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水溶性聚乙烯醇与胶原蛋白进行湿法纺丝,初生纤维经过热拉伸、热定型和缩醛化等后处理,制得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结果表明,纺丝过程中固含量为16%的原液纺得的复合纤维的蛋白质存留率可以达到98%以上,原液固含量为18%的蛋白质存留率为40%~50%;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复合纤维为异形纤维,截面呈菊花状,原液固含量为16%的复合纤维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分别为7.07,108.66 cN/dtex,结晶度为47.16%,复合纤维的上染率可达到95%以上,水中软化点温度为100℃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胶原蛋白和聚乙烯醇共混溶液中,添加不同量改性剂制得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得到初生纤维,初生纤维再经过热拉伸、热定型和缩醛化处理得到胶原蛋白复合纤维。由该方法制得的复合纤维中胶原蛋白存留率达到91.6%,结晶度为57.8%。由扫描电镜观察纤维横截面为肾形,纤维内部致密、无相分离。纤维断裂强度为4.1 cN/dtex,初始模量为147.5 cN/dtex,断裂伸长为26.9%,纤维水中软化点为104℃。  相似文献   

3.
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将胶原蛋白和聚乙烯醇(PVA)分别溶解后复合纺丝,制得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对复合纤维的可纺性、力学性能和结构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和PVA复合纺丝,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复合纤维经过热拉伸、热定型和缩醛化处理后,纤维强度、模量和伸长率分别达到了2.3cN/dtex,30.69cN/dtex,20.12%;结晶度较高为70.57%;水中软化点由缩醛化前的89℃提高到110℃。通过扫描电镜照片观察复合纤维,未发现两相结构,胶原蛋白和PVA结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高含量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胶原蛋白与聚乙烯醇(PVA)共混溶液中,加入连接剂三氯化铝和戊二醛,经湿法纺丝、热拉伸定型和后交联处理制得胶原蛋白质量分数为45.17%的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研究了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横截面呈圆形,具有皮芯结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14cN/dtex和46.32%,结晶度为41.1%,水中软化点和回潮率分别为101℃和11.50%。  相似文献   

5.
高线密度胶原蛋白/PVA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胶原蛋白与聚乙烯醇(PVA)共混溶液中,改变原液中胶原蛋白和聚乙烯醇的组成,由湿法纺丝得到初生纤维,经热拉伸、热定形、缩醛化反应制得线密度大于25dtex的胶原蛋白/PVA共混纤维。共混纤维横截面呈圆形,纤维内部无孔洞及裂纹,表面光滑,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达到4.63cN/dtex和160.2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5.4%,结晶度为48.6%,水中软化点和回潮率分别为104℃和13.67%。  相似文献   

6.
在胶原蛋白(Col)与聚乙烯醇(PVA)共混纺丝原液中,加入丁烷四羧酸(BTCA)作为交联剂,经湿法纺丝得到初生纤维,经热拉伸和热定型、缩醛化处理得到Col/PVA复合纤维;分析了Col/PVA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BTCA可以使纤维内部形成交联结构,提升纤维内部Col的稳定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BTCA与PVA上的羟基反应生成了酯键;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BTCA交联处理后复合纤维内部致密,孔洞和缺陷少;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表明BTCA的交联作用会抑制纤维内PVA的结晶,使结晶度有所下降;BTCA添加质量分数为3%的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Col保留率分别为4.94 cN/dtex,12.56%,91.09%,水中软化点为106℃,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浴法制备了导电聚丙烯腈(PAN)纤维,研究了硫酸铜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浸渍温度及浸渍时间对PAN纤维导电性能和增重率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表征了导电PAN纤维的结构及形态。结果表明:一浴法制备导电PAN纤维的适宜工艺是硫酸铜质量浓度15 g/L,硫代硫酸钠质量浓度15 g/L,浸渍温度85℃,浸渍时间30 min;制得的导电PAN纤维体积电阻率达到了0.07Ω·cm;SEM和XRD测试表明,导电PAN纤维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硫化铜晶体;导电PAN纤维具有长时间放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在胶原蛋白与聚乙烯醇(PVA)复合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0.05%~0.25%的碳纳米管,通过湿法纺丝制得PVA/胶原蛋白/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研究了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与PVA和胶原蛋白有较好的相容性,在复合纤维中分散比较均匀。添加质量分数为0.25%碳纳米管时,复合纤维结晶度提高了37.62%,水中软化点提高了5℃,回潮率从11.50%下降到10.83%;加入质量分数为0.05%的碳纳米管时,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57.07%。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活性染料对莲纤维的染色性能,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在改变温度、浴比、时间、元明粉浓度、纯碱浓度等工艺条件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对莲纤维进行染色,并测试其上染率、固色率、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结果表明:活性大红X-3B上染莲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40℃,染液浴比1∶40,染色时间60 min,元明粉质量浓度20 g/L,纯碱质量浓度30 g/L;活性嫩黄X-7G上染莲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40℃,染液浴比1∶50,染色时间60 min,元明粉质量浓度10 g/L,纯碱质量浓度20 g/L;活性染料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都在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0.
PTT纤维碱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碱处理的工艺条件,并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影响PTT纤维碱处理的各个因素,得出了PTT纤维碱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促进剂(1631)浓度为1 g/L,浴比为1:50的情况下,PTT纤维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碱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25 g/L,时间40min,温度90℃时PTT纤维的碱减量率可达到10.25%。  相似文献   

