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蠕虫病毒深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对蠕虫和病毒的概念作了深入的探讨,在比较论证的基础上,得出其准确定义;并就蠕虫和病毒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演化情况作了综述,对研究现状作了分析比较。在当今蠕虫病毒肆掠的背景下,无疑是作了有益的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垃圾邮件的蠕虫病毒的特点,并与一般蠕虫病毒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针对垃圾邮件蠕虫病毒的防御系统设计,将免疫防护的思想应用到病毒检测系统中。该防御系统的设计对未来的蠕虫病毒防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对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谈谈蠕虫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蠕虫是一种寄生在网络的恶性病毒,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壮大,威胁着网络的安全.本文首先分析蠕虫病毒的破坏力与目前的发展趋势,然后讨论了企业与个人二者在防范蠕虫病毒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蠕虫病毒的特点、原理及应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蠕虫病毒的概念,并把蠕虫病毒分为面向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两类,探讨了蠕虫病毒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蠕虫病毒与一般病毒在存在形式,复制方式,传染和触发机制,攻击目标,防范措施和影响等方面的区别,结合脚本语言和前段时间流行的熊猫烧香病毒讨论了蠕虫病毒的危害,最后关于如何防范蠕虫病毒,提出了建议,并根据蠕虫病毒破坏性,潜伏性,触发性,自我复制性的特点,基于脚本的蠕虫病毒提出了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于局域网来说,如果一台电脑感染了蠕虫病毒,就会引起网络性能下降,网络阻塞,严重的还会导致网络瘫痪,本人维护IP城域网多年,积累了一些查杀蠕虫病毒的经验。现以Sniffer Pro为例,介绍如何嗅出及清杀蠕虫病毒。  相似文献   

6.
回顾前期的“冲击波”蠕虫病毒.其强大的破坏力让人们感到震惊。2003年流行的病毒中蠕虫病毒占据了绝大部分。而依靠操作系统漏洞方式进行传播的蠕虫.让人更是防不胜防。本文将就“冲击波”蠕虫病毒所利用的RPC DCOM漏洞进行分析.并介绍病毒原理以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蠕虫和病毒等相关概念出发分析了蠕虫病毒的行为特征和相关检测方法,并主要就netflow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值新年之际,电子贺卡成为流行的问候形式,不过电脑病毒也趋“节”而入。所以当你收到电子邮件后,应该在打开附件之前看寄信人是否为熟识的人,或者确定自己的电脑安装有相应的防病毒软件。目前一个新邮件群发蠕虫正在传播,该蠕虫带新年问候和一个看起来是圣诞节内容的动画,但实际上它将试图删除Win-dows操作系统的大部分文件。该蠕虫病毒叫Reeezak,别名为KERZAC.A、WIN32.ZACKER.C@mm、W32.Maldal.C@mm。Reeezak病毒是用VB编写的乱发邮件的蠕虫,它利用MSOutlook进行传播。带有“Reeezak”病毒的邮件的主题通…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与网络》2004,(4):53-53
近日,国内三大杀毒软件厂商发布了针对恶性蠕虫病毒“MyDoom”的分析报告。目前,该蠕虫病毒已在欧美等地区大面积爆发,于近日开始迅速涌入亚洲地区,Win9x/NT/2K/XP/2003系统都受此病毒影响,请广大用户提高警惕,严防该蠕虫病毒……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针对当前流行的"冲击波"蠕虫病毒概述的基础上,对其特征与发作症状进行了描述,然后重点对蠕虫病毒攻击的机理与步骤,以及清除方法作了祥述,最后对病毒/反病毒技术发展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千变万化,可我们遇见的最多对我们危害最严重的还是蠕虫病毒.每当我们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杀毒时,所查出的病毒大部分是蠕虫病毒.  相似文献   

12.
《大众软件》2008,(20):67-67
病毒类型:蠕虫病毒 病毒危害级别: 病毒分析:这是一个蠕虫病毒。病毒通过FSG加壳,Delphi语言编写。  相似文献   

13.
企业局域网病毒防护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蠕虫病毒与一般病毒的区别,分析了蠕虫病毒的传播、攻击机制和目前企业的防治现状,介绍了一种企业局域网病毒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杨云 《计算机时代》2001,(10):19-20
1 简介 蠕虫计算机病毒如同人体的寄生虫,它们在进入计算机后,可以自行“繁殖”:即蔓延,并不靠外界帮助地激活,因而在计算机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作,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被称作为“蠕虫病毒”。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子邮件病毒,这类病毒伪装成邮件的附件,只要计算机用户打开该附件,病毒就被激活,然后又自行发送到用户邮件地址簿中的地址,使更多的计算机染上病毒。另一类是互联网病毒,这类病毒更为危险,因为只要它感染的计算机的用户上网,病毒就会自动地传送到与用户联网的其他计算机上。2 主要危害 蠕虫病毒特点在于善变、…  相似文献   

15.
网络毒瘤之蠕虫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蠕虫,病毒的名声简直是如日中天,引发的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2001年爆发的CodeRed蠕虫,Nimda蠕虫,SQL杀手病毒(SQL SLAMMER蠕虫),到近日肆虐的“冲击波”,“震荡波”,无不含有蠕虫的影子,且开始与病毒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蠕虫病毒技术及Honeynet技术的基础上,借鉴Honeynet中诱捕黑客的思想,提出一种实现自动捕获蠕虫病毒并具有自动更新特征代码库的防御系统,最后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7.
即时通信网络是在实际的Internet网络拓扑之上构建一层虚拟的网络拓扑,它遵循幂率分布。针对复杂网络的特点,在对即时通信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即时通信蠕虫病毒的群体生灭模型。该模型以分析蠕虫病毒群体的概率分布来演化即时通信网络上蠕虫病毒的传播规律。模型分析表明即时通信蠕虫病毒的群体生灭模型分析结果与无标度网络上病毒的传播特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蠕虫病毒,作为对互联网危害严重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破坏力和传染性不容忽视。与传统的病毒不同,蠕虫病毒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为攻击对象!本文介绍了蠕虫的程序结构及工作流程,并从用户角度中将蠕虫病毒分为针对企业网络和个人用户两类,从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两个方面探讨蠕虫病毒的特征和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现在网络环境中,面临着诸多不安全因素。其中,以蠕虫为代表的病毒传播也是现在网络中面临的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比如前不久泛滥的振荡波病毒就是一种典型的蠕虫病毒。本文介绍了蠕虫病毒的特点,以及如何有效的防范蠕虫病毒的传播。同时介绍了华为3Com公司的SecPath系列防火墙如何可以做到智能的防范蠕虫病毒。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月25日,互联网遭遇到全球性的病毒攻击,突如其来的“SQL”蠕虫,不亚于让人们不能忘怀的“9·11”事件。此病毒的病毒体极其短小,却具有极强的传播性。目前此病毒不具有破坏文件、数据的能力,主要影响就是大量消耗网络带宽资源,使得网络瘫痪。病毒特征 “SQL”蠕虫病毒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具有极其短小病毒体却具有极强传播性的蠕虫病毒。该蠕虫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传播,详细传播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