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Planning》2016,(5)
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与法律,能够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名城三个层次。该保护方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对城市发展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加以更好的解决。为此,本文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立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的路街巷、里弄、胡同、桥梁、寺庙、衙府、书院、商行、店铺、集市、作坊、山河、居民区、游览地、名胜古迹等名称中的老地名,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是地名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历史信息的原始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社会风貌的探视窗口和不同层面的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凭证作用。笔者曾于 2004年2月,根据南京开展老地名的评选活动的情况,撰写了一篇《不可磨灭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怀——谈谈“南京老地名”》的文章,一年多来获益匪浅、体会颇丰。近来《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等南京8家主流媒体又先后采访本人, 籍此机会再谈几点认识升华后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聂元庆  王建飞 《山西建筑》2009,35(23):37-38
阐述了当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引入文化和符号两个概念,对历史文化符号作了诠释,旨在以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为基础,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分析首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对象、保护政策及规划方法、实施案例等,力图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遗产保护的实践以及有关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拿大的遗产保护按国际、国家、省和地方等不同层次来进行。本文系统地描述了各个层次上的遗产保护机构及其职能,以及在各层次上开展的遗产保护实践活动,并介绍了有关立法和近年来的新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6.
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王景慧 《规划师》2002,18(6):9-13
1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古城保护当前古城保护正处在关键的时刻,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地改变着城市面貌。人们在为城市拥有了现代化的功能与设施而欢喜的同时,也感到城市已经为此变得陌生,变得不认识了,以至有人要问,“这还是我的城市吗”?国务院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经20  相似文献   

7.
陈艳萍  李耀华 《山西建筑》2009,35(27):19-20
基于对中国与西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对比分析,期望以国际上先进的保护经验作为参照来认识自身的不足,使我国能吸取经验,并根据我国目前的保护现状,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方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8.
保护规划需要有更全面综合的理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李浈  雷冬霞  瞿洁莹 《规划师》2007,23(3):54-58
“历史情境”的“情”指原生态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境”指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历史情境”包括街区的空间情调、风貌特色及视觉环境等多方面内容。朱家角古镇保护规划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特征和现状建筑遗产的分布,将古镇划分为8个区域,并对它们进行历史情境的挖掘,提炼出“古桥斜阳”、“漕河烟香”等主题,以形成不可复制的江南水乡古镇魅力。  相似文献   

10.
始建于20世纪初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即济南人常说的济南老火车站,在经历了80年的风雨飘摇后变成了一段历史。一个充满老济南人感情的欧式建筑近两年又被提上复建日程。以此为例,探讨了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在面对经济发展与保护工业历史建筑之间的取舍问题。在探讨类似济南老火车站等老工业建筑价值的同时,重点是再有类似问题应如何解决,旨在引起更多关于此类事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泰安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为工程背景,结合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和规范,研究隧洞穿越京沪铁路时爆破施工的稳定控制技术。以现代信息化施工理论为依据,充分运用现场监控量测,对第1阶段的爆破振速进行监测,通过回归分析,对2个重要的爆破参数K,α进行优化,并应用于第2阶段的现场爆破施工;最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大装药量等爆破参数设计合理,该爆破设计在现阶段未对京沪铁路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地表处的垂直振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所得最大振速符合规范要求,验证该次爆破设计是合理的。该研究成果为今后类似浅埋隧道近距离穿越建筑物的爆破掘进工程在理论上和施工方法上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环氧沥青混凝土柔性防水保护层在铁路钢桥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铁路钢桥柔性防水保护层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调研、理论分析、关键性能试验以及复合结构试验,提出了"钢板+环氧富锌漆+环氧沥青黏结层+3cm环氧沥青混凝土+环氧沥青黏结层+3cm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铁路钢桥道砟槽柔性防水保护层体系。试验表明,该柔性防水保护层体系能够较好地满足铁路钢桥道砟槽板防水保护层的相关技术要求。该项技术已经在南昌枢纽东新赣江特大桥主桥上顺利实施。采用柔性防水保护层技术较好解决了钢桥面板的防水保护技术难题,突破了传统采用刚性防水保护层的思路,其使用效果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3.
王晶  汪丽君 《工业建筑》2014,(12):48-52
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先进理论和思想启发实践,通过对吉林四平市中东铁路遗产片区的铁路遗存条件和铁路历史文脉归纳剖析,在分析其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条件、城市功能、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探讨铁路遗产片区的保护与利用模式与设计实践,形成有机再生。  相似文献   

14.
从寒地气候与低技术适应的角度,分析了中东铁路建筑遗产在建筑防寒和室内供暖两方面的室内热环境营造技术,并分别以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和室内平均温度为指标衡量了防寒和供暖的技术水平,结果表明中东铁路建筑遗产能够抵御室外严寒气候的急剧变化,所营造的室内热环境在"部分空间区域、部分时间区段"满足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箱梁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分析表,选取胶凝材料用量、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和水胶比四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三个水平,分别对铁路箱梁C50配合比的10,28 d强度进行了正交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0 d强度,粉煤灰的影响系数要高于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矿粉影响系数最小;对于28 d强度,影响系数最大的是水胶比,其次是胶凝材料用量,影响系数最小的是矿粉用量。根据正交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工程需要,设计出满足标准和施工要求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铁运函[2004]120号)对安哥拉罗安达和本格拉既有铁路桥梁进行了检测鉴定,全面了解战争对既有桥梁的破坏情况,并进行分类。以罗安达铁路K289+560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及结构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及分类对所有既有桥梁提出修复对策,为安哥拉既有铁路的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的改造效果,提高其使用舒适性、降低建筑能耗,需要建立适用于旧工业建筑绿色再生的评价标准体系。在分析汇总现有国内外成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基础文献、理论研究及对我国22个典型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旧工业建筑绿色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分析提取了具备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及可行性的评价指标,介绍指标的筛选和权重确定的基本方法,为旧工业建筑绿色再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福厦铁路木兰溪及丘后特大桥128m钢系杆拱桥采用有砟正交异性钢桥面的结构形式,由于以前国内对铜桥面上的防腐、防水技术和材料方面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因此,联合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结合这两座桥,进行钢桥面防腐、防水试验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完成福厦铁路铜系杆拱桥正交异性钢桥面防护体系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南昆铁路路基边坡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南昆铁路路基地段长,工程难度大,在铁路建设中,路基边坡工程是主要的技术关键之一。对此,开展了碎裂膨胀岩路基边坡处理,破碎软岩路堑高边坡挡护和路堤高边新型支挡结构(锚拉式桩板墙,新型拉筋加筋土挡土墙)等项结合工程的科研试验,取得突出成果,为南昆铁路的顺利建成和安全运营提从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爆破的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安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为工程背景,结合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和规范,研究隧洞穿越京沪铁路时爆破施工的稳定控制技术.以现代信息化施工理论为依据,充分运用现场监控量测,对第1阶段的爆破振速进行监测,通过回归分析,对2个重要的爆破参数K,α进行优化,并应用于第2阶段的现场爆破施工;最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大装药量等爆破参数设计合理,该爆破设计在现阶段末对京沪铁路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地表处的垂直振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所得最大振速符合规范要求,验证该次爆破设计是合理的.该研究成果为今后类似浅埋隧道近距离穿越建筑物的爆破掘进工程在理论上和施工方法上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