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综合分析了ZG35Ⅱ、ZG35CrMo、zG20SiMn的强度、焊接性能、铸造性能和经济性。目前,笔者认为350公斤/厘米~2高压泥浆管汇最好选用ZG35Ⅱ或ZG20SiMn,不宜选用ZG35CrMo。  相似文献   

2.
<正>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压喷射钻井技术的发展,提高高压泥浆管汇质量的问题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经综合分析管汇的机械性能、铸造性能、焊接性能和经济性之后,目前一般认为,350公斤/厘米~2泥浆管汇的材料以采用ZG35Ⅱ为宜。但是,以前生产的350公斤/厘米~2泥浆管汇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管汇铸件在强度试压时,若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取试验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  相似文献   

3.
<正> 自一九七八年二月至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我们研制并试验了JH-2型泥浆净化装置。该装置属于由两台新设计的JS型漏斗式振动筛和一台5×8″A型除砂器用管汇连接而成的二级除砂装置,与大庆Ⅰ—130钻机泥浆净化系统配套。一九七九年五月制造了一台样机,由32775钻井队先后在王8-1井、钟3-13井和黄新20井作了现场试验。到目前为止,累计使  相似文献   

4.
由于海上平台空间及吊装资源的限制,海洋模块钻机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集约化、轻型化、模块化。减小钻井支持模块尺寸及质量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减小钻井支持模块泥浆泵房的尺寸。根据海洋模块钻机泥浆系统的工艺流程及钻井支持模块泥浆泵房的布局,对海洋模块钻机低压泥浆系统的管道进行集成,设计为低压泥浆管汇,从而缓解和改善泥浆泵房间相对局促、拥挤的现状,有利于海洋模块钻机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5.
<正> 在油气并钻探起钻作业时,常规的作法是靠人工操作钻井泥浆泵,通过泥浆管汇经井口向井筒灌注泥浆,使井筒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趋于平衡。但这种操作方法有以下几个弊病:1.在起钻作业时,因操作失误,未及时灌注泥浆,有时引起井涌,井喷现象发生。2.灌入量不易掌握,凭操作者观察出口槽是否返出泥浆来决定,如一旦发生井漏判断不及时。3.井筒内泥浆液面变化不易察觉,如产生井涌、井漏前的预兆往往被忽略。  相似文献   

6.
海洋钻机管汇与海洋钻机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是海洋钻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改进管汇的设计质量、提高管汇设计与相关标准的符合度,对海洋钻机管汇常用的标准、规范作了分析,提出了管汇设计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利用管汇应力分析软件对海洋钻机管汇进行了应力计算与模态分析,得到了管汇系统的规范应力和阀门组固有频率,进而分析得出不同用途管汇的设计关注点,以及钢架对管汇阀门组的固有频率影响.通过标准、规范分析和应力计算,使海洋钻机管汇满足了标准及规范要求,提高了设计质量,也为陆地钻机管汇设计、计算和使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Z43X—200闸阀     
随着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高压喷射钻井新技术的普遍采用对高压泥浆管汇上的闸阀要求越来越高。过去油田矿场上广泛使用的Z41H-160闸阀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目前用以代替的是Z43X-200闸阀。  相似文献   

8.
贾鹏  刘培林  尹丰  刘璞  周雷  庞楠  石磊 《石油机械》2021,(4):64-71,78
针对水下管汇结构可靠性研究较少的现状,基于故障树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下管汇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首先对水下管汇结构的通用构型进行分析,并确定研究对象;然后通过分析水下管汇所受外部载荷确定了其结构的失效模式,以水下管汇结构失效为顶事件,明确导致顶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再逐级演绎,直至找出基本事件,据此建立了水下管汇...  相似文献   

9.
以水平分支型集输管汇为研究对象,选用FLUENT作为模拟软件分析了管汇入口来流气相折算速度、液相折算速度对水平双出口与水平四出口管汇偏流程度的影响规律,并开展了水平双出口分支型管汇偏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如果管汇几何结构完全对称且各出口压力相同,那么双出口管汇内各分支管的流量将会均匀分配,而四出口管汇则会出现偏流。2个分支管长度存在较小偏差对水平双出口分支型管汇偏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实际生产中双出口分支型管汇偏流的主要原因为各分支管出口压力不一致和当量管径不一致,当两个分支管出口压力偏差恒定时,存在着决定管汇偏流严重程度的临界气液比;若来流气液比小于该临界值,则管汇偏流程度通常在可接受范围内。为控制由分支管管径偏差引起的偏流,建议首先可以考虑调节来流气液比,其次考虑清管处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控制集输管汇偏流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钻机的高压泥浆管汇中,闸阀内部的零件承受砂子、岩屑和其它磨砺性颗粒的高速冲刺。如果在阀体和阀座之间发生细微的渗漏,阀体也要遭受很严重的磨损,以致无法修复。为了防止阀体  相似文献   

