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了土壤源热泵技术特点及地埋管换热器的影响因素,指出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强化是地源热泵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详细介绍了近十年来地埋管传热强化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土壤源热泵地埋管传热强化的最新进展和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比试验,对不同型号井埋管的散热能力、传热能力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不同井埋管对地源热泵的不同影响。对地源热泵能效比研究前景作简单介绍,在试验部分,通过对传感器进行校正与误差分析,保证试验中数据的精确性,使散热试验和取热试验一样。应用传热模型,根据散热和取热中管内水流的流量和温度,就可以计算出水平管在各种工况下的平均散热和取热能力,鉴于在地源热泵系统应用中,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是最关键的部分,而地源热泵的能效比又与其有密切联系,可以由此知道不同型号井埋管对地源热泵能效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对地源热泵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传热理论分析及CFD模拟,能够快速精确地分析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提高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的准确性。本文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的有限长线热源模型,分析了单个地埋管换热器的温度变化情况及单位长度换热量;通过CFD模拟分析了四个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组合的传热特性,得到换热器及土壤的温度场分布,并研究了土壤的温度恢复特性。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土壤源热泵的几种形式和各自的性能特点,着重对垂直埋管系统进行了应用和分析,提出复合地源热泵系统等新技术的涌现使土壤源热泵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地源热泵系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地埋管换热,归纳了影响地埋管换热诸多因素,认为受管内流体与土壤温差、管内流态、供回水管间距、回填材料导热系数、运行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通过对单U地埋管换热性能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保温地埋管、非保温地埋管、不同保温管长度及不同运行工况下换热情况,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保温地埋管换热能力要高于非保温管,保温管长度要适宜,不同运行工况对地埋管进出口温差和换热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土壤源热泵的几种形式和各自的性能特点,着重对垂直埋管系统进行了应用和分析,提出复合地源热泵系统等新技术的涌现使土壤源热泵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地源热泵垂直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及其数学模型,引入热阻的概念,将埋管换热器管内流体与土壤的传热过程分为钻孔内和钻孔外两部分。阐述了利用传统的线源和柱源理论求解钻孔外热阻的方法,并结合实例对影响埋管换热器管长的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供工程设计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大连某休闲广场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两种方案的初投资与运行费用的比较,得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空调能源。在工程设计中,除了要保证有足够的埋管区域,还要考虑适合的岩土体特性;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是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地埋管管材、地埋管形式等因素都会影响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州地下50m以内土壤温度场,研究广州地区土壤温度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建立垂直单U形地埋管地下换热区域温度场的三维稳态和瞬态传热模型,模拟冬季工况下埋管区域土壤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土壤初始温度对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深度的影响。最后,计算某一别墅工程动态负荷,选用GLHEPRO3.0进行为期30年的系统运行模拟,分析地下埋管区域土壤热平衡对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广州地区推广使用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长期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源热泵因其环保、高效的特点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与桩基结合的桩基地埋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埋管技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桩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了桩基地埋管技术在地源热泵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长沙建立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实验台,开展了制冷工况下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了地埋管周围的土壤热物性,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的钻井深度、埋管类型、循环水流量等参数对地埋管传热和机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增大地埋管深度、提高循环水流量可以有效提高单位井深换热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规范中有关公式,代入相关参数进行详细推导计算,得出各部分热阻,进而计算出各类典型岩土的单位埋管深度换热量指标;并利用GLD地埋软件验算,结论相符,可简便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3.
u型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最终的空调效果。本文对u型管制作、地埋管系统施工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便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垫面作为地下岩土和外界环境的边界面,对地上地下的热量传递的形式和传热量的大小有较大的影响,水平埋管的埋管深度较浅,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故上垫面边界条件的确定对水平埋管传热模型的研究非常重要.建立了水平埋管地下岩土的二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并通过分析自然状况下和地埋管换热器运行后的热量传递过程,建立热平衡方程,初步确定了上垫面边界对地下岩土传热过程的影响.比较典型上垫面的热特性参数,得出不同上垫面形式的传热特性,从而确定了水平埋管地下岩土传热模型中不同上垫面形式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认为采用系统热回收的方案,夏季既能减少向地下排放热,又能提高冷水机组的工作效能;春、秋季节地下换热器的换区运行,能平衡各井区被吸收的热量,还能使各井区得到较长间隙的恢复;冬季因系统热回收运行,地下换热器出水大于16℃,使空调机组与热水机组的工作效率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主要运用EnergyPlus系统模拟软件,对武汉某住宅垂直地埋管地源热泵地下环路进行系统模拟,分析垂直地埋管换热器设计的埋管深度与管内流量两个重要因素对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为垂直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桩埋管地热换热器的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桩埋管地热换热器进行了传热分析,针对已有的线热源模型和空心圆柱面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实心圆柱面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下导热问题的解析解.根据传热模型对影响桩埋管地热换热器传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对不同直径的桩埋管地热换热器与竖直钻孔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能力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土壤源热泵的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土壤源热泵的分类以及土壤源热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土壤源热泵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土壤源热泵的初投资和地埋管占地面积问题,以及机组运行后土壤温度和系统COP变化等情况,然后与传统闭式冷却塔对比做了运行费用分析,最后提出了土壤源热泵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周子成 《制冷》2009,28(1):81-85
地源热泵是一种节能的制冷空调机组。近年来发展很快。本文介绍地源热泵的种类及其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