11.
将胶原蛋白与聚乙烯醇(PVA)进行共混纺丝,获得了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研究了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中胶原蛋白含量和染色工艺对复合纤维酸性染料上染的影响;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纤维电子强力仪等对复合纤维的上染率、截面形貌、力学性能、热水收缩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中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多组分共聚酯纤维的碱处理工艺条件:达到最佳碱处理效果的碱浓度,碱处理时间和碱处理温度及十二烷基苄基季胺盐(1277)的浓度等。结果得到未加1277的最佳碱处理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为3.0%,浴比1:40,碱处理温度为90℃,时间为60 min;加入1277时,NaOH质量分数为2.0%,浴比和最佳处理温度和时间不变,1277的质量浓度为0.40 g/L。  相似文献   

13.
蚕蛹蛋白纤维双活性基染料中温和中性染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双活性基染料在中性浴(pH6 ̄7)和中温(60℃)条件下对蚕蛹蛋白纤维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中温和中性染色都能使蚕蛹蛋白纤维达到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较理想的中温和中性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料浓度1%(o.w.f)和浴比20:1,温度60℃,pH6 ̄7,纯碱10g/L,元明粉20 ̄30g/L。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定比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进行复合纺丝纺制以PTT为皮,PET为芯的大直径PTT/PET皮芯型复合纤维,研究了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复合比对PTT/PET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和弹性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PTT和PET的熔体温度分别为265℃和285℃,冷却水温度为50~60℃,PTT/PET质量比为50/50;随着PTT含量增加,PTT/PET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弹性回复率增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凝胶纺丝,添加硼酸和助剂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醇(PVA)纤维,探讨了其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控制纺丝原液PVA质量分数16%,添加硼酸质量分数1.0%~1.1%;采用Na_2SO_4/NaOH凝固浴体系,其中Na_2SO_4质量浓度为300g/L,NaOH质量浓度为80~100g/L,凝固浴温度45℃,凝固时间25s;选择4段拉伸,湿热拉伸倍数为6,总拉伸倍数为14;生产稳定,得到的高强高模PVA纤维断裂强度达15cN/dtex,模量达320cN/dtex。  相似文献   

16.
偕胺肟基螯合纤维制备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聚丙烯腈纤维与盐酸羟胺的反应制备偕胺肟基螯合纤维,考察了反应时间、盐酸羟胺浓度、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规律。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80 min,纤维、盐酸羟胺和无水碳酸钠摩尔比为1:1:0.5,浴比1:50。根据反应速率定律和Arrhenius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螯合纤维中偕胺肟基的生成速率与盐酸羟胺浓度为0.9级的关系,反应的活化能为62.4 kJ/mol,指前因子为1.6×106 mmol·L0.9/(mol0.9·g·s),70℃时螯合纤维中偕胺肟基的生成速率常数为8.3×10-4 mm01.L0.9/(mol0.9·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