11.
超重泥浆司钻法压井为处理天然气溢流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给出了必须使用超重泥浆司钻法压井的判断准则;提出了套压与立管压力综合控制的方法,以及先用大排量,后用小排量压井的方法;推导了临界泥浆排量、套压、立管压力、临界泥浆增量、超重泥浆密度与用量等的计算公式;讨论了使用该法压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对泥浆净化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了。1978年底在测绘F320钻机的泥浆净化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和兄弟单位协作研制了大庆Ⅰ-130钻机泥浆净化装置。这套装置主要由两台振动筛、一台6×8″A除砂器和几个泥浆罐以及连接管汇所组成。其特点是根据钻井队电力不足的状况,用钻机本身动力来驱动150砂泵使除砂器工作。此装置先后在江汉、河南、湖南等地区的油田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完善这套装置,并且摸清6×8″A除砂器的性能,找出最佳使用条件,我们对6×8″A除砂器进行了台架试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压喷射钻井的发展,泥浆泵的压力逐渐提高,要求高压管汇耐高压,不刺不漏,正常钻井中不出问题。为此,旧有的泥浆管汇适应不了高压喷射钻井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进。高压管汇由阀门、管件(三通、弯头、法兰、油壬)和4(1/2)″钻杆组焊而成(见图),是钻井高压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装备,对采取高压喷射钻井工艺、提高钻井速度、实现钻井翻番、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下管汇的应用特点,对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确定了水下管汇设计的一些原则。依托项目和设计原则,设计了一种深水水下管汇,并试制了原理样机。  相似文献   

15.
水下连接器作为水下跨接管与水下生产设施的连接部件,是连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了2种不同的水下管汇水平连接器方案,第1种方案选用定位锥式安装方式,定位准确;第2种方案选用支撑臂式安装方式,操作快速。分析了这2种方案的结构组成和安装过程。在连接器及其安装工具、液压系统的结构方面,定位和对中功能的准确性,二次锁紧功能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连续循环钻井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常规钻井在上扣、卸扣时因停止泥浆循环带来的一系列井下问题,美国最早开发了连续循环钻井技术。该技术采用顶部驱动,利用三重闸板连接器内闸板和旁路管汇的合理开合,保持泥浆不间断流动,同时,由液压钳完成上扣、卸扣等动作,从而保证了稳定的井眼压力和良好的当量循环密度,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多种钻井工艺中。重点介绍了连续循环钻井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油田集输工艺损耗能量大,运行成本高。鉴于此,基于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对T形管分离器的流场特性以及油水分离过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水两相速度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在主管中沿流动方向速度逐渐降低,分支管中速度最大,水相在主管顶部区域速度较小,在汇管中上述分布趋势更加明显;湍流在分支管和主管连接处、分支管和汇管连接处以及汇管上游较为剧烈,油水发生强烈掺混;入口流速对油水分离过程的影响较大,流速越大,流体的停留时间越短,分流扰动后恢复为分层流更加困难;流速越大,油水剪切作用增强,油滴更均匀分散在水中,混合层携带更多的油相,故操作中需要确定最佳流速;随着含油体积分数增大,混合层厚度增加,最终分离效率呈现先缓慢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分流比较低时,汇管主要流出底层水,分离效率较低;随着分流比增大,汇管的流量增大,油水间扰动增强,流体流经汇管携带了部分混合层流体,分离效果明显提升;但分流比继续增大,混合层全部流入汇管后,油层开始流入汇管,此时分离效率随着分流比的增大呈线性降低。基于研究结果,最优操作参数为:入口流速0.10~0.30 m/s,入口含油体积分数5%~9%,分流比0.5~0.7。研究结果为油水分离提供了新思路,可为探究高效分离效果的设备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相关规范和国内海洋工程用钢的基础上,该文对深水管汇结构用钢进行了分析、对比和选择,确定了适用于深水管汇钢结构的材料选取标准,实现了深水管汇的结构选材国产化。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钻井翻番,部领导提出:对泥浆的改造,必须花力气,把一套净化泥浆的循环系统搞上去,真正达到低固相优质轻泥浆的标准,含砂量降到0.5%以下。要自觉从严,不能凑合。为此,本刊特发表“国外钻井泥浆固相控制技术”一文,扼要介绍近期国外钻井泥浆固相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供泥浆净化设备设计人员和从事钻井工作的同志们参考。全文包括下述六节,分两期刊完: 一、泥浆固体含量对钻井速度的影响; 二、固相控制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三、机械分离设备的选用; 四、泥浆振动筛; 五、旋流分离器; 六、离心分离机。 本文前四节由江汉石油管理局钻井处攻关队李勋桂同志编写;后两节由江汉石油管理局钻采设备研究所情报组集体供稿,张启昌同志执笔。全文由王维刚同志校核。 我们希望关心和从事泥浆净化工作的同志们,把设计、制造、使用泥浆净化设备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踊跃来稿,为发展我国自己的钻井泥浆固相含量控制技术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水下管汇作为一种典型的水下生产设备,其设计与安装面临许多技术挑战。该文介绍了常规管汇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原理,提出了水下管汇系统的技术设计要点与原则,且以常用的管汇工程实例阐述了设计细节过程。同时还详细论述了水下管汇安装的5种技术,分析了各种安装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对促进我国水下管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清洗试验等方面的技术发展与更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