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伟孟 《低压电器》2014,(11):26-29
介绍了软起动器装置中晶闸管触发系统的设计。重点阐述了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触发时序设计和波形分析。通过对串接于三相电网与三相异步电动机之间的三路反并联晶闸管的触发角度和时序控制,解决了电动机直接起动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和冲击转矩问题。  相似文献   

2.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以其软起动能力和其他一些优点而广泛用于起动异步电动机。本文分析了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的电路结构。介绍了一种利用晶闸管两端电压信号来确定软起动结束点的方法。提出了在异步电动机供电不平衡的情况下平衡相间电流的方法,给出晶闸管故障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晶鑫  田波  林长青 《电气开关》2005,43(1):14-15,18
软起动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维护工作也就越来越重要.本文是以美国AB公司的软起动器为例,介绍日常维护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倪玺 《低压电器》2010,(16):57-60
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应用控制出发,介绍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机软启动器原理,给出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机软启动器设计方法。用此方法设计启动器具有控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文中为解决电机起动电流较大,提出基于MCS-51单片微处理器的数字式电动机软起动器,给出数字式电动机软起动器的系统结构框图及工作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8XC196MC单片机的电机软起动器,对其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该软起动器具有起动平滑,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软件的面向对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电气传动》2003,33(1):30-33
文章提出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方法,并将其用于以MCS—96系列单片机80C196KC为中央处理单元的电子软起动器的软件设计中。文中首先根据面向对象的要求确定了对象,再给出关键的消息定义,最后指出面向对象的设计用于实时系统的软件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浩 《日用电器》2003,(1):24-26
根据异步电动机电子软起动器的功能需求 ,提出了软起动器系统的时序设计方案。文章首先给出了软起动器系统的信号流图 ,并根据信号流图 ,描述了主要控制信号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然后介绍了输入信号的产生顺序 ,最后设计了软起动器软件时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异步电动机电子软起动器的功能需求,提出了软起动器系统的时序设计方案,文章首先给出了软起动器系统的信号流图,并根据信号流图,描述了主要控制信号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然后介绍了输入信号的生产顺序,最后设计了软起动器件时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MCD3000系列软起动器在固定式金属热锯所用低压大功率电机上的应用,分析了用软起动器改造上述设备前后的优劣及软起动器在调试、运行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胡玉祥 《电气应用》2000,19(12):21-23
提出一种由单片机实现的晶闸管智能化控制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对晶闸管导通角进行检测,改变了以往晶闸管导通角开环控制的方式,实现了晶闸管导通角的闭环控制,并且各种保护功能齐备,可以达到晶闸管的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3.
杨建红  房怀英 《微特电机》2006,34(4):39-41,44
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和单片机控制技术,并综合应用宽带运放和双D/A稳幅设计,设计出能输出两路具有一定相位差的波形驱动控制系统。通过功率放大驱动超声波电动机,该驱动控制系统可以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并且满足相位步进为1°,电压步进为0.1V,频率步进为1Hz。实验表明该驱动控制系统驱动效果好,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4.
分级变频软起动器触发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限制电机起动电流的软起动器。这种软起动器对传统软起动器的电路结构进行了改造,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实现对电压频率的离散控制,即分级变频。经过对子频率的相位研究,采用转矩最大的正序组合并在频率分级起动的同时结合调压起动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证明了此种分级变频调压软起动器可以有效地提高起动转矩降低起动电流。  相似文献   

15.
智能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介绍了一种智能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分析了装置的工作原理,装置采和MOTOROLA单片机系统作为控制器的核心,从无功补偿的原理出发,建立了电容器自动补偿的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控制器的软硬件,并且采用晶闸管无触点开关实现电容器组的快速自动投切,它通过检测晶闸管无触点开关(SCR)两端电压为零作为SCR触发的必务条件,具有硬件闭锁保护,避免了误触发造成的冲击电流损坏元件,并且不会产生无功倒送,实现了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运行和高可靠性及自动化,有很强的现场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片机质量重心检测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非匀质形状不规则的产品的质量、重心的仪器的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17.
结合软起动器工作原理,讨论了GBl4048.6—2008中热稳定性试验。阐述了软起动器热稳定性试验的目的和具体试验方法,并对照国家标准中的理想情况,分析了试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试验检测人员按照GB14048.6—2008进行软起动器热稳定性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晶闸管装置故障监视与自诊断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对晶闸管装置实时故障监视与自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9.
电动机传统的启停方式,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会对负载有冲击转矩,引起电网波动,造成电机堵转,损坏设备。软启动装置的诞生,解决了上述问题,重点讨论集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于一体的软启动装胃是如何解决电动机启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