荐的离子色谱法—碳酸盐系统淋洗液,本实验采用ICS-1000型离子色谱仪,通过考察改变仪器条件(如:淋洗液浓度、流速、定量环容量等),分析实验结果,确定色谱条件为:Dionex Ionpac AS23分离柱和Ionpac AG23保护柱;SRS 3004-mm阴离子抑制器;淋洗液浓度为0.45mmol/L Na_2CO_3和0.08mmol/LNa HCO_3混合液;淋洗液流速为1.0m L/min;进样体积为1m L。方法检出限为0.005mg/L,检出限RSD7为3.52%,0.040mg/L的溴酸盐标准溶液RSD20为4.32%,实验检测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为90.0%~108.3%。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连续自动检测等特点,可以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东太湖水源水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太湖水中溴离子含量较高,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很可能会导致出厂水中溴酸盐超标的问题,研究了加氨和高锰酸钾预氧化对东太湖水源水在臭氧氧化中溴酸盐生成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加氨可以有效抑制溴酸盐的生成,在加氨量低于0.04 mmol/L时,随着加氨量的增加,其抑制效果逐渐增强;当加氨量超过0.04 mmol/L时,加氨对溴酸盐抑制率不再继续增加。当水中溴离子质量浓度为120~260μg/L,p H值为6.8~8.7,水温为8~40℃时,加氨可以有效抑制水中溴酸盐的生成,且对原水水质影响较小。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低于6μmol/L时,其对溴酸盐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猛酸钾投加量高于6μmol/L时,反而会提高溴酸盐的生成量;同时较高的p H值和水温均不利于高锰酸钾对溴酸盐的控制,反而会增加其生成量。通过比较可知,对于东太湖水源水,加氨控制溴酸盐生成的效果比高锰酸钾更稳定和有效,实际生产中可以选用加氨控制臭氧-活性炭工艺中溴酸盐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使用ICS-90型离子色谱仪测定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方法,标准曲线在2~200 μg/L的范围内有良好线性(r=0.999 6),最低检出限达到0.6 μg/L.对采用氯消毒的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出水进行了检测,加标回收为97%~109%之间,在检测精密度、最低检出限和加标回收方面均达到了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7.
含溴矿泉水臭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述含溴矿泉水臭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生成机理及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Br-浓度、臭氧投加量、臭氧投加方式、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分别从降低pH、加氨、加过氧化氢、改善反应器、投加活性炭、优化臭氧投加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控制溴酸盐生成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8.
9.
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研究饮用水臭氧氧化过程中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采用水库水添加溴离子的配水进行烧杯试验,比较瞬时单点投加、多点投加和连续投加臭氧时的溴酸盐生成量。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相同和接触时间一致的条件下,采用连续投加或多点投加时生成的溴酸盐量大大低于瞬时单点投加时生成的溴酸盐量。最后探讨了相关的机理,提出了溴酸盐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溴酸盐生成水平判断臭氧化工艺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溴酸盐生成水平判断臭氧化净水工艺在深圳地区的适用性,对该地区水库水中的溴离子浓度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预臭氧化和主臭氧化工艺的溴酸盐生成量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水中的溴离子浓度为0~73μg/L(平均为22μg/L),在所调查的55座水库中,90%水库水的溴离子浓度<50μg/L;预臭氧化及主臭氧化工艺均不会使饮用水中的溴酸盐超标(25μg/L)。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淋洗液在线发生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水中溴酸盐的浓度。选用了淋洗液自动发生装置在线产生高纯度KOH,配合阴离子捕获柱CR—ATC而大幅度降低了本底电导(0.6μS左右).同时选用可以支持大体积直接进样以提高检测灵敏度的高容量IonPac AS19阴离子分析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对水中的痕量溴酸盐进行了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KOH淋洗液的梯度淋洗明显改善了溴酸根离子与其他阴离子的分离效果,使整个检测过程简便、高效。该方法对溴酸盐的检出限为0.21μg/L,在1~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7),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8.4%~110%。  相似文献   

12.
The ozonation of water is widely used within the drinking-water industr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arcombe water-treatment works is envisaged. An ozonation stage and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filtration are being considered as an addition to the existing plant. As part of the investigation work, the influence of ozone on bromate formation was studied using a 3 m3/h pilot plant. The bromate production was found to depend upon (a) the applied ozone dose, (b) the contact period, and (c) the pH.
Using ozone in an appropriate way will be of benefit to the treatment process as well as meeting the new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相似文献   

13.
对取自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水样分别进行氯消毒和氯胺消毒,分析不同饮用水处理工艺对7类18种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潜能的影响,测定的DBPs包括含碳DBPs[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卤代酮(HKs)、三氯乙醛(CH)]和含氮DBPs[卤乙腈(HANs)、三氯硝基甲烷(TCNM)、总亚硝胺(TONO)]。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均能有效降低卤代DBPs的生成潜能,活性炭吸附反而会增大TONO的生成潜能。混凝和砂滤工艺对去除含碳DBPs前体物更有效,氧化处理工艺则更有利于含氮DBPs前体物的去除。细胞毒性主要来源于HANs和HAAs,且其变化趋势大致与HANs和HAAs生成潜能一致。水中Br-浓度的增加会显著增大溴代DBPs的生成潜能,并使细胞毒性大幅升高。  相似文献   

14.
小型游泳池池水消毒——臭氧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臭氧消毒系统的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介绍、分析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法进行饮用水消毒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以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群为指标,以石墨板和钛板为电极,对电化学消毒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处理时间相同时,镣菌率随电充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水样PH的降低而增大,杀菌率与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为:a=K1e^-k2/t。并对能量的消耗和杀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某两座水厂的深度处理工程总建设规模达100&#215;10^4m^3/d,设计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介绍了主要工艺单元的设计参数、设备及处理效果。为避免活性炭在滤池反冲洗时流失,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采用翻板滤池的工艺形式。一年多的实际运行表明,深度处理工艺有效提高了出水水质,出厂水106个项目均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17.
三碘树脂用于饮用水消毒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研制新型便携式净水装置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通过试验考察了三碘树脂对饮用水的消毒效果。选用颗粒状三碘树脂填充在无菌玻璃管中制成消毒柱,对添加了人工培养的纯大肠杆菌菌种的Ⅲ类地表水进行过滤消毒,以出水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浊度、pH值及余碘浓度等指标来衡量三碘树脂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出水流量为110mL/min的条件下,当接触时间为12.05s时,消毒后出水的细菌学指标可达到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出水余碘浓度始终低于0.7mg/L,对人体无害。三碘树脂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杀菌快速、持久,可作为便携式净水装置的消毒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饮用水中的主要嗅味问题及其来源,总结了致嗅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并重点探讨了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水中嗅味物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感官分析、仪器分析及综合分析。其中,嗅味层次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感官分析法;仪器分析中更加注重对水样的预处理技术,固相萃取是一种有效的水样预处理技术。典型致嗅物质的去除工艺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生物处理法及联合法。通过介绍分析近10年的研究发现,我国需要尽快开展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的标准化检测方法及典型致嗅物质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形成应对不同水源、不同季节、不同致嗅物质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以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